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中是这样解释的:
人设是,为人物形象设定,这种人物形象一般是指内在的比较正面、积极向上的形象。
人设崩塌是,一般指人物形象没有扮演好,多指经纪人给明星设定公众形象不到位。另一方面就是指某人的形象因为某件事情而声名俱毁,颠覆了之前留给大家的健康积极的原本印象。
人设崩塌,表明看起来是艺人的失误,让人们失望,但是我觉得还有一种原因,来自我们。
1.当我们看到一个人时,通常会以这个人当时的反应或其他来认识,即我们所说的“第一印象”。是好是坏等等,大脑如此记忆下了。
具有不确定性。
然后当我们下次或每每看到,如果这个人做出来违背自己大脑里的印象,一部分人就会觉得这个人“人设崩塌”或“形象崩塌”。
我称之为碎片化了解。因为你不知道在其他场合或生活中,那是一个这样的人。也许只是那时候心情不好,因为人比较心直口快,所以那样做了呢?
2.当我们足够了解一个人,如果这个人做出了与自己大脑认知中不符的行为或言语,一部分人会觉得这个人“人设崩塌”或“形象崩塌”。
这种情况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常有。
人设在艺人身上,我们可以评价艺人。
虽然可能艺人的人设是公司或经纪人给的,但是我们在看艺人的节目等等,会对艺人产生一个“印象”,这个“印象”也许和其他人的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思想和思维模式是不同的。
这个“印象”慢慢变成了艺人的“人设”,这是我们给艺人贴的标签,实际上也许艺人本身人设不同,导致艺人的言行举止和自己创立的人设不符从而觉得艺人“人设崩塌”或“形象崩塌”。
普通人也是如此。
上述提到的“不确定性”,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当然,如果是你的爱豆,可能会维护啊,或者微博评论鼓励安慰啊,勉励啊。
我不谈人性,仅仅是对于“人设崩塌”的一些理解。这是我突然想到,也许人设崩塌不只是做出行为的人,和我们也有关系。
“碎片化了解”,可以理解为“碎片信息了解”或“片面了解”,即通过一件小事或细节等等来评论一个人的品行等等。
可能你会说,这是无法避免的,我们难不成还要搜索有关这个人的所以信息,来看待一个人吧?
你说的对,这是无非避免,但是生活就是这样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碎片化信息网络时代,无非避免碎片化信息带来的缺陷,但是我们可以从自身改变。如不随意评判一个人,如多观察小事,如三思而后行,这是我们可以做的。
综艺节目《奔跑吧》中有有关的特辑。李晨被节目组要求嫁祸给沙溢,最后到仲裁会取决。有关的文章有很多,大家可以搜索去看看,你有什么样的想法?
最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可能不是非常客观,但我觉得这亦是事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