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来访者小A,自从升上初中之后,考试成绩就开始往下滑。
班主任觉得小A是一个“潜力股”,因为他上课认真,下课也会完成作业,但是就是不懂为什么考试的时候,成绩就不怎么好。
带着这样的疑问,班主任找到了小A。小A却说起以前小学的时候,考试考得好,爸爸给他奖励,想要什么买什么。所以小A考试的时候,都会拼尽全力,因为他很想要奖励。
但是现在,小A开始了住校生活,加上爸爸工作的原因,爸爸很难有机会去了解小A的成绩,以及给予小A奖励。
小A就觉得,反正现在考得好不好都没有奖励,那么就随便考就行了……
当然,小A这种个案并不多见,但是也绝不少见。据我所知,物质奖励是爸爸们常用的激励手段。
事实上,爸爸们大多掌握着经济的命脉,但是他们缺乏陪伴孩子的时间,因此会倾向于用物质对孩子进行补偿,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物质奖励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但是,物质奖励会降低内在动机, 对内在动机产生所谓的“侵蚀效应”(undermine effect)[1]
就拿小A学习这件事来说,本来小A对学习还是有点兴趣的,但是随着物质奖励的加入,小A对学习的兴趣慢慢就转移到了对物质的奖励上了。
所以说,物质奖励要有度,无度的奖励或许是害了孩子。
除了物质奖励以外,我会更加推荐精神奖励,例如语言上的鼓励等等。不过,鼓励也是要注意方法的。
斯坦福大学教授Carol Dweck很严肃地提到,赞美孩子的天赋而非他的努力、策略和选择,是在慢性地扼杀他的成长型思维。[2]
成长型思维,是指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得到提升的。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做事不易放弃,更能从过程中享受到乐趣,更容易寻求帮助,复原力也更强。
所以说,赞美和鼓励,都是讲求方法方式的。既然这样,那么爸爸们快来学学怎么“正确”鼓励孩子吧!
1
把鼓励具体化
很多爸爸比较词穷,鼓励孩子时大多用“你很棒!”“真聪明”之类的词语。但是“很棒”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抽象的。
如果我们想孩子接收到我们的鼓励并且强化对应行为的话,那么就需要具体明确说出“很棒”的原因。[3]
当孩子被这样鼓励的话,就会知道自己是因为做了什么而被夸奖,从而能够往这种“好行为”的方向走。
Eg:
错误示范:孩子你真棒!
正确示范:孩子你刚才把苹果分给了弟弟,你是一个懂得分享的孩子,真棒!
2
鼓励孩子的特长
我经常会看到有些爸爸,拿自己的孩子跟隔壁家的孩子去比较,“你看看隔壁家孩子学得多快”,“你看看隔壁家的孩子骑车骑得多好”。
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的部分,有的孩子可能特长在于跳舞,但有的孩子可能特长在于下棋。
以后,记住要用孩子的特长来鼓励孩子,而不是拿孩子的短板跟他人进行比较,这样才不会让孩子失去信心。
Eg:
错误示范:孩子你看人家跳舞跳得多好。
正确示范:孩子,我觉得你下棋下得特别好!
3
通过肢体语言进行鼓励
除了口头语言以外,肢体语言同样可以对孩子进行鼓励。
例如对他微笑,给他拥抱,摸摸他的头,这些都是很好的肢体语言鼓励。同时这种无声的鼓励,既能够传达到给孩子,又不会打扰他们,一举两得。
Eg:
错误示范:孩子看书,你在旁边吵着他或忙着语言“鼓励”他。
正确示范:孩子看书,爸爸过去摸摸他的头,在旁边也坐下来拿出一本书看。
发妈说
当你学会鼓励孩子,你会发现你离孩子更近了。
参考资料
[1]Hitt, D. D., Marriott, R. G., & Esser, J. K. (1992). Effects of delayed rewards and task interest on intrinsic motivation.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3 (4), 405–414.
[2] Carol Dweck,How to Make Sure Your Kids Have ‘Grit’”,《TIME》
[3]卡罗尔·德韦克,《看见成长的自己》,中信出版社,2011
图片来源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