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永远有选择。
“人要适应环境”永远正确吗?何时不正确呢?
人与环境不适配时,会产生不舒服,这个不舒服是警报器,警告哪里出了问题,可能“需要休息”“赶紧离开”等。
而“人必须适应环境”则认为无条件改变自己,“必须挺住”“必须坚持”,那ta就会破坏原有的自我保护系统,甚至陷入被剥削、被操控的境地。例如pua,就是在扭曲人原有的判断,认为“我感觉不舒服,是不是我的问题?”“我该怎么改变自己来改善这段关系?”
可有的时候,我们的确需要打破舒适区,不断去摸索自己能力的边界,也是我们的教育环境经常鼓励的部分。
永远记住,你有另一个选择
我们不仅仅只有改变自己这个选择,还有改变环境、换个地方的选择。
“直面痛苦”“留下”“坚持”并不永远正确,有时候“离开”“切割”也是很重要的选择。不一定我适应环境,也可能环境适应我,可以换个工作、拉开距离等。
把改变当做实验
怎么做选择更合适?何时坚持,何时离开?
把改变看成一个实验,而不是教条。
就是抱着好奇心试一试,再坚持一下会怎么样?
我选择暂时不改变,但我依然好奇改变的可能性。
我可以改变,但随时也可以停下来。当我决定不变时,可能未来也有某一天,会出现让我改变的理由。
故事:小丑恐怖症患者,选择不改变算了,大不了一辈子不去游乐场。十多年,又来了。打算改变,因为孩子想要在院子里办一个有小丑的生日派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