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散文 · 婆

散文 · 婆

作者: 许永杰 | 来源:发表于2018-11-14 23:22 被阅读0次

作者:  潘 涛    编辑:  许永杰

来源:  铜川文苑

                     

        我又梦见婆了。                 

        大中午的院子里静寂寂,院门敞开,屋门虚掩,门环上吊了把铁锁,远看像是锁了门。

        我又回到了那院老屋。

        我心头咯蹬一紧,屋里没有人在吗?院子不长,几脚赶步就到了正屋,推门入屋,进门瞬间,身后光线伴随门扇闪了进来,原来有些灰暗的光景霎时亮堂了。环顾四周,连灶的土炕上铺了件蓝色碎花暖炕棉被,炕角一个小男孩睡得平静。奇怪的是,在男孩腹部上平放着一个铁称砣,吊起它的大称被固定在窑墙,称杆平平。

        我来不及多想这杆大称的来历和作用,注意力便转到了灶火前屈身打火的另一个人身上。

        在多年以前,我向父母聊起,我又梦见我婆了。母亲说,老了的人会经常回来,是因为活着的人对她太好。

        这次,我看得非常清晰,那矮小的个头,胸前挂着蓝色卡布围裙,略带花白的头发掩盖不了白暂的皮肤。

      她没有抬头,自顾往火里添柴,屁股下是那个暗红的陶瓷坐窝。

                     

        婆是小脚,家族里剩下的小脚女人就她一个了。我见过这种清朝遗老或是遗风的人总共有两位,一位是我的远房外爷,剪掉了辫子,留着齐脖根的长发,花白,时常戴副茶色石头眼镜,握根长长旱烟袋,坐在八仙桌旁的木椅上抽。

        婆守寡早,我从未见过爷爷长什么样,他连个画像也没有留下。婆也从来不提话爷爷的事。

      早上起来,婆总要在炕上把宽大裤腿褶几褶,再用根长带压茬缠齐整,才坐着挪几挪到炕边,沿着凳子下到地上,穿上每天晚上摆放在凳子下的那双玲珑小鞋去打水洗脸。

      那时我还不知道刷牙是何物。婆兑好热冷水,把手中毛巾在脸盆中摆上几摆,拧干,用食指顶住一角,擦洗牙齿。她用木梳蘸着清水梳头,把留在木梳上的头发一一捋净,在手指上缠成小团,然后塞到门框或者墙壁的裂缝中去。她一直说,不能让别人踩在自己的头上。即便是后来我们理发后,她也要把落在地上的碎屑打扫干净,不留一丝。

        婆总是守在家里看门户,带孩子,从不下地,农忙时早上起来帮忙生火烧水,扫了院子又扫屋子,用破抹布把不多的桌子柜子椅子擦洗干净,捡块质地纯正的黄土洒上水填平屋里地面上的小坑,站着用小脚一脚一脚踩实踩平。打我记事起,家里的土地面总是平整一新,干净整洁,遇到雨雪天,谁带了泥水鞋进屋,婆生气地训斥,大伙谁也不敢吭声,悄悄把泥鞋放到旁处。

                       

        婆是家里物质待遇最高的人,其他人吃黑馍,她吃白馍。母亲在每次蒸馍时在笼里搭几个白面麦馍,出笼后单独放在一个盆里或一个小竹笼里,盖上盖子或挂在二墙后面的挂钩上,防止我们兄弟姐妹们贪嘴偷吃。

        第一碗饭非婆莫数,她坐在炕边,等菜盘和汤饭端上来,掰半个白馍咬一口慢慢咀嚼,虽然七十多岁了,牙口还算好,但饭量并不大。吃到半截,她总会使个眼色,偷偷把剩下的半个白馍分给某个孙子孙女,而且不让母亲看到,说句:我吃饱了!

        到她八十多岁的时候,吃饭问题解决了,但日子依然艰难。我外出上学,在家呆的时间愈加减少,每次回来,看到她坐在炕上透过窗户看谁进了院子,为此,婆专门在窗户上糊了块手掌大的玻璃片。这个玻璃片不仅可以看清外面,也可以让光线更充足地照射进来。婆的视力还不错,八十五六岁的时候还能穿针引线,干些缝缝补补的事。在日子最艰难的时候,她把亲朋好友孝顺给她的零用钱缝在衣服角里,积攒起来,我在上学期间,她就偷偷给过我使唤。

                   

        婆拄个弯头黑漆木拐扙在天气暖和的时候站在门口,村里往来上下地里干活的,中午前来井上担水的,遇上都要和她聊会。她是村里高寿老人之一,大家对她热火加尊敬。那些孙子辈的大大小小男男女女,和她说得起笑话的,有迟没早总讨要吃她的饸饹。婆一点也不生气,故意抡起拐扙装做要打的姿势,骂她们,惹得旁人哈哈大笑。

        到九十二岁那年,婆第一次去住了医院。她一辈子身体刚强,不与医院打交道。但这次,她似乎扛不过了。那年我刚好临近毕业,盼着挣到第一笔工资,好去街上给她买些好东西打打牙祭。

        在周未回家的时候,刚进院子,就听见婆痛苦的声唤,哥哥说那疼痛只有杜冷丁可以缓解。我希望婆能坚持那么几个月,到秋天的时候我就可以去上班了。

        毕业季来临,学校组织大家去了趟延安。等我再次回家的时刻,婆的遗像挂在墙上。我无语地站在空旷的屋里,听别人叙说属于婆的最后日子。

        注定要抱憾终生,我一直对亲朋说。

        母亲总会在每年清明节时提醒我,多去给你婆烧纸钱,她是最稀罕你的!

        快三十年了,我还是能在梦里清楚地看到婆那白暂的面庞,而她却不再说话。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

  • 散文 · 婆

    作者: 潘 涛 编辑: 许永杰 来源: 铜川文苑 一 我又梦见婆了。 ...

  • 我婆(散文)

    我婆 我婆去世的时候我出生刚一百天。 我对婆最初的印象就是供桌上的那张遗照。黑白照片上的婆是因为浮肿眼睛显得小了,...

  • 【散文】 嘎婆

    我从小在龙潭沟口长大,那里的屋前屋后都有我的身影儿,队上的人说我母亲经常把我当女孩使唤,打猪草、翻红薯秧子...

  • 散文ll街坊敬婆

    敬婆 文/无影树 当在电视上看到中央电视台播音员敬一丹时,很多人会诧异:还有人姓这个姓么?好稀奇的姓啊! 而我就一...

  • 我的婆

    我的婆 惠晓红 参与同题散文《我的婆》征文,只觉得我没有办法启笔,爸有母亲,我却从未喊过她一声婆,不能说她是老人家...

  • 陌上红裙迎风飘,猎猎彩旗多傲娇

    ——读简书中著名散文作者千年老妖婆的优美散文《你着一袭红裙,款款从陌上走来》 陌上红裙迎风飘, 猎猎彩旗多傲娇。 ...

  • 《共读赵丽宏散文——亲婆》

    《亲婆》的故事,就像开篇作者说的:亲婆是个很普通的老人,记忆里的故事和场景,也都平平常常。我想,人间的亲情,大概就...

  • 梦里花落知多少~探访春天最早来临的地方

    “春天最早到达的地方” 当北方还是搅天风雪、水瘦山寒的时候, 云南 的春天早就像催生婆似的到处搅动花事。——散文家...

  • 《将饮茶》丨一笔一墨记生活苦乐

    承蒙不弃,迟来的读书笔记更新。今日分享的是杨绛先生的散文集《将饮茶》。 全书以一个奇怪的梦——孟婆茶(代序)缓缓道...

  • 婆(5)

    对婆的记忆最多的仍是婆的老屋!婆老屋的门道!婆的厨房!婆的后院!婆的屋顶! 婆老屋的门道,是每年夏天放暑假我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散文 · 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qzs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