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以略带微笑的面容平静地对小男孩说道。
通过改造和独自生活了20多年后,他应该接受了自己不是皇帝的事实。
纵观溥仪的一生,可以说是被动选择与主动选择的双重结果,但是被历史选定的命运还是无法改变的。
三岁登基是历史的选择,娶婉容为妻是皇室的选择,被剥夺实权是社会的选择,到满洲投靠日本是他自己的选择,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同样是历史的选择。
身份急切跌宕的切换,换作是谁也难以接受的,更不必说是在万人之上的身份与万人唾骂的身份之间的迅速切换。但是,历史与人生又有谁能看得通,讲得明呢。一切只有自我救赎吧。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选择。如何死好选,但是如何生,却是一个难题。
溥仪选择了一个安安静静的生存方式,他当了一个花匠。
这样的结局之于他,又何尝不是最好的方式。极尽繁华之后的落寞,归于宁静。以前的前呼后拥、花团锦簇、高呼万岁、众人拥戴,还时常回响在耳边,一睁眼回到现实,看世界继续熙熙攘攘、人来人往,但都已与我无关,付之于微微一笑,早已明白这就是我的一生,并欣然接受。
今天看到一条热点标题是朴槿惠所在监狱出现疫情。不同的人,同样的身份转变;不同的时代,同样的遭遇。人之于历史总是渺小又无助。
感谢和平的年代,感谢平凡的自己,在这个能多样化选择的社会,让我们极尽努力做出最好的选择,来感受这最美好的世界。
关于文字对历史的记录
电影中营造出来的历史氛围,突然让我明白了“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一个没有人才的时代,紫禁城呈现出一片混沌,里面的人是没有朝气的,死气沉沉,“万马齐喑究可哀”。好的文字,在为时代发声,让历史铭记,让后代莫忘。
关于集体无意识
皇权集中到至高的位置,没有人会怀疑,即使是一个三岁的孩童登基,也是可以万人拥戴。制度和传统可以让人忘记该有的样子。
同样,红卫兵时代也是没有个人意识的。
同样,在某些特殊时期被赋予“特殊任务”的人,就会忘记自己是一个人的身份,而认为自己是拥有特权的机器。疫情期间,一家人在家里打麻将被打耳光、一家人打扑克被训诫、带礼品走亲戚被门卫把东西扔到沟里......历朝历代,难以改变。
我们都是被历史选择的人,也是人在创造着历史。
“末代皇帝”和“战犯”可以划等号。
你是罪犯——我是万年皇帝。
留着你的命直到被审判。
历史是宏大、是苍凉、是唏嘘、是无尽的人活出的生活。
而我们唯有珍惜拥有、把握机遇、正确选择,成为这个时代鲜明的个体,被镌刻在浩浩历史长河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