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朋友圈里的学弟学妹已经开始旅行模式了,让我这个在上班的人很是羡慕啊。回想起自己去年的这个时间,刚答辩完,考研失败的自己忙着投简历、面试、被拒绝、继续投递继续面试,是一段非常难熬的时期,日常怀疑自己的能力和否定自己。现在过了一年,回过头看当时的自己,其实都没有这么难。
因为金三银四嘛,有很多朋友在考虑跳槽,就顺便和很多人聊过职业发展未来规划之类的东西,发现大家很多人都是在自己完全不了解某一行业就进去工作了,工作了半年一年之后发现不是自己喜欢的,需要辞职继续找,身边的朋友里一年换三四次工作的也有。
身边有个朋友,北京某高校,研究生毕业在国企做了两年了,现在想跳出来去互联网企业做运营相关的工作,从初级做起也可以,但是到现在也没有接到什么面试。我这边有认识的HR,就帮忙问了下,回复说不只是经验不足的问题。首先说,国企跳互联网这个跨度,有没有考虑过工作性质多么不一样,一个连续两年工作很轻松的人,跳去一个工作环境一般会有很大压力的一个行业,本身方向就是不可取的。另外,一个研究生出来工作两年,结婚和生孩子是最近几年就需要解决的问题,你现在想从基础做起企业也不一定愿意,企业为什么不要一个刚毕业的人呢,虽然没有工作经验,但是有时间可以培养。所以,到现在,这个姑娘依然还在国企上班,很少有企业愿意冒这个风险。
还有一个朋友,毕业时去了某大型教育公司工作,当时拿了好几个offer,这个薪资高很多,而且稳定轻松,基本不需要加班,就选择了这个。也是在年初的时候换工作,觉得之前工作有些机械和无聊,想换一换环境,去了另外一家小规模的教育公司做类似工作。第一天六点下班的时候,发微信给部门同事问:你们为啥都不走,我们之前公司六点就没人了。emmmmm,第二天的时候六点准时走了,抱怨说家离公司太远,第三天就提了辞职,部门领导也没有挽留,确实是和企业风格不符合,没有留的必要了。
这两个朋友现在依旧在和之前类似环境的企业内工作,不知道是否还有跳出的打算。其实,细想一下,她们跳槽失败是可以预见的。在社招面试一对一的情况下,匹配度这个问题很重要,我的企业是什么样的,岗位要求如何,要求什么样的人其实是非常清楚的,他不像校招,我可以接受你实习少没有相关经验等等,但是社招呢,我需要一个来了可以立刻上手的人,不需要长时间的适应和成长,不然,企业花那么多钱给社招不就是浪费吗?
我最近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压力很大,每次我都会问我自己,为什么要给自己这么大的压力,为什么不去一个容易一些的岗,为什么偏要在互联网圈混?
我刚找工作的时候我也很混乱,没有实习没有太多实践经历,对工作不了解,对企业也不了解,但是我知道我的一些小小的想法,我知道我更偏爱互联网行业,我喜欢这个行业的新奇和突变,喜欢他的不拘泥的形态,喜欢行业内事在人为的态度
所以,就奔着这个基本的想法去找,再考虑到自己其实啥都不会,初期阶段一定要是学习的阶段,要多了解多接触多学习,所以其实在薪资上基本没有要求,能保证我在北京活着就好了,公司业务是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以后愿意从事的,就是这些基本的需求造就了我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成立不到四年的初创上班。
是的,很累,很幸苦,从初级做起,加班到凌晨过,被合作方气到崩溃,项目结束和同事开party庆祝。头一年,哭过很多次,觉得压力大,撑不下去了,非常拒绝第二天上班,想请假想辞职。但是,自己撑了过来,慢慢开始带team,开始带新人,今年跳槽季,就有企业过来挖我,也是我想去的方向。
有些人会建议,毕业了先试试,不喜欢再换,但是你尝试的成本你考虑过吗?时间成本,在企业上班的劳务成本,这都是需要考虑到的,这个是需要严肃对待的。职业规划这个问题很多人甚至没有考虑过,你以后想去什么行业,我什么类型公司,去什么岗位,都需要提前考虑好。找工作之前先了解公司,岗位发展,以后是不是你想做的。如果没有经验,可可以考虑曲线救国。我也不是排斥考公务员什么的,但是你要明确你的求职需求和规划。你未来想去外企工作,那你现在考公务员的话就要考虑清楚了,差距太大的工作环境和要求,再之后会成为非常大的阻碍。
有的时候真的会怀疑自己不是去年毕业的,因为第一份工作的强度和压力让我总误以为自己工作很多年,是个老司机了,毕竟经历的事情太多了,也可以独当一面了。
非常感谢这一年撑住的自己,也希望现在找工作的孩子不要急不要慌,摸清自己的需求和方向,往前走就好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