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说:这是一篇蹭《流浪地球》热度的文章,内容还涉及剧透,而且把电影和小说一次透全了,所以请谨慎阅读。
一、
在看电影之前没忍住把小说看了。基于《三体》的刻板印象和电影宣传的轰轰烈烈说是地下城、地面、空间站三处场景,我做好了通宵达旦的准备,没想到,耗时1小时36分钟,就把《流浪地球》的原著看完了,当下我是慌的,颇有种郑重其事地准备却草草收场的荒诞感,莫名觉得受到了嘲弄,绝望不已。
而且小说和电影不一样,电影只刻画了地球即将撞上木星时的那个特定场景,定格在刘启21岁的时候。小说则以刘启的视角描写了刹车时代结束之后他一生的经历。他出生在刹车时代即将结束的那次漫长的日落中。
刹车时代是人类带着地球流浪的第一步: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转动,这耗时42年;第二步是逃逸时代,使发动机喷口固定在地球运行的反方向,全功率开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耗时半个世纪;第三步是流浪时代I(加速),在这1800年中,地球将在外太空加速到光速的千分之五,再以这个速度飞向比邻星;第四步是流浪时代II(减速),人类将使地球重新自转,调转发动机方向,开始长达500年的减速;第五步则是新太阳时代,地球将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
二、
长达2500年的漫长流浪。刘慈欣在原著中多次咏叹,啊,地球,我的流浪地球……
有些词是自带感情色彩的,就像“流浪”,听起来就这么孤单,你很难想象一群人的流浪;听起来就这么绝望,没有目的地,航程却太长太长,长到连来处都消失了。
看电影的时候,电影院里唯一一次发出笑声的画面,是班长声情并茂地朗诵“希望是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或许是觉得那语调太过于搞笑也或许是觉得这煽情太过刻意。
但先看了原著的我笑不出来。原著中,刘慈欣其实很明显刻意凸显了希望的意向,将这个词像灯塔一样在面临死亡威胁的黑暗中点亮出来。当整个地球都面对着死亡的威胁,黑暗岂非笼罩一切,黑暗中的一点点亮光又怎能不如此珍贵。
在刹车时代之前,当地球还没有停止自转的时候,我们多爱说啊,希望就是知道哪怕黑夜再暗,黎明终会到来,太阳总会升起。
我们一直以为是客观真理的这句话也被证伪了呢。太阳会氦闪,并且在氦闪之后衰变膨胀为一颗巨大但暗淡的红巨星,而太阳一旦爆发氦闪,地球可能在一瞬间被汽化了。
所以对于刹车时代的刘启他们来说,太阳不是希望,太阳是死亡的源头,他们天然惧怕太阳,因为太阳将带来死亡。
对他们来说,希望是4.3光年以外的半人马座比邻星,是能产生一百五十亿吨推力的一万二千台地球发动机,是能重启发动机的火石;也或许是装载着人类及所有动物DNA图谱和所有植物种子的空间站。
是谁说,希望就是用来毁灭的。
《流浪地球》就是这样将这些希望一一毁灭呈现给观众的。
据说电影删减了部分情节,救援队的周倩为什么要一枪打爆火石,因为火石是需要电维持的,黄明活活被冻死就是因为用自己防护服的电池给火石供能了,周倩不希望再因此死人。
还有发动机,那么多救援队饱和式救援,即使将所有发动机都重新点燃,地球依然无法脱离木星的引力。
而控制着空间站自爆的刘培强中校,同时毁灭了刘启和联合政府的希望。
切断了一切外援,脱离了木星引力在外太空流浪的地球只能怀抱着最后一个希望向4.3光年以外的半人马座比邻星漂荡。
但是,刘慈欣在《三体》中明明白白告诉我们,半人马座三星中的三体世界也已遣三体星际舰队起航远征太阳系,因为三体问题无解。当人类领航员号空间站与三体先遣舰队相遇,谁的希望将会率先破灭呢?
希望:写在看《流浪地球》之后别担心,总还会有最后一个办法的,只要“希望”这两个字未曾从字典中消失,就也不会从人类文明中消逝。
希望,是被众人的手推到韩子昂面前的韩朵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