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诗

作者: 姜地主 | 来源:发表于2020-12-24 07:22 被阅读0次

诗人写三言诗,大约像是书法家学写漆书,画家学画梵高的《鸢尾花》,很难得搞出名作。

李贺属于唐朝的先锋诗人、实验诗人,但即便是他,把三言诗当成抒情诗来写,也只是偶尔才有的事。

我之所以说“把三言诗当成抒情诗来写”,而不是说“写三言诗”,是因为这两个概念很不一样。

古人写三言诗,主要都是功能性的写作,诸如祭天、祭祖、求雨,这才是三言诗的起源,也是三言诗的写作主流。

这就会让我们产生一个疑问:三言诗读起来太像童谣了,就算曾经有过这种传统,但后人怎么敢拿童谣体用在庄重的仪式上呢?

答案是:一来是因为古人崇古的精神比我们今天更强;二来是因为不同的字数对应着不同的神秘意义,“三”这个数字当然也有它的特殊意义;三来是因为童谣在古代的地位相当特殊,很有巫术色彩,能够预言吉凶祸福和天下兴亡。

我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陈胜、吴广筹划造反的时候,吴广悄悄藏在树林里边,模仿狐狸的声音重复一句话:“大楚兴,陈胜王。”

如果我们把这句话换成五言、七言的诗体,比如“鱼腹书成大楚兴,夥涉为王亦非久”(黄侃《偶成》),就算那些粗人都能听懂,也一定会觉得这太像人话了。

太像人话,也就缺乏了神秘感,不容易引发敬畏之心。我们可以看看世界各地、古往今来的神秘主义者们,他们总是不约而同地操着某种让人似懂非懂的语言。

也许你会怀疑一位德高望重的伟大先知,怀疑他的话里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私心,但你很难怀疑一个小孩子。小孩子说出来的话,当然童言无忌。

所以我们才会在历史上不断看到,无名无姓的儿童往往扮演着巫师的角色,血雨腥风的政治斗争经常利用童谣发动舆论攻势。

如果谣言仅仅是“一支凭着推测、猜疑和臆度吹响的笛子”(莎士比亚语),其实并不容易传播。

古代没有微博和微信朋友圈,要想让信息转发量以几何级数迅速而自发地递增,就必须把信息包装成简短易诵的童谣体。

另一方面,你之所以会感觉《苏小小歌》很像童谣,还因为小孩子说不来复杂的句子,童谣注定以短句为主。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字经》,通篇都是三字一句,便于小孩子背诵。

等小孩子长大成人,自然会嫌三字句太单薄了,无论表意还是修辞都很受制约,也没法像五言诗和七言诗那样展现出丰富华丽的音乐美。

相关文章

  • 诗:足球的艺术

    1 诗也是一门足球的艺术 有单刀诗,助攻诗,任意诗,定位诗, 头球诗,平射诗,擦边诗,乌龙诗 罕有惊艳地球的世界诗...

  • 诗不成

    诗不成 随缘—— 初识是诗 相处是诗 送别是诗 思念是诗 花儿是诗 落叶是诗 阳光是诗 风儿是诗 雨儿...

  • 赵镜中老师关于诗教

    诗是观看,诗是直觉,诗是感受,诗是释放。 粗俗不属于诗,虚情不属于诗,娇柔不属于诗 诗属于眼睛,诗属于童稚 诗属于...

  • 诗论

    诗论 作者.胡昆彬 何谓诗?诗之意象也! 何谓诗?诗之光明也! 何谓诗?诗之希望也! 何谓诗?诗之自由也! 何谓诗...

  • 格局、境界与诗意

    一,因诗而起 诗乃国学,诗有诗道。诗所以为国学,圣人语“不学诗无以言”。诗所以有诗道,概诗以载道。不学诗无以言,不...

  • 杂体诗

    杂体诗 具有代表性有:回环诗(或称回文诗)、剥皮诗、离合诗、宝塔诗、字谜诗、辘轳诗、八音歌诗、藏头诗、打油...

  • 杂体诗 - 草稿

    杂体诗 具有代表性有:回环诗(或称回文诗)、剥皮诗、离合诗、宝塔诗、字谜诗、辘轳诗、八音歌诗、藏头诗、打...

  • 《无诗于我》

    诗意 诗情 诗心 诗为何 何为诗 为何诗 诗是你 诗是你 不能为其他……

  • 关于诗

    躺着看诗 走着想诗 坐着写诗 无诗不欢 炊事无米 诗不能餐 寒时无衣 诗难遮体 诗不是米 诗不是面 诗不是绵 诗不...

  • 诗,是心声流淌

    诗 可以无韵 诗 可以无律 诗 可以不怡情 诗 可以不明志 诗 不是胡言乱语 诗 不是文字堆砌 诗 是杜甫李白 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言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qlk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