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辰杬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提到了关于自省反思的话题。
我说我经常自省反省自己,以前呢很懒不动笔,自己做一场思想梳理就放下了。
朋友说这常常反省得是犯了多少错误呢?
这话一出,其实,我和朋友的认知就有了分歧。
古人尚且知道吾日三省,并不是因为犯了错误才反省。
古人三省,可能会通过特定时间,特定事例进行一个梳理思考,深度总结。为以后做得更好提供一些认知上的支持。
而我们做反省,并不需要抽专门的时间。
如今的节奏太快,我们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快速梳理刚才或者就是前几个小时的一些事情,比如说的一些话怎样说更合适,比如做的一些事怎样做更合理,又比如突然的一个想法,要怎样会更完善。
反省其实是一种休息方式。
在我们从前的认知里,我们一直觉得休息那就是什么都不做。
但现在,我们更习惯于换种方式就是休息。
有位写书的朋友,会同时写不同题材的书,对于他来说,题材的切换就是休息。而隔一段时间写写随笔,应该就是一种内视反省了。
因此,反省不是因为犯了错误,而是为了后来更好的自己。
我们及时反省深度思考,我们常常内视,看清内心,看懂自己的想要,才能从自身出发,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规划时间和步骤,然后围绕目标直线前进。
所以,我们要不断地突破固有认知,打破习惯性思维,不断拓展思想的高度和深度。
这是一个漫长又短暂的过程。
漫长是因为僵化固化很难盘活,需要时间去接受去改变。
短暂是当我们感受到突破的自由后,就会势如破竹,提升轻而易举。
很多东西我们总是随大流,人云亦云,不去自己思考。
倒也不是不思考,绝大多数人的思考,不是自己的思考。
他们的思考是建立在别人的需要上,或者说这种思考是被控制的,为别人所用的思考。
比如我们常说的“键盘侠”,他们有没有思考呢?有的。可是他们的思考是自己的吗?看起来是的,但是细思,就会发现,并不是。
在某种节奏下的“键盘侠”,他们的思考都是被这种节奏控制的,他们的思考都是为了证明或者突出这种节奏。
说到底,这样的“键盘侠”其实是没有完全的自己的思想的,也不会完全自我的思考。
再比如那些网上喝鸡汤的男男女女,他们也没有自己的思考。
从前通讯不发达,信息滞后,我们都活得像个傻子。这是他们从网上大量获取信息后的第一感受。
信息的快速更新甚至爆炸,他们会产生自己将要被抛弃的危机感。
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都有一种对危险危机的直觉,无论这个人有没有自己的思想,那种直觉或者说第六感,都是存在的。
好,现在说回危机感。
其实呢,危机感也可以说是分水岭。
为什么呢?又是怎么分的呢?
当危机感产生,因为认知的不同,产生的应激思考也是不同的。
比如,在有危机意识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我要怎样去消除危机。这也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反应。
不同的是,不同的认知,让这个反应带来不同的思考。
我会积极去尝试接触一些有助于消除这个危机的人和事物,去做一些改善措施,会不断内视反省,抛弃一些古旧和错误,不断充实更新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我一个快速成长的过程。
当那种危机感消除时,我已经和从前的自己不同,我的认知提升了,我的人生可能前进了一个或几个台阶。
类似这样的思考,带来的是积极应对,相信自己。
与之相对的就是另一种不会自我思考的思考。
他们总想着自己没经验,不知道该怎么办,会想着去看看别人都是怎么做的吧。
这倒也无可厚非,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是会事半功倍。
然而。
在如今这样的社会形态下,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变现,包括美貌和知识。你去借鉴别人的经验,别人的经验不是无偿提供的,你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很多人会说,我没有付出代价啊。表面看你还是你,没要你什么。
可实际上呢?
你已经在经验上躺平了。
危机意识让你需要寻找出路,你找到了经验,然后就停留在了经验,忘了自己要去实践。
你不断用别人的经验充实自己的思想,张口就是谁谁谁说,什么什么平台上说的。满口没有一句自己的话。
我以前曾经说过:快乐是相通的,而孤独不是。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我者孤独。
快乐是可以通过手段得到的,孤独却只能自我享受。
因此,自省和内视,其实是孤独的伴生。
孤独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走进自己的内心,梳理思想,整理规划。
很多时候,让我们浮躁的,不是社会的发展,工作的烦恼,而是我们失去的自我。
因此,给自己一些时间,给自己的心一些空间吧,常常内视反思,只为走得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