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悲怅三人行之赞美与诅咒》长篇小说
《悲怅三人行之赞美与诅咒》040(长篇小说)

《悲怅三人行之赞美与诅咒》040(长篇小说)

作者: 一默1520 | 来源:发表于2023-10-30 18:19 被阅读0次

无奈篇***绝处逢生(之二)   

以熊伟当时的经济状况,既不可能立即住院观察,更不可能马上准备手术治疗。  

熊伟没有直接向医者言明自己的困境,只是委婉的说,对于具体的治疗方案,自己还需要慎重的考虑。  

然而,他相信,以“孟教授”那双阅人无数的慧眼,是不难看出患者的真实情况的,对方之所以没有多说多问,是善意的给一个穷人,留下一点最后的尊严。  

熊伟回到了自己的住处,开始前前后后、仔仔细细思考,当前所要面对的一切,特别是认真的梳理,“孟教授”对他说的每一句话,想要从中找到切入点,得到启发,抓到希望!  

你还别说,还真拿给他寻到了一个关键之处,那就是“医保卡”!  

“医保卡”这个东西,熊伟在电视新闻上看到过,也从身边认识的人口里听说过,好像是国家有关部门,具体说也就是“社保局”发出来的,持有者可以用它,到医院看病,到药房买药,产生的医药费,国家出大头,个人出小头。  

然而,具体是怎么回事,他不曾接触过,自然不知详情。  

熊伟心想:既然国家有这样的“福利”,自己作为一个公民,或许也应该有资格享受 。  

熊伟又想起了父亲从小对自己的教导:不属于你的东西,莫强求;属于你的东西,不要轻易放弃,必要时,更要努力的争取 。  

对于现在而今眼目下的熊伟来说,能不能治病,是性命攸关的事情——如果能领到“医保卡”,加上“孟教授”帮忙的减免,余下个人负担的部分,虽然也不少,但应该能够想得到办法来解决——所以,拿不拿得到“医保卡”,是成败的关键,也是必须得去争取的事情。  

就这样,他开始向身边所有认识的人,打听有关“医保卡”的一切信息。  

人们比较笼统的告诉他,要拿“医保卡”,就得参加“社会保险”,也就是先交钱后拿卡,至于如何参保、交多少钱等具体问题 ,就各执一词,都说不清楚,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是工作单位统一办理的,自己并没有亲临,且各个单位参保情况又各不相同 。  

于是,人们异口同声的指引他——

直接到“社保局”去问,不就一切都清楚明白啦?!  

于是,他问明了“社保局”的具体地址,以及对外办公的具体时间。  

于是,他换上了自己最好的“礼拜服”,做上进城的“区间车”,又转了两次公交,才来到位于市中心黄金地段的“社保局”营业大厅。  

如果你要问,如今城里什么地方修得最漂亮,那么人们一定会告诉你,修得最漂亮的地方是银行!  

如果你要问,如今城里什么地方人最多最热闹,那么人们一定会告诉你,人最多最热闹的地方是证券交易所(也就是股票市场)!  

如果你要问,如今城里什么地方修得最漂亮而且人最多最热闹,那么人们一定会告诉你,这样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社保局”营业大厅。  

像银行一样富丽堂皇。  

像证交所一样人头攒动。  

一大早出门的熊伟,赶到这条仿古的商业步行街,来到这座三层楼的仿古建筑前,也就是上午九点过,但一楼大厅的里里外外,已经人山人海、人满为患了!  

摩肩接踵的挤进了大厅,熊伟发现,混乱只是表面现象,其实里面的人次序井然。  

每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前,都排着前来办事的人,只是因为人太多、队伍太长,而由单列变成了双列甚至三列,而由直线变成延绵不尽的“函数曲线”,人们一直排到了大厅门外,进而侵占了整个街沿上的人行道。  

所幸这里是步行街,除了少量内部车辆出入外,大马路也是供人们散步和闲逛的。  

熊伟仔细观察那些玻璃上贴着红字的窗口 ,发现大致分为五大类,即“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  

五大类之下,又细分为四个小类,即“登记 、缴费、审核、支付”。  

而其中,又以“缴费”的窗口最多,前面排成长龙的人也最多。  

熊伟觉得自己应该到贴有“医疗”的窗口去问问,但一看到前面排着的长龙,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排到,自己肯定不会像少数人那样去插队的。  

正当他有些不知所措之际,转头张望目光游移中,突然发现大门旁边的角落里,有一个单独的开放式柜台,上门赫然贴着“咨询”二字!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只需回头顾” ,更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咨询却在犄角旮旯处”!  

熊伟心中一喜,走向前去,却再次发现,这里也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人。  

涵养极好的熊伟,并不着急,因为他有的是时间,今天一天就只来干这一件事,完全可以“老鸦等死狗”的“守兔待株”等人走完 ,实在不行,他明天、后天、大后天、大大后天都可以再来,来了也可以再等,直到轮到自己为止。  

这一等,就把一上午等过去了。  

中途,他上了两次厕所,接近中午的时候 ,还到隔壁一家小卖部,去买了个夹心面包(因为这条街全都是高档的餐饮娱乐,面包是最便宜的食品),用随身携带的玻璃杯,续上大厅里饮水机免费提供的热水 ,就着“三花”泡成的酽茶,以逸待劳的从容用完了“午膳”。  

由于办事的人太多,敬业的“社保局”工作人员,中午也没休息,只是分期分批的替换着去吃午餐,也包括“咨询”柜台的三个姑娘,始终都留下了一个,为大家解答问题。  

同样,来办事的人,也会饿,也要吃饭,到下午一点过的时候,大厅里的人,只剩下高峰时期的五分之一左右了。  

特别是“咨询”柜台前面,人几乎已经散尽 ,只留下熊伟一个人了。  

当最后一个姑娘被换去吃饭时,熊伟才有机会开口,向刚来接班的另一个姑娘,询问有关办理“医保卡”的事宜。  

穿着统一的制服,面带标志性微笑的工作人员,一边将台面上关于“医疗保险”的宣传资料,送给咨询者,一边热情的讲解各种细节。  

原来,有别于经营性的“商业保险”,非营利性的“社会保险”,是国家的政府建立的一个社会保障体系,用以应对我们这个人口大国,逐渐出现的“老龄化”问题,从而促使社会问的团结、国家长治久安。  

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社会保险”,以“养老保险”为主体,辅以“医疗、工伤、生育、失业”四种副险,称为“五险合一”。  

最开初的“医疗保险”叫作“大病统筹”,不能单独投保,是附属在“养老保险”之下的,保了“养老”,才能保“大病”。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适应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大病统筹”才升级为“医疗保险”,不仅包含住院,而且涵盖门诊;不仅有广泛实用的主险,而且特别增设了几种“补充医疗保险”的副险,对其加以完善。  

无论是“养老”还是“医疗”,作为“社会保险” ,一般都是用人单位(主要是国营和集体)对职工进行统一投保,同时也是法律规定的强制投保。  

但是,由于“改革、开放、搞活”以来,我们国家出现了多种经济体制并存的复杂情况,以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造成了很多劳动者出于“社保”覆盖范围之外,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保体系”,扩大覆盖范围。  

针对这种情况,后来才逐渐放开,允许以个人名义的方式进行投保。  

以现行的“医疗保险”为例,个人缴费额为 ,本市上年人均工资的百分之九,成都地区二OO九年的年缴费额,也就是一千四百多元,平摊到每个月只有一百多元。  

“医疗保险”投保十个月以上即可生效,便可用“医保卡”就诊购药,但有一个前提,即初次投保前,必须要在指定医院进行全面体检,以证明投保人是以健康的身体进行投保的。  

因此,正在生病的人,不能立即投保,须等到病情痊愈后,才能初次投保。  

如果身怀重病,侥幸通过体检,得以投保 ,一旦事后发现,则以“骗保”(即诈骗社保基金)论处,轻则追究行政责任,重则追究刑事责任,一不小心就判刑坐牢。  

看着宣传资料,听着详尽的讲解,熊伟心里“咯噔”了一下:完了,像自己现在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拿到“医保卡”,明明得了“癌症”,才起心来投保,不是“骗保”又是什么,只可惜自己不是这种人,更可惜的是想“骗”也“骗”不到!  

死,并不可怕;等死,才可怕。  

病,也不可怕;没法治,才真正可怕。  

对于熊伟来说,除了这两样,还有另外一样可怕的东西。  

从去“华西医大附属医院”看病以来,挂号 、检查、化验、取药,加上一个来月的各种必要的生活开支,他所有的积蓄三千多元,如今只剩下一小半了。  

失去了劳动能力,没有了收入来源,等不到疾病的彻底爆发,自己就已经饿死了!  

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必须立即找到一种 ,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免死、去病、延长生命,更主要是解决基本生活。  

熊伟想到了,找“民政局”办“低保”,吃救济这一迫不得已的办法。  

打听了一下有关情况,马上就放弃了这一打算。  

原因有二。  

首先,“低保”的金额,少得可怜,不同年龄和情况的救助对象,领取的数额还不同 ,最少的只有一百多块,最多的也只有三百左右。  

现在的物价水平,租一间市区的住宅,要几百上千元;租一间郊区的农房,每月都要一百多;吃一顿快餐,要十来块钱;吃一碗素面,至少也不低于五块。  

“低保”真的是保得太低了,这一点钱,顿顿熬粥喝稀饭,都要精打细算,多掺水、少放米,才能挨到月底,还不能有其他的用度。  

其实,钱少还在其次的,最主要的,还是像“医保卡”一样,根本没法办理!  

按正常的程序,申请“低保”:先由个人向户口所在地的社区“民政所”,提交“书面申请”和居委会出具的“收入证明”;再由“民政所”向基层群众走访、调查、核实,“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确认无误后,才上报“区民政局”,等每个季度材料汇总后 ,统一审核,统一办理,统一发放“低保卡”及相关守则。  

而熊伟,自从卖掉了“公房折子”以后,就几乎变成了“黑人黑户”,与基层政府管理部门失去了必要的联系。  

因为原本属于他的公房,被别人“冒名顶替” 拆迁赔偿后,就完全变成了别人名下的私房,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了,而他为了不致于影响“买家”的拆迁赔偿等一系列的进程,便没有去办户口迁移等相关手续 。  

如今,除了一张快要过期的二代身份证,可以勉强证明他与这个城市还有一点关系外,再找不到其他什么对他有用的证明文件和档案材料了。  

即便是身份证上地址的街道门牌号,早就因为旧城改造而不复存在了。  

如同那条,有着无数美丽传说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柳荫街”一样,被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无情的抛弃和抹杀了,彻底的在这个城市、这个国家、这个地球上消失,只能活在历史以及少数怀旧之人的记忆之中。  

熊伟,这个自我放逐的“都市边缘人”,没有实在的户口所在地,没有所属的居委会 ,也就没有办理“**”的资格和渠道。  

从来都无怨无尤、无惧无悔的熊伟,突然之间,感到了一种悲哀,一种被社会遗弃的悲哀,一种无力更无助的悲哀。  

悲哀过后,他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他想起了父亲对他的教诲:坚持到底,绝不轻言放弃!  

他想起了伟大领袖毛主席说过:人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  

他想起了《国际歌》里所唱到的:从来都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和皇帝,一切全都要靠我们自己!!!  

是啊,悲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也还每到放弃的时候,要想活下去,靠的不是什么奇迹的降临,而是自己顽强的努力。  

只是,一时之间,还想不到具体的方法和所要努力的方向。  

不过,也不用太着急。  

天无绝人之路。  

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这么一想,熊伟心里又宽慰了不少,于是开始对剩下的钱精打细算,希望能坚持到想出解决方法之时。  

一天,熊伟半躺在床上,看电视,无意中调到《四川卫视》的一档“法制栏目”,正在报道成都近郊一所监狱的“对外开放日”的节目。  

由于他租住的农房没有“有线电视”的接入插孔,他的二手电视全靠原配的“羊角天线”接收信号,所以收视效果很差,不是有图像没声音,就是有声音一团花。  

此时的电视节目,正处于图像清晰的“哑剧”阶段,他试着调整转动了天线一周,最好的效果只能这样了,只好将就着看下去 。  

屏幕中,一位身着“一杠两星”制服的漂亮女警官,头戴无线麦克风,一边带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观,一边进行着热情的讲解。  

在想象中,熊伟的耳边仿佛出现了,一个甜美且具有磁性的女声的画外音——  

“欢迎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莅临我狱,指导工作!”  

(画面出现监狱的全景)  

“青山环抱,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位于蓉城近郊的龙泉山脉腹地的CX监狱,环境优美,设施齐备,堪比三星级宾馆,尤胜4A级风景区。”  

(画面切换到生产车间)  

“劳动生产,次序井然,机器轰鸣,热火朝天。5S的管理模式,在确保质量、提供效率的同时,不仅培养了服刑人员的就业技能,更用关注劳动的感受,来树立他们对劳动的热爱,因此我们在生产车间,配有中央空调和轻快的背景音乐。除此之外,劳有所得、多劳多得,服刑人员通过计件生产,可以获得相应报酬,足以解决自己必要的日常生活开支。”  

(画面切换到生活区域)  

“标准配备,外观统一,定置管理,规范整齐。我们每个监舍,都配有一台液晶电视 ,还配有高低床、贮物柜、置物架、洗漱台、卫生间等设施设备,并二十四小时提供热水;每名服刑人员除春夏秋冬四套囚服外,毛巾、脸盆、口杯、饭碗等生活物资一应俱全,更有图书室、棋牌间、篮球场、乒乓台等文化娱乐项目。”  

(画面切换到监狱医院)  

“治病救人,防微杜渐,关注弱势,关爱病残。监狱,既是一所特殊的学校,也是一所特殊的医院,在教导服刑人员重新做人的同时,也要医治他们病变的心理和身体 。我们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别关注那些因病返贫、因病犯罪的服刑人员,对其身心进行救治,让他们重拾生活的希望。 ”  

(画面切换到监狱食堂)  

“一荤一素,一粥一饭,心怀感恩,饮水思源。要熟,要热,要干净,要卫生,要营养,要科学,一日三餐,早上稀饭馒头,中午和晚上荤素搭配,总体定时定量供应 ,个体在不浪费的前提下不限量;吃饱,是日常的原则;吃好,是过年与大节。”  

(画面定格在女警的小脸上)  

“再次欢迎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今后多多光临和指导!更欢迎广大服刑人员来我狱投身改造!”  

节目戛然而止。  

熊伟灵光一闪!  

他突然想起,多年以前,自己被误抓进看守所,却意外的“免费”动力“阑尾切除手术” 。  

他突然想起,房东大嫂那个刚刚新满释放 、回归社会、与亲人团聚的弟弟。  

他突然想起,房东弟弟跟他吹牛,说是,如今的劳改队是如何如何的好过,他在里边还治好了自己的“结核病”,吃的是日本人捐赠的进口药。  

对于这一切,彼时,熊伟只是出于礼貌,耐着性子听对方讲“神话”,并没有放在心上,更不怎么相信。  

然而,此时此刻,如头棒喝,如醍醐灌顶 ,如参禅顿悟,让他一下子就相信了,而且全都相信了!  

因为,只有相信这一切是真的,才能给自己的“新生”的希望,确立一个“支点”!!  

因为,只有相信这一切是真的,才能从中找到改变困境以及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  

于是,他暗暗在盘算:

如果这一切是真的,那么自己就可以……

相关文章

  • 悲秋之怅

    回顾了上节课的晨读内容《月夜忆舍弟》之后,开启了今天的彩虹花晨读课程。 时老师还给我们播放了《国家》...

  • 赞美>诅咒?

    这是我儿子徐松子一个月前做的实验。同样两个鲜苹果一个上面写满诅咒,一个上面写满赞美,一个月后,两个苹果发生了令人吃...

  • 秘密摘要

    赞美与祝福能化解一切的负面性,所以去赞美、祝福你的仇敌吧。如果对你的仇敌下诅咒,这个诅咒将会回过头来伤害你,如果用...

  • 《人间词话·上篇》——Vol.05

    040 "隔"与“不隔” 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已。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

  • 【丰盛】之【本】:本源之力、无处不在

    先天之【收纳】、 亦无处不在, 比如,ta人不经意间的赞美, 可来自于神识之背后, 亦是对赞美者与被赞美者、 之双...

  • 夜半乐.丘下悟

    冷风寒秋悲,月下倚人泪。怅!怅!怅! 故人去,红颜逝,子身独醉。昔日伊人貌,常存吾心。 堂上不闻先生教,仅忆当年笑...

  • 猫叔《一年顶十年》精改篇之《为什么要背后夸人》

    赞美别人就是赞美自己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可见每个人都有优点, 当然,你要有发现的眼光。 赞美让人惊喜、让人...

  • 黑暗与光明

    读许地山的散文《暾将出兮东方》,他说:本来,黑暗是不足诅咒,光明是无须赞美的。什么时刻来临赞美什么时刻就好。 诚然...

  • 怅容与

    文丨爱着你的爱_1a5c(签约作者) 飞舞成蝶稍纵逝, 夜月多情梦几回。 良辰虚设怅容与, 为情也怎寄相思? 本文...

  • 南稻地的小妹(二)@007不写就出局 2020-06-2

    天姿W100-G016总040号 这是我参加趁早星球“与潇洒姐写作100天”的作业,Day040…… (接上回)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悲怅三人行之赞美与诅咒》040(长篇小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ssp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