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1:东开背经19:显见是心之初,双举法喻现前,双陈法喻令审
标题2:背楞严经:显见是心之初,双举法喻现前,双陈法喻令审
要背诵的这段经文如下:
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将谁见?阿难言:由佛全体,阎浮檀金,赩如宝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 。我实眼观,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阿难 !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若无汝眼,不成汝见。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义均否?阿难言: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我见;以我眼根,例如来拳,事义相类。
注音:阎yán浮檀tán金,赩xì如宝山,要以譬pì喻。
一晃儿,一天就过去了,晚上才开始写文字记录。中午有点困,一躺下便睡到了傍晚。睡前还在想什么是“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便好像梦到了一个房间,里面有好几个门,似乎对应着五个识吧,具体记不清了。
今天的效率不高,即便要背诵的经文不多,也没能在中午按时完成功课。其实自己修得怎么样,就看溜不溜号就一目了然,在眼前闪过的无论是高兴的事还是悲伤的事,通通都得放下,不然得话,跟不上背诵经文的进展。虽然现在每天的内容没那么多,以后还打算增加背诵的量,但是自己心里清楚一旦白天有什么事,这个进度就崩了。这些文字,一天不复习,脑袋就记不住。甚至手机上的时事新闻,以及自己关注的频道只要看多了,就影响脑容量,回过头经文里的细节就记不住。可是这离我计划的目标相去甚远啊,所以还需要继续全身心的投入,争取早日让这件事像早晚功课一样,从生活中相对独立出来,互不影响。
“铁杵磨成针”还是有效果的,刚坐在电脑桌旁,眼睛一闭,好像大脑的那个感觉也还是在打坐的坐垫上一样。多调整几次,我慢慢地也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大约盘腿能坚持多长时间,脑袋发蒙就起来拜佛,一段经文分成几部分来背诵,根据状态每次多背几句话等等。我觉得这些都是相对的,每个人都有对应于自己的方法,怎么舒服怎么来,自己心里最清楚。在不在状态也得自己心里有数。

今天这段文字中,有“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这样一句话,让人想起了“拈花微笑”的典故,又让我想起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不知道为什么这么想,还有这句话:“迷云锁慧月,业风吹定海。”还有虚云老和尚的那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脑海里还能涌出一些读过的文字,忽然感觉这世间的学问也都很美妙。我也并非聪慧之人,至今为止也没有老老实实地安心读过一本经典。如今开始背诵楞严经,算是我的第一本如此定下心来发心研习的经典了,有可能会持续很久很久,不过心里不后悔。就感觉好像终于走上了本来就注定的道路似的,可是把经文背诵到这,需要放下的东西太多了,种种识心妄想,那些我曾经读过的文字,看过的视频,我曾经经历的事情都涌出来。那么,随时随地都是当下,当下就在妄想中,就在颠倒中,“前尘虚妄相想”,“法尘分别影事”,当下我到底在做什么呢?
“如少水鱼,斯有何乐?”一天的疲倦感袭来,想到要开始“十番显见”的部分了,自己还没有把心地翻过来,实觉难过,当勤精进,自己勉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