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又把之前发的文章看了一遍,越看越觉得跟高中时期比没有什么大长进,写来写去不管什么文章总有一个议论文的内核。也许有几篇打眼一看好像跟议论文并无关系,可实际上无不是“总论点-分论点-论据-论证-总结”的模式,似乎完全写不出来绘场景抒胸臆的东西。
看到了吗?这第一段,又是一个总论点。印象中老师刚开始让我们练作文的时候给过我们选择,”你们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又好像没有选择,”但我推荐你们写议论文,比较好拿分。“初中时我的记叙文的惨状还历历在目,为了拿分我只能开始这种新文体。
议论文确实很好用,不太需要我掌握很多词藻,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即可。写到熟练的话,我自己就是一条流水线,对议论文完成工业化生产不是个大问题。只是工业化总会让劳动者感到空虚和脱节。时间长了,我觉得这么写下去越来越无聊,名人警句来回用,模范事例整天写。同样一个事例,从这个角度写和从那个角度写就能用在两篇作文上,我该说这是激发学生创造力,还是抑制学生创造力?
激发,还是抑制,这都不是问题。高考在上,成绩为先,那三年我们都是功利主义者。不过功利主义者也得分个三六九等,高中时我自认为成绩很好,自然不肯甘于只做大家都做的。悄咪咪地,我私下也用相同命题写了不少记叙文。正如我一开始所说,我写的记叙文难以入目。平淡、絮叨、直白,非常能体现我记叙文的特点,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之类的皆随酒肉穿肠而过。甚至到现在,我依然不得如何把语言用得优美之要领。
但那时我并不这么想,我以为成长了几岁之后文笔自然也会成熟几分。后来事实告诉我,让人成长的从来不是单纯的岁月而是丰富的经历。基本上每次我写完都觉得会是个高分水平,一周后再看就已经略显鸡肋,一个月后再看只觉得我味同嚼蜡。想象一下,一个头顶稀疏、大腹便便、眉尾杂乱、指甲没剪的中年男子,身着白色小背心,脚蹬塑料人字拖,身子歪斜地倚在椅子背上,脚趾晃悠地挑着一只袜子,左手拿蒲扇,右肘撑扶手,大拇指时不时蹭蹭上嘴唇稀稀拉拉的小胡子,耷拉着眼皮给你讲故事的样子,那就好像是在读我的记叙文。
反复几次,我最终放弃了继续写记叙文的想法,我再也不想见那个中年人了。高三一年,我一直与逻辑为伴,幸亏自己学的是理科,在缺少人文情怀的同时没让我丢掉分析能力。高考结束近四年以来,我再也没有碰过跟写作有关的东西,一条条简洁明了的碎片知识才是我钟爱的。书?让它们继续飘扬罢。可惜如今我才再次发现,除了八股般的议论文,别的我依旧不会写。
从椅子上站起来又坐下,我看了看周围,自己似乎没有高喊”怎么会这样“的资格。今天下午我曾想试着写一篇类似于短篇小说的东西,可是左思右想,最后出现的只有一个个分镜。图像就在我脑海里,我却根本描述不出来,大概就是这种感觉。我突然无比悔恨自己浪费过的每一分每一秒,接着无比怀念有八股长伴的学生时代。很难确认这种感觉具体像什么,只是无论像什么,它都有一个议论文的内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