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资料来源:槽值
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受益终身的思维方式(1)这是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在《思维方式》一书中,提出的一个公式。在他看来,拥有正确的思维方式,甚至比拥有智商、体魄等其他能力更为重要。
受益终身的思维方式(1)为什么自己很努力,却还是不行?
为什么有的人不聪明,却总能取得成功?
许多情况下,处理事情的逻辑和方法,才是带人跳出困境的首要因素。也许对打破你的固有思维,有所启发。
(一)
忌鸵鸟综合征:不找借口是改正错误的第一步
受益终身的思维方式(1)没兴趣、做了也没用、我不懂……
遇事总找客观因素推诿,是一个人的致命弱点。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人问农夫:“你种麦子了吗?”
农夫回:“还没有,我担心天会下雨。”
那人接着问:“那你种棉花了吗?”
农夫:“没有,我担心会有虫子吃棉花。”
那人还问:“那你究竟种了什么呢?”
农夫:“我什么都没有种,这样才是最安全的。”
社会心理学解释,人总是在尝试合理化自己的行为,意图为自己的一举一动找到推卸责任的解释,从而维护自己的自尊、或者减少自己的焦虑,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在潜意识中,每个人都认为自我的价值永远是正确的。而为了实现这一观点的正确性,人总是在自我说服、自我催眠:
“吸烟有害健康,怎么还不戒掉?”
“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
“你为什么迟到了?”
“因为我妈今天喊我起床比以前晚了。”
就好比鸵鸟在遭遇危险,把头埋入沙坑,视线看不到,便自以为安全。
意大利经济学者VilfredoPareto,在观察10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和收益模式时发现,任何一组事物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总保持在20%的比例,剩下的80%则相对没那么重要。
出现问题,大多数情况下,只有20%的人会正确面对并主动承担。
长此以往,勇敢的人取得更多进步,推脱的人只能原地踏步。
这也是普通人与成功者最大的区别:面对问题,是从外界找原因还是自身找原因。
一个让你置身事外的借口对你来说并不是好事,它会让你离客观越来越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