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考分数成为了大家热切讨论的话题,然而,这个时候也出现了一些不负责任的传言和谣言。近日,有一则消息在网络上流传,称江苏理科状元724分,来自南京六合高级中学,被证实造谣。类似地,前些天,也有网传今年2月安徽某中学上台抢演讲教授话筒学生高考失利,成绩为387分,这一消息也被当地教育局工作人员证实为谣言。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造谣这一社会现象的存在很普遍,每当社会上发生热点事件时,造谣现象就会如影随形,就像是社会热点事件的“配菜”,那么,人们之所以会频繁地故意传播虚假信息,到底是基于怎样的心理呢?
追求关注:博眼球以获得自我满足
一些人渴望被人关注,因此故意编造吸引眼球的谣言,通过制造话题和引起轰动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自尊心,这往是自我中心的心理表现。当一个人感受到虚假信息给自己带来的关注和认可,就会更加不择手段地散播谣言来获得自我满足。文章开头的造谣者,就是为了吸引关注,想蹭一波高考成绩的热度而发布谣言。
谋求利益:获得权力感或金钱
除了获得关注,有些人还希望通过制造谣言来获取一些好处,比如获取权力或金钱,通过传播谣言,试图操纵信息流,影响他人的认知和行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控制感。另外,关注会带来流量,通过虚假信息误导或诱骗消费。
社交货币:建立共同话题和观点认同
通过传播谣言,可以与其他人分享共同的话题,建立共同的信息关注点,这种共同的话题和讨论也可以在社交群体中形成一种彼此认同,持续强化小群体内的不实消息,并向外扩散。
同时,信息分享也会在社交媒体上可以产生大量的评论、转发和点赞,从而增加人们在社交网络中的存在感和社交影响力。
群体情绪:加速谣言的扩散和传播
情绪因素在造谣现象中也起到重要作用,虚假信息往往会激发人们的好奇、愤怒和恐惧的情绪,这些强烈的情绪和感受会增加人们对谣言的关注度和共鸣,促使信息获得更积极主动的传播。情绪化的态度可能导致人们对信息的判断更加偏离客观事实,更容易相信和传播谣言。
都说谣言止于智者,了解造谣的心理动机和社会影响,能够帮助我们对信息的接受保持审慎的态度,更好地辨别真假信息,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谣言的误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