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婚礼结束,待进了家门把领带裤腰带解开,才感觉了从生理到心理的彻底放松。此时,我麻木的大脑开始恢复正常功能,赶紧用电脑登录微信,处理一些未尽事宜。
一个学生特有的问候(题)就是在这期间收到的。她问我是不是因为儿子的婚礼而一直处于应急反应状态,还想让我用请别人吃饭的方式来减压。
坚持看我每日涂鸦的估计已经熟悉了我这种表述方式,也能知道学生和我的对话向来如此随意。
我发现了她的问题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就问了一句:“是应急反应,还是应激反应?”
她先是一个“对不起”,然后说:“写错了,应该是应激反应。”
就问答而言,这个答案当然没毛病。
但是,从心理助人的角度看,类似于这种没任何毛病的一问一答才是有毛病的,因为它不能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信息,与一般意义上以打发时间为目的的聊天没有本质区别。如果在咨询室内,这类与来访者的问答,反映了咨询师的无能,一旦发现或意识到,必须迅速扭转。
于是我提出了一个很专业的问题:“为什么就不是应急反应?”
由问“是什么”到问“为什么”,或者直接问“为了什么”,是我提问常用的方式,而且在咨询中屡屡获益。
她的回答立马露出了破绽:“根本就没有应急反应这个专业术语。老师讲过,很多人把应激写成了应急是错误的!”
的确,我反复讲过“很多人把应激写成了应急是错误”,但我不知道她为什么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根本就没有应急反应这个专业术语”!
我很想跟她探讨一下这其中的逻辑关系。但遗憾的是,她大概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就像我的很多学员一样卖了个萌后就溜了,直到今晨我打开手机,也没有给我任何回应。
这天,让我给聊死了——我又一次犯了师生对话的大忌。
其实,在我意识到她只知道应激反应却不知道应急反应,从而就不可能知道这两个专业术语的生理机制和差异后,是想跟她作一些分享的。
“应激(stress)是一个心理学专业术语,应急(emergency)是一个生理学专业术语。”记得当年我的老师在我对此犯迷糊时,是这样讲给我听的。
当然,我的老师还特别强调过:“我的这种说法当然不严谨,只是便于你的记忆!”现在都记得老师在说这话时,把“我的”和“你的”特别加重的语气。
敲黑板:后半句的提醒,要比前半句的陈述更重要!
相比较于我的学生,我觉得自己在传承老师的东西时要好严谨得多。我最大的苦恼之一就是,我的学生们总是把我所讲的断章取义,然后给出一个武断甚至是错误的结论时说是我说的,而我又百口难辩无力解释——因为,那话的确是出自我之口!
爱迪生的确说过:“天才,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但人家后边紧跟着还说:“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
庄子也的确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但人家后边还说“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诸如此类,被那些选择性眼瞎者经常省略了后半句引用的名言警句还有: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人是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一滴水只有进入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但当它进入大海也就失去了自我。)”
……
谁能为这种被误解鸣不平呢?
估计每一个做老师的遇到这样的学生,说起来都是泪!
不说了,先记住以下知识点吧!
应急与应激的概念不同,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引起应急反应的各种刺激实际上也是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但前者是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加强,是血液中肾上腺髓质激素浓度明显升高,从而充分调动人体的贮备能力,克服环境变化对人体造成的困难;后者是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活动加强,是血液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糖皮质激素浓度明显升高,以增加人体对有害刺激耐受年内。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提高人体的抵抗病害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