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教育的一项根本原则是成为终身学习者。无论是否错过了去“未来学校”读书的机会,每个人都需要终身自主学习。学习本身也是一门科学,掌握正确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
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丹尼尔教授是学习科学领域的权威,他为我们提供了五条经过科学验证有效且对不同学习内容普遍适用的学习方法,如果能在每一次学习中有意识地应用,一定有所助力。
自我生成
“多读、多背”就可以吗?“记”和“忆”其实是两部分,“记忆”是把新鲜事物记入大脑,“回忆”则是从记忆中回想已知事物。不同的运行机制对应着不同的规律,自我生成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回忆”的效果。
这里有两条简单的原则:一是确认目标内容是主动生成,而非被动阅读;二是记忆练习要循序渐进,不要集中突击。
自我生成是一种依靠回忆过程来强化记忆的学习技巧。一句话概括:越去反复回忆一件事情,将来就越容易回忆起来。也就是说,费点脑力地主动回忆才是关键。
自我解读
人们认知世界的过程中是构建思维模型的过程。仅仅有信息还不够,还需要通过构建思维模型把这些信息有机地整合到一起,生成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知。
怎样构筑思维模型?可以用“自我解读”的方法,其过程涉及元认知。元认知是对自身思考与学习过程进行审视和调节的主观意识。也就是说思考自己是如何思考的。
自我解读分解下来有四大步骤:
第一、认识到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构建思维模型。
第二、能将新信息与认知的事物联系起来。
第三、努力把新信息带入到同一逻辑通畅的思维模型中.
第四、及时检测思维模型中可能存在的逻辑漏洞。
要想充分掌握自我解读,还建议遵循这三大原则:尽量用自己的话表达;更强调如何、为何、而不是何事、何时、何处;与之前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不断询问自己,二者有什么关系?如果......会怎么样?
自我胜任感
自我胜任感是一种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目标的信念。
自我胜任感与自信心并不相同,而是基于具体任务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原理上说,自我胜任感改变的背后实际上是归因方式的改变。著名心理学家戴维克教授在学校的研究中发现了一组极为重要的自我归因方式:固定思维和成长思维。
固定思维者认为智商或者天赋是与生俱来的,后天无法习得。他们会觉得自己的智商已达上限,便消极怠学。而成长思维者则认为,学校课业所涉及的智商和能力完全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来提高的,因此也会倍加努力。
一旦具有了成长思维,就不会怨天尤人,二是把改变的权利掌握在自己手里。
动手创造
动手创造,市一种主动创作可与人分享成果的学习方法。动手创造能够使人具备一种主动的造物者的视角,而并非仅仅作为被动的消费者。
创造自主性能够实现学习的良性循环。人们渴望看到自己的努力有所收获。当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时,自然会知道哪些做法有效,哪些是徒劳的。人们很乐于同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从中获取他人的反馈,包括哪些特别受欢迎,哪些有待提升反馈还可以进一步激励人们设立新的目标和挑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