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长带孩子去体验沙盘游戏。
家长说到自己经常陪伴孩子,有时间就带孩子到全国各地名胜古迹,孩子想买什么他基本都满足,有一次他责备孩子说“你不给弟弟买件礼物?”我给提出了指正意见: 我们教育孩子是要正着说,如“我们给你弟弟买件礼物带回去吧?” 而不是用否定的方式说。 家长并没有接话,而是继续说别的事情。
我在干什么?我在证明自己的能耐,是“上帝情结”?还是“野心太大”?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忽略了他的目的是显示自己在教育孩子分享的品质。我没有认可到他的这一点。我想他被我那样堵回去心理一定不舒服吧!我这后知后觉呀!现在想来,凡是孩子有能让家长咨询的行为问题,家长一定有自己的劣势,一定注意肯定、认同到家长。
根本的办法是让自己成为一个不显摆、不批评、认可、赞美别人的人!
家长后来责备学校老师,情绪较激动,“哪个老师会每天一大早就发孩子成绩的,你天天发,我能怎么样,我能让孩子成绩马上好起来吗?我该报的辅导班都报了,孩子在学校的时间比在家多多了,你都搞不好,你总给我发孩子成绩干什么?”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一味站在家长的角度去认同,说老师的不是,“每一个老师都希望家长管陪孩子管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感觉到我的回答没有说到家长的心坎里,错在哪里呢?今天才发现,我没有做到“不偏倚”,咨询师和来访者要建立新的关系,就要不偏倚,保持中立,不能支持一方反对另一方。想要做到这些,在生活中要多练习,否则不会成功。
做起来好像不容易。
上周五的团体沙盘中,我是组员之一,看到有个组员拿着一条又大又粗又红的毒蛇围在一个公主身旁,我很不舒服。后来把我开的海全部给埋上了;再后来又拿出一条大红蛇包围了我的公主;后来又摆了一个不知名的抽象的脸。我包容了几次,感觉不做点什么就不是我的为人。于是拿出一个较大的绿色的台灯放在抽象脸的旁边。这个台灯与场景风格完全不搭。
沟通环节,其他组员滔滔不绝,多是关于蛇的感受与讨论,我没说话,想说的被别人都说了,我很欣慰,原来闭嘴不说如此美妙,“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有人问我灯的意思,我如实回答,他人无语。如果我做到全程接纳包容将会如何?下次继续体验!
我要做到不批评,不指责,不抱怨,客观、中立、赞美、认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