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从小到大都没有遇上太硬核的语文老师,对语文特别是古文一直没有特别的好感,虽然成绩一直也不错,但大多只停留在应试的练习上。今天听了书里有品赵兰老师的讲座,打开了很多阅读引导的新大门,有点兴奋有机会和哈姐一起,重新领略未曾领略过的阅读的美好。
古文对写作的意义在于养成简练的表达习惯。古文总是用最少的字把事情讲清楚。写作修改的过程,要出来好文章,很重要的也是删减不必要文字的过程。
古文的启蒙可以从学前开始,两岁左右甚至更小都可以,当然目的不是标榜自己的孩子能背多少首古诗,而是带孩子诵读,感受古诗文的音韵和音律。百家姓、千字文、笠翁对韵、增广贤文、唐诗等等都可以选择。一直到小学一二年级,都可以通过诵读来培养古文兴趣。
古文阅读的原则是由斤到远地读,因为距离现代越近,就越接近现代语言,更容易理解一些。所以本质上也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例如可以先读民国老课本,和明清小古文,再读宋元等更远的时代的古文。
学习古文跟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类似,把里面关键的语素搞清楚了,孩子读起来就不费劲了。通过阅读积累,把21个常用虚词和180个常用实词的意义搞明白,就能很顺畅地阅读古文。
小学三年级开始,会有专门的古文单元。这个阶段开始的古文阅读,可以跟着语文书走,例如书里节选了一段,就可以把节选的原文找出来读一读。小学阶段,《念楼学短》、《古文观止》也可以作为很好的阅读拓展书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