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健康&养生格格早起成长营成长励志
静能生慧,静能养心,养心治病

静能生慧,静能养心,养心治病

作者: 畅烽栋 | 来源:发表于2019-01-09 00:13 被阅读1次
心态

1.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所以,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  心。看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

2.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4.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5.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6.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7.与其相信药物,相信检查的数据,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觉,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开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这一切。

8.健康,从调节心性开始。为了你的健康,你学道吧。学道得到的快乐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9.人为什么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其实这就是“虚”的妙用。道家讲,虚则灵。这和谦虚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一样,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0.俗语说“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这个“机”字如果能真正领悟透了,那么你的悟性就算是开了。老师教人,医生治病,其实就是在点拨你的这个“机”,让你“机”打开。这个“机”,有时也叫“关键”。当然,这个“机”起作用是有条件的,就和氢气只有达到一定浓度,遇火才可以燃烧爆炸一样。记住,别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内因。

相关文章

  • 静能生慧,静能养心,养心治病

    1.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所以,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 心。看一个人也是一样...

  • 遗失的美好

    有人说生命在于静止,静能生慧,静能长寿,静能养心。于是他们的生活淡然明朗,没有大起大落。 有人说生命在于折腾,动可...

  • 2018-08-01

    忍能养福 静能养心 学能养心 乐能养寿

  • 气不顺时,学会静心守嘴才能少生麻烦。

    身静养气,气静养心。遇事能忍是大度,遇事能静方为上。静可生明,亦能养心。一个静字,跟随人的一生,却又时常被人忽视。...

  • 活着,就是一场修行,尽善就好

    身静养气,气静养心。遇事能忍是大度,遇事能静方为上。静可生明,亦能养心。一个静字,跟随人的一生,却又时常被人忽视。...

  • 渡人先渡己

    身静养气,气静养心。遇事能忍是大度,遇事能静方为上。静可生明,亦能养心。一个静字,跟随人的一生,却又时常被人忽视。...

  • 静能养心

    今天读了《清净经》,很喜欢里边的这样一句话:“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一个人只有静下来,才有时间静思己过。养心...

  • 静能养心,心静则慧生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太忙的人,心也会盲,像巨浪里的一叶扁舟,辨不清方向。 唯有放慢节奏,静下...

  • 静能养心,心静则慧生

    老子说: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看清自己,需要静心;好的人生,需要静养。 静,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力量。 静能...

  • 静能养心,心静则慧生。静,是一种智慧。人生因静而从容,岁月因静而美好。“静夜沉沉,浮光霭霭”,爱夜的人,舍不得深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静能生慧,静能养心,养心治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swi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