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萌宠想法简友广场
读书笔记(1)情感暴力:你会和亲近的人相互伤害吗?

读书笔记(1)情感暴力:你会和亲近的人相互伤害吗?

作者: 你说像月 | 来源:发表于2021-04-10 08:52 被阅读0次

情感暴力:你会和亲近的人相互伤害吗?

加藤谛三

87个笔记

>> 我们穷尽一生都在寻找爱与幸福,却依然不断地受到亲近之人的无形伤害。那些脱口而出的“玩笑话”,那些无心的嘲讽眼神,那些自己也看不到的控制欲,像暗流在双方之间涌动,使两颗心渐行渐远。

作者序 你给的是爱还是害?

>> 最理想的父母,是真心爱护子女的父母。

其次,是不爱子女自己也意识到这件事的父母。

最坏的,则是并不爱自己的孩子,却认为自己深爱着子女的父母。

当然比最坏更恶劣的就是,在情绪上虐待子女,却深信自己是爱着他们的父母。这样的父母常常以爱的名义对孩子实行情感暴力。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称这样的人为善意的施虐者。著有众多精神分析著作的卡伦·霍妮称这种行为为虐爱。

在现今的日本社会中,这样的父母为数众多。

类似这样的情感暴力,并不只局限于亲子关系,夫妻之间、朋友之间,乃至公共场所中随处可见。

这就是这本书要讨论的主题——情感暴力。有情感暴力倾向的人常常会站在“我都是为你好”的道德制高点上。

“我都是为你好”这句话就像一把心锁,会束缚对方的内心,成为控制对方的武器。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常常会认为自己正在做一件道德高尚的事情,实际却是在折磨对方的身心。他们一边满足自己施虐的冲动,一边自诩为圣人。

他们认为自己即正义,是因为这种施虐的行为披上了“爱”的外衣。他们常常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并非出于爱,而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掌控欲。

无论是父母、夫妻,还是上下级关系,出现这种情况,实际上都是出于对自己的绝望,想让对方变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而已。

什么是“善意的操控”

>> 人与人的关系,有时单纯,有时复杂。

有一种人,表面上并没有做什么冒犯别人的事,也没说什么冒犯别人的话,甚至看上去很有礼貌,做事也周到。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和这样的人在一起的时候并不会心情愉悦,反而会觉得很累。

这样的人绝对不会和人起正面冲突,但是话语中总是透露着批判、攻击、控制、要求等等。这就是所谓的间接性攻击,也称防御性攻击。

他们总是说:“只要你觉得幸福,我可以接受。”实际上,却在默默地用这句话控制对方,给对方的心上上枷锁。有时候,这句话的背后还隐藏着满满的敌意。

表面上是“只要你觉得幸福,我可以接受”,但是背后隐藏的是“只要我幸福,你变怎样我都无所谓”。

但是,无论是说的人,还是听的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件事,只是常常会觉得无法和对方坦然相处。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总会觉得很沉重。

这里说的“善意的操控”就是这么一回事。以善意为名,控制对方的内心。被控制的一方明明是受到了对方的“攻击”,却往往难以抗议。弗洛姆称这样的人为善意的施虐者,卡伦·霍妮称这种行为为虐爱。

>> 善意的操控虽然常常难以反驳,却会在被操控的人心里留下深深的不愉快感。

渐渐无法理解自己的感受

>> 美国著名精神科医生弗瑞达·弗罗姆-瑞茨曼有一句名言:自我牺牲型的献身来源于强烈的依赖心理。看上去像是为了对方竭尽全力,实际上是在用这种行动去束缚对方。看上去像是为了对方可以牺牲自我,实际上却在慢慢折磨着对方,最终同归于尽。

为什么人际关系变得这样复杂?

>> 被脸上写满敌意的人说:“我最讨厌你这样的人。”这是最简单、最直接的人际关系。说的人很直接,被说的人也可以直接反击:“我也很讨厌你这样的人。”

但是,当面对别人说“我都是为你好,只是希望你幸福而已”的时候,是没办法用“我也很讨厌你这样的人”这种话来回答的。

用强调爱的方式来束缚对方的时候,人际关系就会变得极为复杂。

深藏在“人生倦怠”背后的因果

>> 长期接受情感暴力的人,并不觉得自己受到了欺凌。实施情感暴力的人,也不会觉得自己正在施加暴力。

但是,长期接受情感暴力的人会一直处于焦虑之中,没有办法保持良好的心态。

自卑到底从何来?

>> 自卑到底从何处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期被“隐藏的虐待狂”所虐待,即前文中提到的弗洛姆所说的善意的施虐,以及卡伦·霍妮所说的虐爱。虽然是虐待狂,却披着爱的外衣。虐待狂本人以为自己是好心的、善意的,其实是一种无意识的欺凌。

这种时候,深藏的动机一般都是憎恶。虽然将动机藏得很深,效果却是相同的,只是引起的表象会不同。

被直接虐待的孩子可能会反抗、会误入歧途。被隐形虐待的孩子一般表现为拼死学习,但是如果没有取得好成绩的话,就会认为自己毫无价值。

在没有爱的家庭长大,谁都会变得异常自卑。自卑的原因多来自家庭。虽然同是没有爱的家庭,但是表面上却截然不同。实际上,应该是将憎恨伪装成爱的家庭。这样的家庭不管是名门望族还是市井小民都同样存在。

>> 正如神经症患者那样,这种人会将所有人都视作自己的敌人。因为得不到任何人的保护,所以会认为自己和周围的所有人都是敌人。

情感暴力的受害者会失去求生欲

>> 用不愉快的感情束缚他人,在心理疗法中被称作代用感情(racket feelings)。

>> 在两种情况下,人会夸大悲伤,一种是间接地表现敌意的时候,另一种是要从别人那里夺取什么的时候,其目的无外是博取同情和注意。

>> 会这样施加隐性威胁的人,其实是对自身没有什么自信的人。能够很直接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的人,不会沉浸在这种慢性的不愉快感中。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大多是心理上比较脆弱的人。但这种隐形的威胁更容易让人崩溃,会使受害者变成只会察言观色、畏首畏尾,对生活不抱希望的人。

不是争吵的争吵

>> 将暴行、欺凌正常化,也是情感暴力。说着“我希望你能幸福”,却将对方置入网中,进行操控。

>> 有一些供养型的女性,会用强调自己的爱和付出的方式束缚对方。

>>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洛·梅对意志力强的人有如下解释:“虽然不能对别人有感同身受般的关心,但会经常帮助他人,除了心,可以给予任何物质上的帮助,毫不含糊。”

让对方怀有负罪感的人

>> 情感威胁是一种让对方产生负罪感的方式。受害者会觉得“我对别人的不幸负有责任”。于是,施加情感威胁的一方会利用他人的负罪感让自己获利。

施虐者的无意识和执着

>> 究其原因,这些人大多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过家里的情感暴力。他们很多都在孩童时期受过欺负,没有构建出自己的心理界限。

>> 外表看起来非常优秀的家庭,内部发生情感暴力时,加害者本人往往不会注意到,受害者、旁人、社会也不会注意到。

>> 虐待狂会使用各种手段让他爱的人变成自己的奴隶。这源于伴侣的神经症构造。这样做的结果,会让受虐待的一方觉得两人的关系是有价值的。然后,虐待狂会开始孤立他的伴侣,一边声明他对伴侣的所有权,一边贬低伴侣的价值以施加压力,最后将他的伴侣逼入完全依赖他的状态。

虚有其表的爱最可怕

>> 这样的人释放出来的气场,实际上是冷漠的,对社会、族群完全没有归属感。实际上,这些人所散发的,是冷酷的利己主义气场。

“只要你幸福,我怎样都可以。”这句看似充满爱的话里,隐藏着的是憎恨。这样举着爱的名义的憎恨和恐怖主义所怀的憎恨有共通之处。

>> 会用道德绑架别人的人其实是在追求权力。一面说着充满爱的话语,一面掌控对方。这种行为用卡伦·霍妮的话讲就是:“爱,是施虐者的伪装。”

>> “爱”只是为了支配对方而找的借口,是为了让对方成为自己的奴隶而做的伪装。但让人感到更畏惧的是,这些伪装者本人并非有意而为。也就是说,很多父母意识不到自己正在用爱将孩子变成自己的奴隶。

“情感习惯病”对心伤害最大

>> 然后,曾经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会对身边的人怀有敌意,但又因为有负罪感,而去压抑敌意,出现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与小时候父母在精神上施加的暴力有重大关系。这种状态会造成各种影响,如总是没办法高兴起来,总是害怕别人说的话,就算是真的出于好心的话也会倍感压力,就算对方没有向自己施加压力,也会感受到压力等等。

于是,不管谁说的话都会感到害怕、畏惧,就算是来自善意的人的话也会觉得害怕。这就变成了这个人的情感习惯。这样的话,他和谁在一起都没办法放松,和谁在一起都觉得不愉快,进而让生活本身都变得不愉快。

我把这个称作“情感习惯病”。对身体不好的是生活习惯,对心不好的就是这种情感习惯。

有过度依赖心理的父母

>> 说这种话的母亲的心理和爱以恩人自居的人的心理很像。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掌控欲和自我缺失”:两者都是想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都拥有隐藏的“支配欲”;两者都是自我缺失的人,都没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就算为人父母,仍然残留着孩提时代的强烈依赖心理。

>> “我随便啦,大家觉得呢?”这样说的人,这个时候绝对不是“随便”的。这样说的人,只是因为害怕别人认为他任性而已。相反,他心里想的大多是“大家的意见才无所谓呢”。

>> 陷入恐慌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我怎样都可以,你是否能幸福才是我想的事”这句话是一句负气的话。

“对生活的不满以道德的假面登场,这正是神经症性质的非利己主义。”

用道德绑架对方

>> “非利己主义的正面形象下,是巧妙隐藏的强烈的自我中心性。”

因为情感暴力丧失享受生活的能力

>> 社交能力需要能够正确识别对方没有在语言上表达出来的东西。遭受家长情感暴力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就算拼死努力,也很难变得幸福,也没办法和人真正亲近起来。

这样的人会“失去爱人的能力、失去享受生活的能力”。并且,由此变成一位施虐者。

>> 对自己的人生感到绝望的时候,“想要杀人”的冲动会随之而出,在某种意义上是相当自然的事情吧。这就是令社会震惊的无差别杀人事件出现的原因。

>> 忧郁症患者总是无精打采,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部分原因就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着难以发觉的恨意。

>>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心中的恨意大于在自我实现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失意。”

憎恨最善于伪

>> 逃离不安的办法,一般不是和他人保持亲近的关系,而是通过支配他人、打击他人,又或者让他人变成自己的奴隶而获得安全感。如果我们觉得,只有让别人听任自己的掌控才不会感到不安,那么逃离不安的办法,就一定会带有控制及攻击欲。

>>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无论说什么,本质上都是憎恨和攻击性。情感暴力的加害者大声叫嚷的美德,实际是憎恨伪装后的样子。就像奥地利精神科医生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的那样,憎恨最善于伪装。

>> 容易变成情感暴力的受害者的人,应该注意什么?

最重要的就是在交谈过程中,不要只专注于对方的语言,还要关注对方的表情,换句话说,要训练自己学会注意别人传达出的非语言性信息。

语言信息与非语言信息出现矛盾的时候,真相一定隐藏在非语言信息之中。极端地讲,说出来的话其实都可以不听。对方想要传达的东西,不要用耳朵去听,要用眼睛去看。然后再思考:“这个人到底想传达什么?”

>> 想要逃离情感暴力的加害者,就一定要学会用心去看,并养成习惯。

>> 用心去看的意思是,透过表面的语言、行动,来观察那个人的内心。

情感暴力引起的深刻绝望

>> 卡伦·霍妮在和一位知性又有魅力,但是却没有爱的能力的女性接触后说:“我们在她强烈的无趣感之下看到的是深刻的绝望。” 对这种强烈的绝望感的认知尤为重要,因为“虐待倾向最容易在这种土壤中成长”。

抱有这种绝望的人最容易变成震惊社会的“无差别杀人狂”。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就是会感到愤怒。没有什么特别的事,但是总觉得不愉快,然后找无辜的人发泄。

>> 生活的乐趣需要由自己创造,这也是人们生存的原点。

但是,情感暴力的受害者会渐渐失去“生活的乐趣需要由自己创造”这一生存原点。

大概,人活着的最大义务就是让自己幸福。无差别杀人事件的凶手和一般人的区别就是丢掉了这个义务。

“巨婴”这种悲剧

>> 奥地利精神科医师沃尔夫有一句名言:“人会因对方的潜意识而行动。”

无法意识到伪装的爱必定会陷入圈套

>> 最大的问题是情感暴力的加害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

他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控制别人、拒人于千里之外,意识不到自己正在用“爱”去束缚对方、去伤害对方。自以为维持着一张善人的脸却一直让对方怀有负罪感。

这样的人最初会用善意的热情束缚对方。实际上,这种善意的热情是一种贿赂,是要掌控对方、引诱对方跳进地狱的手段。然而,他本人会认为自己是好人。

>> 如果受害者想要逃离这种束缚,最重要的就是意识到自己以为是“爱”的部分,其实并不是“爱”,只是伪装成爱的圈套。情感暴力的受害者把这种圈套当作是爱,所以才会有负罪感。

>> 施虐者一般会怎么做?

“把对方的其他关系都斩断,让其孤立,逐渐养成对自己完全的依赖状态。”

>> 这种人擅长让自己享受安乐,而夺取别人的成果。会说“只要你幸福,做母亲的我怎样都可以”的母亲,绝对不会允许孩子离开自己。这和放纵丈夫的酒精依赖症,自己不主动离开的妻子的心理是一样的。

为了治愈自己的心病而需要对方

>> 因为自己情绪上的问题,虐待狂看到对方的痛苦才能感受到活着的意义。

>>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会装作是在帮助对方,其实是在掌控对方,而且他本人也认为自己是在帮助对方。

>> “没有什么比利用别人让自己的世界变生动或救赎自己更有效的办法。”

>> “加害者会攻击受害者的自我认同,抢夺对方的个性。这正是所谓的精神破坏行为。结果,将对方逼至精神失常或自杀。”

这样的说法绝对不是夸张。

虚有其表的善意实际是憎恨

>>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会把自己身边的人都变为依赖症患者。这就是弗洛姆所说的“善意的支配”“善意的施虐”。

“披着爱的外衣的善意的支配,常常是虐待狂的表现。善意的虐待狂会希望自己的所有物变得富有、强大、成功,但是他绝不会允许自己的所有物有独立、离开他的想法。

>> 这里引用巴尔扎克《幻灭》中的一段对话作解释。罪犯伪装成想要救人的僧人对企图自杀的年轻人说:“我只要做一个无名英雄,看着你成功就可以了。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快乐就足够了。”

弗洛姆指出,这里揭示的并不是一种爱的关系,而是一种共生关系:互相牺牲了自主性。

>> 乍看之下,善意的施虐者,都是非常心善的人。除了亲近的人,很难有人会发现、理解他心中隐藏的憎恨。

但是,善意的施虐者的特征是憎恨和不成熟,而且他本人还没有意识到这种憎恨和不成熟,不承认自己的憎恨和不成熟,始终认为自己是好人,所以最后会酿成悲剧。

他们内心无法安宁。不会听取别人的话,因为他们执着于解决自己内心的问题。

向孩子兜售自己的父母最恶劣

>> 孩子想要的是来自父母的主动、积极的关心。孩子想要的并非是母亲辛辛苦苦赚钱然后支付自己高额的补习费,也不是父亲过劳般地赚钱来支撑这个家。

把过去的事拿出来讲会形成双重威胁

>> 因为爱着孩子而想看孩子的笑脸,和看到孩子的笑脸自己才能感受到存在感,这两种人在心理上完全不一样。

前者是心理上成熟的父母,后者是心理上未成熟的父母。

以他人的不幸为乐的人

>> 像这样喜欢看他人不幸,以他人不幸为乐的人,缺少活着的正能量。看着邻居家贫穷的样子傻笑,不如自己去工作。但是,缺少正能量的人,不会愿意付出汗水去工作,更没有毅力去工作。他们没有那种去工作的能量。往大了说,神经症患者普遍都没有生产的能量。

>> 没有正面能量的人,会从“被憎恨燃烧着的人”逐渐转变成只剩下绝望的人。失去乐趣即代表失去能量,逐渐变成“以看到或听说别人的不幸为生存乐趣的人”。

如果清楚知道自己是看到别人失败、贫困而感到快乐的人,那还好说。最麻烦的是,无意识中以别人的不幸为乐,但自己却不承认,还要披着爱的外衣来表示关心的人。

>> 有人会让自己的没毅力、依赖心、自卑感披上爱的外衣,也有人会让自己的憎恶披上正义、道德的外衣。这样的人最大的特征就是说着“都是为你好”却去用情感绑架别人,说着“我只是想让你幸福”去控制别人。

或者对没有什么亲密关系的人说“你这种行为简直不是人”或者“作为一个人,怎么能做出这种事来?”以此来伤害他人。这样的人无法正视自己内心的孤独感,用刺痛别人的办法为自己疗伤。因为用刺痛别人的办法治疗自己心中的伤口,所以不会简单地罢手。因为停手的话,自己内心的伤口就无从治愈了。和这样的人相比,揍你一顿,然后永不相见的人反而比较好,至少比较爽快,痛苦当场就结束了。

披着伪善的外衣绑架别人

>>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会把自己的愤恨完美转化成美德,被其伤害的人会非常难堪。他们总是装作轻松地说一些最刺痛对方要害的话。然后,看到对方被刺痛而感到快乐,绝对是品行最恶劣的人。

>> 喜欢用道德伤害别人的人,可以分成两种,一种会伤害无关的人,一种喜欢伤害自己亲近的人。

情感暴力为何如此难以分辨?

>> 甚至连戴着假面行恶的人,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戴着假面在行恶,还以为自己的行为是出于爱。

>> 而现实中最可怕的也不是写满了仇恨的脸,而是戴着微笑的假面的仇恨。

>> 一般人无法理解,总是微笑着的、看上去很老实的人其实心中深藏着满满的憎恨。老实和诚实是不一样的。

>> 现今世界中最缺乏的是对“变装后的愤怒”的理解。正如伟大的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说“愤怒很善于伪装”。所以世人常被欺骗。

用负面情绪控制他人

>>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有时候也会试图说些让对方高兴的话,但实际上却是希望借此掌握更多的支配权。让对方高兴只是一种手段,本质上还是掌控。

>>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总是利用对方的自责、负罪感而施加情感暴力。攻击型人格的人会直接攻击对手,但是情感暴力加害者一般会用负面情绪去操控对方。

不要将强烈的依赖心理误当成爱

>> 有情感暴力倾向的父母常常有一种误解。他们常把对孩子的贪恋错当成爱,常把自己心中强烈的依赖心理误解为强烈的爱。

施加情感暴力的母亲常常以为自己是在为孩子的幸福着想,但其实只是在精神上虐待孩子。

>> 没有爱的能力,会导致无视对方的人格、无视对方的界限、无视对方的需求、无视对方的想法、无视对方的发展等等问题。

心理处于溺水状态的父母

>>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不会夸奖别人,总是在寻找自己的控制力,总是希望控制对方。

有情感暴力倾向的父母不会夸奖孩子

>> 有情感暴力倾向的父母非常喜欢说教。常常说教的人心中时常怀有不满。因为是说教,说的话常常是很漂亮的看似有理有据的话。但是,饭桌变成说教场所的家庭,家庭成员都会变成时常怀有不满的人。

>> 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感暴力的加害者都不会想要放开他所虐待的人。他会把对被虐待者的执着当作是一种强烈的爱。情感暴力的加害者心中也充满了纠葛,所以常常也是很决绝的。

>>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和情感暴力的被害者常常是共生的、互相蚕食的关系。双方心中都怀有深刻的心理问题,常常是热爱死亡的。

>> 有情感暴力倾向的父母并不会真正爱护自己的孩子,他们心中没有这份宽裕。反之,会对孩子唯命是从的父母也并非真正爱着自己的孩子。

只是想从不安中逃脱出来

>> 真爱和神经症患者的爱的区别就在于:施爱者是不是为了让自己感到安心而付出行动。

>> 有情感暴力倾向的父母总是会把“让自己从不安中逃脱出来”放在首位。“以为是出于爱而说的话、做的事”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从不安中逃脱出来的手段。

>> 你这只不过是自私、任性、自我中心罢了。

>> 因为周围的人都从她身边逃开了,她只能紧紧抓住自己所创造的自我定义不放。

对自己绝望的情感暴力加害者

>> 奥地利精神科医师沃尔夫称这样的人格带有显著的“虚有其表”的特征,主要是指逃避正常的成人责任的人的性格。

>> 为什么她会这样变来变去,说出前后矛盾的话呢?

这是因为在她的心中没有“真实的情感”。她已经对自己感到绝望了。有个词叫“情感的穷人”,说的正是像她这样的人。

可怕的“我都是为你好”

>> 沃尔夫在书中曾写道:“我是爱你的,所以请你按照我喜欢的方式做事。”

这是专制主义的一种。

>> 用卡伦·霍妮的话说,这就是虐爱——以爱为借口支配周围的人。

>> 在这个世界中大概没有什么是比“和谐相处”或是“我都是为你好”这样站在道德制高点的话更可怕的了。你没办法和说这种话的人好好相处。

>> 好好相处是指,会说“我想这么做”,也会问“你想怎么做”的关系。

>> 榨取型人、欺骗型人会说:“我是为了你做的哟。”绝对不会说是为了自己。让对方感到痛苦的人会说:“我都是为你好”。

>> 是自己的理想化形象受到了挫折,进而内心陷入恐慌的状态。

贩卖善意的人

>> 有依赖心理的人总是会站在强者一边。然后,她的依赖心理会变为带有依赖性的要求。把自己的要求道德化,以此来压制对方,其实是在榨取对方,却说成是自己在牺牲。

这就是道德绑架。说简单一点,就是借道德之名行欺凌之实。

>> 也就是说,看上去好像很友好但实际上并不友好。这种友好只是为了支配对方而做出的伪装,其本人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所以才更糟糕。

如何区分情感暴力的加害者与被害者

>> 情感暴力的受害者表面上和谁都能愉快相处,但实际上心情总是抑郁的。用弗洛姆的话说,就是神经性非利己主义的人。虽然看上去是个好人,但是无法和别人交心。而且很容易感到疲惫,更有甚者会时常头疼、失眠。身体总是不太好。这正是因为情感暴力的受害者总是在勉强自己,所以和常人相比更容易积攒压力。

双重束缚丈夫的妻子

>> 那种一定要强加给别人与真实自己相反的形象的人,人们很难与之打交道。

>> 语言表达出现矛盾的时候,真相往往藏在非语言的表达上面,这在传播学中是常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1)情感暴力:你会和亲近的人相互伤害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qvgk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