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笔前,有问一个尊敬的师长:老师二字的由来。思来想去,莫非是古时所称“先生”故而有了“老师”之“老”?打趣即可。说来,无缘由地,笔者最喜欢的教师称谓当是先生了。很多事情若非与埋藏的本性有关,又怎会毫无缘由,恰恰又因此,“喜欢”二字时时会带给我们亲近感。
现在想来,笔者又一次称毫无缘由的当是——儿时以来,延续至今的对于先生的敬爱。至于大学,在彷徨的选择灭绝后,内心的向往便清晰起来,我想要成为一名教师。
教,“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礼记》),又曰:身体力行是教,以身作则是教,正身明法是教,上行下效是教。师,着重在学问表率之意。故而,教师二字的分量可想而知。大学一整年,老师们各显神通。
有俏皮如文学院丹丹老师,幽默负责如称“大叔”的田老师,有生动亲近如姚老师,时空横纵任来去如木东老师,开明亲切口语令人艳羡如李老师……晓古通今,却不失活泼,面对我们,仿佛融入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年轻。乃至于现在要被从自己身旁剥离开,心中不免感伤。也许正如老师所言:教师就像摆渡人,渡过一批又一批的过客,所以自己不曾记得他们。但是,对于每个渡过那个危机四伏,陌生幽僻的世界的所谓的过客而言,摆渡人——是我们的依赖,这依赖之中有尊敬,有喜爱,有信赖。
很不想结束上面的文字,但是,残酷总不会一直躲藏着。
也许是看惯了美好的感情,眼睛里便容不下在这么一片“净土”里的黑沙子了。可能,见多不怪,但是见证过抵抗流毒的师长的坚定,察觉到艰辛的父母代替我们承担的世俗压力,而后,看见被社会揉的粉碎的石块,磨平棱角之后被毒雨肆虐,化作的一粒黑沙子,笔者会情绪化,会不服气,会不安心。现实可能就是这般无情,肆意的侵犯着我们心中的高塔,试问还有何处,能让人有人之为人的干净?
前两日,不,包括今日,笔者依然在不理性的状态。有时候,有些人,拿着“黑”炫耀的时候,我想我也没有必要再去坚持那勉强的、藕断丝连的尊重了。但是,尊重“教师”二字,且听指挥守规矩,然则其实为何,人心自晓。
深知教与师二字的分量,身负未来世界之样貌的重量,作为青年,仍望身处最后的“纯净”之地的青年,我们希望辜负“教师”二字的某些行为革除弊病,改旧换颜。
可能,这希望也不过梦幻泡影罢了。
借此机写给笔者“喜爱”之先生祝福:摆渡之情,似一枝冷梅,孤寒却温暖,芳香满山谷。先生们,教师节快乐。
笔者画余
农历丁酉年七月廿十
孔元二五六八年九月十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