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俗文化
行当:手工的温度,锔出了古瓷的二次生命

行当:手工的温度,锔出了古瓷的二次生命

作者: 瓷谷 | 来源:发表于2016-04-18 16:04 被阅读130次

    (好久没上新,我还是那位一如既往喜欢文化的瓷谷~)

    “挑起担子走四方,锔天锔地锔牌坊……”

    唱着古老的民间小调,背着锔瓷担子,手拿小铜锣,随着走路扁担的摇晃,不时发出悦耳的铛铛声,过去锔瓷匠们就是这样挑着担子走街串巷招揽生意的。

    锔瓷这一行当,最初是作为谋生而产生的一门手艺。从事锔瓷的锔瓷匠是个手艺活也是个苦力活,常常要出远门才有营生。锔瓷匠的衣食住行往往就全压在肩上的那根扁担上,锔瓷匠的箱子也永远都是沉甸甸的。

    也正以为如此,锔瓷匠的箱子往往有很多的小抽屉和暗盒。从弓子、锤子、钻把、钳子,到白灰粉、金刚钻、锔钉和顶帽,一应俱全,而且这些工具毫不杂乱,放置得非常有序。除此之外,其中一个箱子的下方还配有烧火煅制锔钉时用的风箱。

    锔瓷人与历史的缝隙

    锔瓷这门传统手艺,起源已经无从考证,只在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能寻见一些踪迹。古时候的瓷器价格高昂,而瓷器又极易破碎,古人觉得瓷器破碎后留之无用、弃之可惜。于是,勤劳智慧的先民们开始琢磨如何修补破碎的瓷器,“金刚钻”、“锔钉”也就慢慢地发明了出来,只要打上锔钉,破碎的瓷器又能完好无损,由此可见,古人锔瓷起初并不是出于审美。

    现在,虽然再也看不见锔瓷匠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场景。但锔瓷的手艺传至今天却一点也不含糊。锔瓷工艺还是沿袭了最古老的办法。先是复原,将破碎成几块的瓷碟拼起来,然后用绳子缠绕几圈,将瓷碟紧紧的固定好,并用小锤子轻轻地敲一敲。这个过程是非常考验锔瓷匠的功力的,要求锔瓷匠用力均匀,严丝合缝,否则锔出来的瓷器就极易变形。

    接着就是打眼下钉,用弓形的工具,在金刚钻上缠绕一圈,钻头对准瓷器裂缝的两侧,像拉二胡一样左右拉动,钻出小孔。然后再把做好的锔钉插进小孔固定。对于锔瓷来说,钻孔的深浅和排列都有严格的讲究。瓷器的厚度一般都比较薄,有的甚至只有1毫米,为了保证瓷壁不被穿破,对于钻孔的深度的拿捏这就非常考验锔瓷匠的技艺了。

    不仅如此,锔瓷匠还有根据器皿的不同,破裂位置的不同,以及锔钉抓合张力去琢磨锔钉图案与钩角的位置,才能使锔出的瓷器焕然一新更添韵味。如果说每一件锔瓷都是锔瓷匠的心血,应该一点也不为过。

    把残破的瓷器修复完整,这本是锔瓷的本分活儿。有附庸风雅人士在惜物之余,将其升华出残缺之美来。有些人故意将品相完好的紫砂壶故意撑裂,然后锔出特定的图案来,长此以往,也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锔瓷艺术。

    在每一个锔瓷匠的心里,锔瓷承载的不仅是一门传统手艺,更是中国人勤俭节约、惜物惜福的优良传统。虽然现代化制瓷业的发展一度使得锔活手艺无活可做,但随着文玩市场的不断火热,锔瓷这项传统技艺又以全新的面貌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手艺人

    其实,锔瓷匠最愿意看到的不是人们单纯的对锔瓷的收藏和把玩,而是如何让这一项传统的中国技艺后继有人,生生不息。

    END

    ---------------------------------------

    「推荐阅读」

    梦回唐朝——盛世之年的唐三彩为什么会引领潮流?

    蔡仕伟的守艺精神,一位设计艺术家的回归

    尼西黑陶:拿捏两千年的质朴艺术

    流失的中国文化:寻找国土外的中国~

    中国剪纸:方寸之间,神幻的镂空艺术

    瓷韵天下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当:手工的温度,锔出了古瓷的二次生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sda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