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打赏

作者: 刘益清 | 来源:发表于2018-09-02 09:36 被阅读22次

            且从打赏说起,记得社交平台刚开通此项功能的时候。很多做了打赏设置的作者都或多或少的收到了读者群的埋怨。大多表示心理上不能接受。读者群觉得这像是一种乞讨,作者你们怎么能这样卖自己的文章呢?文人的尊严呢?

            这里先暂不谈打赏是否可行的问题。文人的尊严又是什么呢?为什么因了这个因素,作者就不能买文章了呢?追本溯源,还是要回到孔老夫子身上,自从汉代独尊儒术,修订后的孔老夫子思想便成了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并在宋后变革变异加强。积极入世是儒家的主导思想,“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与科举制度结合,入仕当官成了最为神圣的职业选择,食皇粮方为正道。除此外的营生往往被人嗤之以鼻。再者,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一高标准要求下,文以载道,不做也不能做商品讲。古代写诉讼状等都已被视为落魄的选择。虽说近代思想文化革命下,人们的看法有所改观。但是由于各种传统文化中的丝丝缕缕及社会沿袭中的口口相传,读书人的某些问题及社会对读书人的物质期待观念还是延续了下来。公务员考试热也是一项佐证。这种背景下,切莫说写者自身开通打赏功能时的哪怕一瞬间思想争斗,社会的看法也自然是捎带不满的。

            既然如此,那又何必要开赞赏呢?

            衣食住行,谁也逃不掉,特别是五脏六腑诸君,哪个怠慢的起,写者也是要养家糊口的。“柴米茶盐酱醋油,如今事事费筹谋。吞声不敢长嗟叹,恐惊高堂替我愁。” 古代书生生存压力之下,还能靠写字,作画,写诉状,做塾师,写小说营生,现在的人在社会压力之下,主业之外,写文图得一二半子,自然也是可以的。这里想起易中天教授做客某节目时的一段对话,大概是当主持人问及易教授对自己较高版税收入的看法时,易教授说起了自己给一位学长兼同事所写的挽联,“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叹人间从此惜年少;家徒四壁,生计九流,问天意何时重斯文”。大意就是要表达,读书人为什么就要生活的拮据呢?再者,市场经济下,有用有需求自然是有价值,一篇好的文章可以抚慰心灵或者带来短暂的心灵休憩。退一步讲,写者开通打赏,并非是强制要求,这个随读者自愿。

            有人担心,为物质所困,会不会导致写不出好东西呢?或者,为了迎合大众口味,一味媚俗呢?不否认,这个现象的确有。公众号走到今天,各种标题党,恶俗党,甚至有为了点击量不惜突破认知下限的阅文频繁出现。反过来想,这恰恰也显示出开通个人打赏的必要性。个人打赏不依赖广告投放,行文价值直接来自一线读者的自我判断。受此影响,写者自然不会搞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同时,个人写作捕捉的是一时的感悟,而非程式化的固定时间交稿。相对而言,更容易产出好文。就大处讲,吴晓坡老师曾经说过,写作者需要具有将知识转化为财富的能力,只有当你具备足够的财富,你才能够更为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举例说,在此条件下,你将不会因为考虑赞助商因素的影响而使得自己的表达受到限制。

            时代不同,认知自然也会逐渐变化。既然诸多知识可以变现,打赏也有技术条件,突破既有投稿模式卖文的打赏也一定可以走的很远。当然,这也需要写作者个人能力的极大提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且说打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tp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