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海湾福地 | 来源:发表于2022-09-18 14:11 被阅读0次

静能养心,心静则慧生。静,是一种智慧。人生因静而从容,岁月因静而美好。“静夜沉沉,浮光霭霭”,爱夜的人,舍不得深夜的那份静谧时光。熬夜伤身,我们很清楚熬夜的坏处,但就是舍不得深夜的那份安静和自由自在。

放下浮躁,心静自安。或许是因为年龄越来越大了的缘故,越发对安静有了更多的兴趣和理解。我们还是一起去看看,古代诗人们是如何描绘“静”的境界吧。

秋日偶成

宋·程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沧浪静吟

宋·苏舜钦

独绕虚亭步石矼,静中情味世无双。

山蝉带响穿疏户,野蔓盘青入破窗。

我们来看看,遁入空门的和尚笔下“静”的境界。《题梵天寺》全诗无一静字,却描绘出别样的孤寂。

题梵天寺

守诠〔宋代〕

落日寒蝉鸣,独归林下寺。

柴扉夜未掩,片月随行履。

惟闻犬吠声,又入青萝去。

傍晚,夕阳西下,秋蝉长鸣。和尚独自行走于山间小路上,他是一个人回到居住的林中寺院。寺庙的山门未掩,省却了“推又敲”的麻烦。此时,整个意境十分幽僻,清冷。而诗僧的心境如何呢?“片月随行履”,一弯明月伴随着诗僧的脚步,照亮了前方的路。“惟闻犬吠声,又入青萝去”,万籁俱寂,只听见犬吠的声音划破夜空,诗僧又穿入了松林中云。

大文豪苏东坡对《题梵天寺》一诗十分赞誉,随即和诗一首:

苏轼的和韵诗

梵天寺见僧守诠小诗清婉可爱次韵

苏轼 〔宋代〕

但闻烟外钟,不见烟中寺。

幽人行未已,草露湿芒屦。

惟应山头月,夜夜照来去。

有人说苏轼的这首和唱,还真得比不过和尚原诗,谁高谁低大家自有道理。

熙熙攘攘,人世喧嚣,放下浮躁,心静 我自安然…求什么呢?还是“无忧无虑无所求”的好。

相关文章

  • 静!静!!静!!!

    5分钟冥想练习第3天。 昨天的练习相当不错,没有一次走神。 今天则不然。兴许是刚刚接到建忠同学的电话,交流了文玲对...

  • 静 静

    2017.8.20 图文/青青天使 紧张时静静,你会拥有一份从容和镇定 愤怒时静静,你更会和风细雨地化解矛盾 疲惫...

  • 静…静…

    好久没有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心情了!喜欢静静这两个字........ 我们家迎来了两个乖乖!泰国猫和布偶猫,两...

  • 静 静

    干燥的冬天 心里多了几分浮躁 不知想要做什么 因为想做的事情好多好多 三分的热度强悍不过内心的躁动 结果还是想法败...

  • 静一静

    让我们从一数到十二, 然后大家静一静。 让我们试一试,在地球上 住口不讲任何语言, 安静一秒钟, 让我们停止动手。...

  • 静一静

    最近因为工作原因,特别烦躁不安;今日带儿子去上早教课,一不小心吹感冒,发烧了,头痛欲裂。什么事情都不想做,作业也没...

  • 静一静

    静一静。 佛堂小坐。

  • 静一静

    人啊,总得追求点什么,也总得找点空隙静一静,沉淀一下……

  • 静一静

    有句话说得对 你的日子是你之前选择的结果 想要满意结果 那就需要你全身心的去寻找 日子总是让人觉得矛盾 想要的生活...

  • 静一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ry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