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喜欢对一些作者和他人提出的观点和思想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一方面不想吸收,一方面也无力去反驳。比如今天早上商伟同学分享的《心流》这本书,杨同学对这本书给了很高的评价,但是在多次分享之后我还是不知心流为何物,且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所谓的心流吗?我们的幸福感真的是心流带来的吗?就像现在所谓的流行的心理学,当我们开始慢慢开始被心理学洗脑的时候,突然又出现了另一种科学的解释,我就在想这些所谓的心理创伤,所谓的性格,所谓的行为,是一些人经过自己所谓的整理分析出来的东西,并不知道对与否,再说了当你和他人说如何如何才是对的时候,又有很多声音跑出来,这个世界根本没有我们无谓的对与错。就拿婚姻与道德来说,一夫一妻制是社会的产物,正常地是大家约定俗成的按这个规则办事就好了,但现实真是让人大开眼界,随后又出现各种各样的声音。一部《三十而已》,仅仅三十而已,结果刷爆朋友圈,有人把顾佳说得很是难听,说自身如此优秀,根本没有必要为许幻山还债。小三林有有也被骂出天际,成为这些年电视影屏当中被骂指数第一人。我只能说这个社会上闲的人还真的很多的,那些忙于自己工作和生活的人,哪有那种心思去关注这些所谓的娱乐话题。
不仅仅是策略、性格和意义,还有动机、信念、价值、情绪、立场、偏好等等,所有这些代表人的“深层内心世界”的东西,都是我们想象出来的,而且是要用的时候临时编造的。还有弗洛伊德说的什么“本我”、“自我”、“超我”,心理医生爱说的什么内心隐藏的童年创伤,什么这个人格类型那个人格类型,也都不存在。
是你的性格决定了你的行为吗?人根本没有固定性格,是你用一系列行为去编造了一个性格。其实你忽略了很多不符合这个性格的行为,但是你没想到。心理医生反复追问你童年的事,那些事儿你早就想不起来了,但是他水平实在是高,你终于“回忆”起来一两个细节。心理医生说,你看,这就是创伤啊,正是这个心理阴影,让你现在不敢当众发言!你一听对啊!你们两个越说越热烈,你最后被自己悲惨的童年感动得是痛哭流涕……殊不知你们刚刚进行的,只不过是文学创作。
所以于我而言,心流是什么不重要,有没有心流不重要,重要地是我在每个当下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在做的过程中体验到的所有酸甜苦辣,以及自己是否能够与这些情绪共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