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补遗卷二·二〇】
每过池上,见杨柳向人低折;游山见红墙,必是僧寺:皆眼前事也。真州李秀才濂有句云:“往来恰怪沿堤柳,低舞成行欲拜人。”又曰:“约略招提前面是,淡金塔影浅红墙。”
李濂,秀才。不详。(资料缺)
招题,音zhāo tí,寺院的别称。源自梵文Caturdeśa,意译为四方(catur是四,deśa指场所、地方、 国土等),音译“佳拓斗提奢”,省称“拓提”。但在汉字传写过程中,因形近而误写为“招提”。于是四方僧称招提僧、四方僧之受施物称招提僧物、四方僧之住处称为招提僧坊。北朝魏太武帝于始光元年(424年)造立伽蓝,名之曰招提,国人遂以招提为寺院的别称,此称呼亦传至韩国和日本。南朝·宋·谢灵运《答范光禄书》:“即时经始招提,在所住山南。”《旧唐书·武宗纪》:“寺宇招提,莫知纪极,皆云构藻饰,僭拟宫居。”
(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