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向左,星巴克向右

作者: 09bb3191178e | 来源:发表于2019-01-17 15:52 被阅读107次

根据媒体报道,中国首家咖啡“独角兽”瑞幸咖啡准备赴港上市。投资银行已准备上市工作,对此,瑞幸并没有给予置评。

但是由于瑞幸目前开业仅一年多,不符合主板上市的要求。

对于2018年才正式营业的瑞幸而言,最大的挑战也许不是财务上的亏损,而是公司实在是“too young”。根据港交所的规定,要上市的公司需要通过盈利性测试,需要满足市值/每股收益等任意一一项要求就可以;但是任何一项均要求,申请上市的公司要具备不少于三个会计年度的营业记录。

纵观瑞幸的发展,融资始终是它的刚需。还有两年才符合上市要求的瑞幸,此时传出上市的消息。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瑞幸有点着急了。

一.瑞幸的中国速度

成立于2017年10月的瑞幸咖啡,于2018年开始了正式营业。一年多的时间,瑞幸咖啡已在全国建成门店2000多家,估值迅速成长。最近数据显示,目前瑞幸的估值为22亿美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咖啡“独角兽”。

先来看瑞幸的融资速度:

2018年4月15日,瑞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

2018年7月11日,瑞幸宣布完成2亿美元的A轮融资。

2018年12月12日,瑞幸宣布完成2亿美元的B轮融资。

从4月到12月短短半年的时间,瑞幸完成了三次融资,累计超过4亿美元。

在2019年的战略沟通会上,瑞幸创始人钱治亚表示,瑞幸将成为中国最大的连锁咖啡品牌。在门店数量方面将超过星巴克,并计划在2019年将新建门店超2500家。

这样雄心勃勃的计划,并非空中楼阁。从瑞幸当前的数据来看,这份雄心确实有几分底气在,截至2018年年底:

瑞幸在全国22个城市建立了2073家门店(其中176家为外卖厨房店),实现一线城市5分钟核心区域全覆盖;

消费客户达到了1254万,杯量更是高达8968万杯,其中自提比例达到61%;

配送方面,外送订单平均配送时间16分钟43秒,配送30分钟超时率0.4%。总体达到99.6%客户满意度,3个月复购率大于50%。

瑞幸的崛起,已经无法忽略。正如创始人所说:“你不一定听说过瑞幸,但你一定看到过朋友圈的小蓝杯链接”

二.瑞幸崛起的奥秘

总结起来,无非就是这样几个字:人、钱、模式

钱治亚

强势的创始人

瑞幸挑战星巴克的底气,并不是很多人理解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瑞幸刚诞生的时间,还是比较低调的;凭借着客户之间的好评,开启了口碑的外传。在扩张和发展速度上,瑞幸可谓来势汹汹,锐不可当。

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在于瑞幸这个品牌下有两个大功臣:一个是创始人钱治亚,另一个则是陆正耀。钱治亚就是神州优车COO,同时也是陆正耀的得力手下。很多人评价钱治亚都这样说:“无论在什么领域,她都是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

正是她的气魄,为她的创业生涯带来了不一样的结果。当瑞幸咖啡出现大规模亏损的时候,钱治亚依然采用烧钱大法,毫不动摇;而陆正耀就是瑞幸咖啡早期的最大的投资人。

如出一辙的商业模式

不仅是钱治亚,包括瑞幸的很多高管都来自于神州优车。因此瑞幸咖啡的扩张模式,与当年的神州优车如出一辙,一样一样的。

神州优车在成立的三年之内,累计亏损金额高达70亿元。正是凭着巨额的前期投入,为神州优车建立了其特有的“护城河”。从而抵御了滴滴的侵袭,在共享市场上获得了自身的立足之地,并在2018年成功实现盈利。

而反观当前瑞幸,其扩张模式沿用的就是互联网公司的那一套基本打法。不光乘用车,包括58同城,唯品会等互联网公司的发展走势,都是经历了战略性亏损的阶段。作为中国第二大电商平台的京东,更是在九年时间录得了180亿元的亏损,而亚马逊亏损金额的更高。和他们相比,瑞幸的的亏损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瑞幸不断烧钱的目的,就是要抢占市场。通过大量的补贴来获取客户,并不惜成本的进行营销,这也是导致瑞幸亏损的主要的原因。不过这一扩张模式已取得巨大的成效:2000多家门店,近9000万杯的销量已说明了一切。

三.瑞幸vs星巴克

瑞幸的战略沟通会上,创始人多次强调要超越星巴克。相对于瑞幸的风管无线,最近的星巴克可谓是负面消息不少。

负面消息不断的星巴克

就在瑞幸计划港交所IPO的时候,咖啡巨头星巴克被国际投行高盛下调评级,并预测星巴克可能会成为继苹果之后下一个低迷的公司。

2018年三季度,星巴克公布了财报,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中国同店销售额下跌2%,中国及亚太区市场营业利润率下跌高达4.6%,为九年来的首次下滑;也就是说,星巴克在中国的生意突然变差了。

2018年8月18号,星巴克决定进军外卖市场并与饿了么达成战略合作。先在北京、上海等重点商圈150家门店试运行外卖外送业务,计划2018年年底覆盖30个城市,超过2000家门店。很多人把星巴克这一举动,被看作是对瑞幸的反击。在“第三空间”和业绩增长之间的,星巴克还是选择了后者。

不同的商业逻辑和模式

一边是瑞幸傲人的业绩,另一边则是星巴克的烦恼,高盛甚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预测,下一个在中国倒下的巨头就是星巴克。不过,高盛的预测并不靠谱,这种预测也是大错特错。瑞幸和星巴克,是两个不同的物种。

星巴克和瑞幸,代表两种不同的商业逻辑。星巴克沿着传统的商业逻辑,找到最黄金的商业地段,开设最豪华的店面,将轻奢的咖啡卖给购买力强的客户;而瑞幸则走了另一条路,虽然开在黄金地段,但不一定是一楼,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满足用户的自提和外卖需求。为用户方便地提供一杯咖啡,是瑞幸的商业逻辑。

正如李教授所言,每一家企业增长模型是不一样的。星巴克通过将咖啡卖给更多的人实现增长,而瑞幸则希望用户更方便的喝到咖啡;在星巴克的增长模型当中,咖啡第一用户第二;而在瑞幸刚好反过来。

定位不同,不相为谋

星巴克作为世界咖啡的领导者,在消费者心智中所占据的定位是其他咖啡品牌无可比拟的。按照定位理论,品牌竞争的胜败不见诸于市场,而见诸于客户的心智。在当下品牌过剩的年代,谁能抢占客户的心智,谁就能获得市场和利润。

因此,星巴克开通线上配送应该被看作是一次拦截行动。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强大靠的不是规模,而是在顾客心智中的地位。它决定了市场份额的大小,成为第一很难,保持第一很容易。星巴克在中国用八年的亏损和积淀,才实现了今天的领导地位,瑞幸通过一年,实现了数量上的超越;然后在心智中,星巴克依然牢牢占据着咖啡这个品类领导者的定位。

作为跟随者瑞幸,立志超过星巴克,成为排名第一的连锁咖啡品牌。可以说是一件很危险的做法,正面与星巴克竞争很有可能会得不偿失。由于星巴克在顾客心智中已经建立了非常强大的定位,瑞幸要通过不同的定位去与之错位竞争。

毕竟,星巴克卖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其大量的线下门店是巨大的优势;而瑞幸卖的更多的是一种产品。两者的客户群体、产品定价和用户体验都不太一样。

咖啡有很多个档次,从超高端、高端到低端一共有六个,每个档次的重合度并不高。而且在中国,咖啡市场还有相当长的雪坡和空间,咖啡市场还处于不饱和阶段。不同需求将会容纳不同的价格,不同群体,不同品质的咖啡;星巴克属于轻奢,瑞幸属于中高端;他们都会有所发展,不存在谁干掉谁这一说法。

四.瑞幸将何去何从

瑞幸咖啡的上市是一个很合理的过程,第一,是为了变成公众公司,享受行业发展红利;第二,这是一个合规化的过程;第三,这也是一个品牌扩张,提升影响力的重要方式。不过还有一点,就是多了一条融资渠道。瑞幸上市,至少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跟星巴克进行一个对标和竞争,但是瑞幸销量对星巴克的影响实在有限。就拿瑞幸来说,2018年卖出去8000多万杯;带来星巴克仅仅2%的下滑。

开始提价的瑞幸

按照瑞幸8000万杯3.75亿元的收入来算,每杯的售价大概在4.4元左右。这个售价也许只能覆盖咖啡的原材料成本,比如牛奶,咖啡豆和杯子。也就是产品本身并没有利润空间,再加上店铺租金,人力成本,瑞幸亏损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也许正是意识到这一点,瑞幸已悄然提高了它的实际价格。2018年12月,瑞幸提升了北京上海两座城市的外卖免费配送门槛,从35提高到55;2019年第二天,瑞幸公布了调整之后的充值政策,仅保留了买二送一的活动。

很多人抱怨瑞幸变贵了,对于瑞幸来说这是迟早的事情。虽然瑞幸提到会在未来三到五年内,继续实行补贴;然而背后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一边疯狂扩张,一边会逐渐降低补贴,也就是说一跑马圈地获得市场,另一方面通过提高毛利实现良性发展。然而瑞幸能否通过提价来获利,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分层的咖啡群体

咖啡的用户有三类人群:咖啡爱好者、咖啡刚需者和星巴克的爱好者。第一类人,小而挑剔,他们将咖啡视为为自己的爱好,一般的星巴克和瑞幸自然都不入他们的法眼;第二类为刚需者,就是那种一天不喝咖啡就难受的人。对他们而言,喝咖啡就像家常便饭一样,其意义在于提神;第三类为星巴克爱好者,大多更看重于星巴克“第三空间”这个概念。咖啡充其量是一个载体和媒介,他们需要的是休闲社交和学习思考的空间。

当你走在上海,北京,深圳还有杭州的星巴克咖啡馆里面,你会听到有人在谈BP,有人谈融资,这就是星巴克作为“第三空间”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类刚需人群和瑞幸的定位恰恰高度吻合,那就是便利,品质,稳定性和高性价比。对大部分人而言,咖啡的口感虽然褒贬不一,但只要原材料过关,普通人是喝不出星巴克和瑞幸的差别的。因此,瑞幸通过各种形式的补贴和折扣券,做到了极致的性价比,也带来了大量的用户。

这是瑞幸起飞的基础,恰恰这也是危险所在。因为这类人群,是品牌粘性最弱的一类人;按照经济学的说法就是价格弹性最高的一类。两三元的提价,对于星巴克爱好者而言无所谓;然而对于刚需人群而言,涨价意味着销量的大幅下降。如果瑞幸提到和星巴克差不多的价格,那简直就是灾难。

竞争对手

瑞幸的竞争对手在哪里?

瑞幸的对手,不是星巴克;而是更具便利性,品质性和性价比的便利店咖啡。

随处可见的711,全家,罗森和骑士,他们的产品丝毫不逊色于瑞幸。

截至2018年11月,全家的湃客咖啡已经入驻超过了1000家全家门店,远超瑞幸的入驻门店数。

原材料方面,瑞幸和全家都选择了比较常规的阿拉比卡豆。至于牛奶,瑞幸选用调制乳,全家湃客甚至更胜一筹,选择了鲜奶。

价格方面,全家的湃客咖啡价格在10-14元区间,和瑞幸补贴后的价格相差不大。

这些才是瑞幸真正的竞争对手

写在最后

星巴克向左,瑞幸向右

他们代表着咖啡行业的不同逻辑。

瑞幸花费巨资培育出来的市场,存在着被渔翁得利的风险。一旦补贴下降,价格上升,瑞星是否还能这么受欢迎?2018年,零售业大萧条,乐天、西尔斯等零售巨头纷纷出局和退出,只有便利店红红火火。他们的咖啡,是瑞幸真正的竞争对手。

如何培养忠诚用户和消费习惯,才是瑞幸腾飞的关键所在。瑞幸也需要理清自己的定位,找准方向。期望瑞幸成为咖啡界的独角兽,而不是OFO。

相关文章

  • 瑞幸向左,星巴克向右

    根据媒体报道,中国首家咖啡“独角兽”瑞幸咖啡准备赴港上市。投资银行已准备上市工作,对此,瑞幸并没有给予置评。 但是...

  • 一封致星巴克的的公开信说明了什么呢?

    5月15日,瑞幸咖啡再次刷屏,与星巴克“正面交锋”。瑞幸咖啡发出一封公开信,控诉星巴克涉嫌市场垄断,导致瑞幸咖啡在...

  • 从众

    向左向右?向左向左,向左向右,真的自己抉择过,就够了。

  • 人在旅途——24一个人在路上

    爱情向左,亲情向右;滚滚红尘向左,风轻云淡向右;功成名就向左,诗与远方向右;挑战刺激向左,稳定安逸向右;音...

  • 瑞幸咖啡搞事情,这波营销方式绝了!

    这大半年来,关于瑞幸咖啡的新闻铺天盖地, “腾讯牵手瑞幸咖啡“、“瑞幸咖啡VS星巴克” “气质女神汤唯男神张震代言...

  • 2019-06-15

    瑞幸咖啡思考: 1、瑞幸放言对标星巴克,是个很好的策略。因为有争议所以有话题性,而且星巴克是行业龙头,咖啡品质代表...

  • 犹豫的星巴克,进击的瑞幸咖啡

    2019年春节后上班伊始,瑞幸与星巴克这对咖啡界“蓝绿CP”再次刷屏朋友圈:2月9日,星巴克首次正面回应瑞幸咖啡竞...

  • 穷屌丝做过的奇葩事儿01 - 喝咖啡

    在星巴克喝瑞幸瑞幸的咖啡喝着还不错,但是店面简陋了些,也没几个座位;星巴克至少有位置坐,但是咖啡太贵了,30多块钱...

  • 【干货】咖啡新零售的四种新模式与投资逻辑

    导读:此前有瑞幸高调PK有47年历史的全球咖啡界巨人—星巴克,星巴克也迅速和阿里合作推出外卖业务,瑞幸此举到底是唐...

  • 瑞幸的“多”能成就其规模吗

    瑞幸的“多”能成就其规模吗 ——瑞幸的供需连模型分析 根据我对2019年瑞幸咖啡和星巴克在中国大陆市场的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瑞幸向左,星巴克向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pi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