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的建议下我看了这部对于我感触颇深的电影,先不说她是否能改变我对爱情狭隘的看法,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她彻底改变了女生在我心目中的形象。
看过这部作品的人无疑不为萧红强大宽容的内心世界所震撼,更被她灵魂的高尚所深深吸引,我就是其中之一。她把自己的痛苦与悲伤以写作的形式隐藏起来,很少抱怨对人诉说,没有在困顿时为生活的无助而沮丧,默默支持着萧军外出寻找工作。女人最大的魅力不在于拥有貌若天仙的外表,而是能够在男人最无助时给他莫大的关怀与宽慰,也许给箫军洗脚是件常事,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常见,但在吃喝难保生存面临险境时仍然微笑着静静依然如是的人,可见一斑,因为他的行为偏离了我原初的预想,细节的感动真是微妙。
萧红向往自由与爱,她敢于追寻,执着、固执的个性只能增添她的气度与洒脱,崇拜她的人和爱她的人都为之倾倒而又不曾迷惘。萧军,端木,汪恩甲,骆宾基等人中,她最爱的应该还是萧军,毕竟是同甘共苦,从落魄到安定,从安定到落魄在不断地战争与辗转中一路走来,每一步的艰辛与困苦都是刻骨铭心的。还记得萧军的风雪找工作,萧红饥饿的看着他人门外的面包圏,欲“吃”不能的神情,到找着工作拥有面包的幸福与快乐,我想言语的表达过于苍白无力。
电影中萧军在动荡的社会中过着忘我的生活,对于萧红的伤害是莫大的,但是萧军还是爱着萧红,最后的分手也许就是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吧!
电影中在萧军要去西安当兵,萧红提出分手时,他的接受是坦然的亦是痛苦的。从萧军来看:萧红有孕在身去西安不便,而且他是去参军打仗比较危险,为她和胎儿考虑。其次,端木蕻良是个文人对萧红也颇佳偏爱,那一碗粥的不易,那每一句赞美是不争的事实,而对于生性豪放的萧军他除了“个性化的保护”以外,可能难以理解女孩的所思所想。当他们三人睡一张床,端木夸赞萧红的小说写得好,而萧军却以贬低式的言语说像散文,事实并非如此,因为男人的天性是不希望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所爱,比自己更讨所爱之人的欢心与赞同,因此,出于对所爱的保护与自私,对一切所爱人的赞扬的男人,他都会否定,是天性亦是个性。
其次,最让我感动的是萧军送两个苹果到车站给萧红的时候,跑得气喘吁吁,他的内心跑得是多么焦急……
战乱时连一顿稀饭都凑不到的窘镜,居然弄来两个苹果,可以想象其中的一二了。记得《穆斯林的葬礼》中有这么一幕,当德军的轰炸机还在伦敦不停地狂炸时,奥立弗为了能给梁冰玉过一个快乐惊喜的圣诞,跑出了地下室,当他抓着一束小小的玫瑰离开商铺时不幸遇难,被炸得面目全非,而他的手里居然仍紧紧的攥着那束小小的鲜红的玫瑰。不难想象两颗钻石的价值与当时的一束玫瑰或两个小小的苹果相比渺小得又不值一提。其实对他们来说,幸福很简单,一个苹果,一朵小花……
当今,如果觉得一句“我爱你”太过于肤浅,那要因人而异,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性格,不是每个人都能说出口。如果说平淡的生活对人而言是最大的幸福,我想这样的爱需要的是一种“隐忍”,感动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不同的是主角,相同的是爱情。我们可能是《半个西瓜》的男主人翁,也有可能是《等一分钟》背后的那个男生,但是我们一直在路上,一直在改变。等到许多年之后如果觉得自己不像原来的你,请不要后悔当初的选择,因为你得到了世间最大的幸福那就是——爱!
《萧红》观后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