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朝完善科举以来,读书便成为了秀才们的进阶之路。有人踏尽长安花,亦有人愧对长安吏。十年寒窗,十年苦读。有人一朝飞鸿腾达,也有人十次进京,十次落榜………
狎妓科考两不误,试问书生曾怜谁即使是冬末初春的二月份,长安街也依旧热闹非凡。家家户户都挂着大红灯笼,那拥挤的江面上满载客船,客船中传来或萧声,或琴声,或歌女的曲儿,或客人的笑……而这番热闹的景象,在京城长安是昼夜不歇的。长安啊长安,是多少读书人向往的圣地啊!罗隐轻叹一声,关起那扇小轩窗,将那窗外的一切都与之隔绝起来。此刻的这间房内有着异乎寻常的平静。罗隐与云英相对而坐,他没有开口说话,她也没有开口说话。云英注视着眼前的这个落第秀才,他的眼神中浅藏着的是愤恨?是不甘?是孤傲?还是已经习惯了的那份落寞?他是否也发现的她心底的那份深深地对这世俗的无奈与妥协……
他早就发现了罢,否则两个人又怎会有那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感觉。说到底,都是个伤心人罢了。
狎妓科考两不误,试问书生曾怜谁青丝白发,寒来暑往,转眼又一个十年。仍记得当初那个扬言要金榜题名、衣锦还乡的少年,他孤身一人披着落日,怀揣着梦想与期望告别了故乡,孤独而又坚毅地走在通往京城的那条漫长的路上。
前路漫漫,未知福祸。来自四面八方的文人墨客都涌进长安,无数的墨色便晕染了长安城的秋水。提前来到长安城的书生们是要在城内住上一段时间的,而这个时候,长安城的青楼是格外热闹的。闲暇之余,这些意气风发的书生们却是争先恐后要来此找点乐子的,生怕晚了便配不上风流二字了。罗隐自然也不例外,况且那时的他本就小有名气,更加恃才放旷。金榜既出,罗隐一次次的在榜上寻找着自己的名字。最后,他也终是接受了这个事实,没错,他落榜了。长安花是富贵花,又哪里是这般穷乡僻壤里出来的小子染指的。
醉梦楼却不一般,只要客官有钱,无论你是高高在上的达官显贵,还是籍籍无名的布衣百姓,都可享受同等的待遇。这是他第一次来青楼,亦是他第一次见到云英。那时的云英正值妙龄,婀娜多姿,色艺俱佳,一手琵琶曲儿弹得更是扣人心扉。罗隐醉卧床榻,迷离中恍若看见那考官轻轻拿笔勾去了自己的名字,又缓缓拿笔添上了某家少爷的名字。他又看见有个穷酸书生日复一日挑灯夜读,却不及富贵人家送给考官的黄金百两。他看到了不学无术之人坐在朝堂之上,而真才实学之人浪迹街头。他看到了长安城繁华下的断壁残垣,看到了光明之下最纯粹的丑陋黑暗……王权富贵又如何,功名利禄又如何,依我看,都比不过这醉梦楼里姑娘们的一曲高歌,一弯浅笑。来来来,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今晚你我不醉不归……
狎妓科考两不误,试问书生曾怜谁月光清冷,长安依旧。十年来罗隐不断苦读,也从未金榜题名。他的诗传遍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他的事在长安城内人尽皆知。有人说罗隐是地仙转世,也有人羡慕他才华横溢,而他知道,他只是时运不济,难遇伯乐的一个读书人罢了。
又是一年科考,他已然不关心这是第几次科考了,也不再记得这是第几次落榜。但总有人知道,甚至所有人都知道,长安城有个叫罗隐的秀才,十次科考,十次落榜,当真是……长街长,烟花繁,长安夜下人未还;短亭短,红尘碾,前路漫漫谁相伴。终于在十年之后,他又遇见了云英,那个曾经使他流连在烟花场所的风尘女子。这些年,她亦是不如意吧,否则又怎会在这醉梦楼空自叹息,容颜迟暮。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或许在以后的漫漫长路上,有个同是不如意的人相知相守,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斜晖落寞,长夜将至,长安再也没有那个胸怀大志的少年,孤傲的说着那些报效国家的远大抱负。只有一群白蚁蚕食着盛唐的辉煌,等待着风暴的降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