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转载】儿童需要的教育(摘录)

【转载】儿童需要的教育(摘录)

作者: 绿竹猗猗轻留痕 | 来源:发表于2023-03-05 22:05 被阅读0次

可见教育之润物无声,唯有孜孜不倦、循循善诱方可得之,切不能急于求成、急于事功,此为教育之根本。

小学阶段:应该进行活泼有趣的教育

小学时期的启蒙教育往往奠定人一生事业的基础。从这时起,孩子们开始关注自己之外的世界,对世界、对学问的兴趣开始萌芽,对做人的道理也有一些简单理解。可惜的是,现在的孩子认知世界的过程,是通过一道道题目完成的;所积累的知识,反映在一摞摞的试卷中;闲暇的时光,往往是在各种课外班度过的。他们学习的技能,多从应试角度考量,过分强调技巧,舍本逐末;衡量成功的标准,更多是分数与奖项。

小学阶段应该进行活泼有趣的教育,将幼儿的能力和心智慢慢诱导出来。老师应带着儿童灵活利用各种教育设施,增长在课堂上没有学到的见识,让童心蓬勃生长。学校必须特别注意对儿童的品德教育,除了让学生知道如何做好守法的公民外,还要知道如何服务社会、忠于国家,亲亲、仁民、爱物,最紧要的是知廉耻。要培养学生有文化修养,形成敢于创新和表达自己、能够领导群伦的能力。

期待:给儿童创造更适宜的基础教育

教育的初心无非知识的传承,这个知识不仅是谋生的技能,更是人类智慧宝藏的传承。

兴趣与好奇心:决定儿童终身事业的关键

对孩子来说,学到多少知识不见得最重要,兴趣的培养、好奇心的激发才是决定其终身事业的关键。我小学的成绩并不理想,但父亲培养了我学习的兴趣,成为我一生中永不枯竭的动力,凭着它,可以有勇气去学任何想学的东西。相比之下当下的教育往往注重知识灌输,而忽略了对孩子兴趣的培养和好奇心的保护。

在一定轨道上运行的电子,受到其他能量刺激后,可以“跳跃”。我们也需要促发孩子获取新知的“跳跃”。一方面可通过家庭教育;另一方面是来自教师的刺激,如考试的分数、有趣的问题、历史上有趣的数学故事、比赛引起的竞争心理等。我们要让孩子们觉得学习是有意义的,要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去发掘数学的妙处和数学在日常生活或其他学科中的用处。

人格的培养:对人一生成长至关重要

教育的目标,也在于让孩子们面对不可知的未来能多做些准备。未来并不一定是什么赛道,必须有输有赢。知识之外,人格的培养尤为重要。现代社会乃是合群的社会,学生必须学习与他人相处。要培养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团队协作的精神、对周围大众和对社会的责任感等,并在这种环境中训练自己。对中学生来说,永葆一颗纯真的童心,保持与生俱来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展示自己的个性,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对其一生智圆行方、为人中正有奠基作用。

通才教育:培养儿童与世界共情的感受力

美国的中学注重通才教育,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语文、数学等主科以外的学科,如文学、物理学、哲学等,都会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但这不意味着,孩子们应该参加更多的考试、背诵更多的知识,而是要让他们对各学科的历史脉络有所了解,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同时明晰他们这一代在人类历史上所处的位置。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学生对社会、对世界、对宇宙的正确观念,生发出一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豪情。倘若他们没有如此宏大的志向,也不要紧,但要他们知道自己从哪来、往哪去,要过一份什么样的生活。

创新精神:从最基本的教育来解决

我喜欢和年轻学生们交往,因为他们身上有源源不断的想法和一往无前的勇气。而基础教育阶段如何保护这些看似不成熟但极其宝贵的想法和勇气,将决定他们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高等教育。创新的基础在质疑问难。假如学生对于见到的事物、读过的书籍、看过的文章都没有兴趣,不愿意去发掘问题、找寻其中真意的话,那么如何与科技大国争长短?这些问题非从最基本的教育来解决不可。

家庭教育: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性

我也想对家长们说几句,是家长要思考的养育初心的问题。家长在基础教育阶段至关重要。家长是孩子的教练、保姆,还是伙伴、顾问?我们的孩子最终会有自己的人生,我们想让孩子茁壮成长,就必须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推动他们独立思考,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所选择的领域做出新的贡献。让我们少一点强调考试、分数、输赢,把真正的学习乐趣还给他们。

【来源:中国基础教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转载】儿童需要的教育(摘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rts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