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的阳光很淡,薄薄的一层涂在水泥地面上,给地面染了些许明亮。高高低低的楼房,立在浅黄的光晕里,朝着光的那些外立面颜色更新鲜了几分。背光的那一面东墙从上到下开了许多扇光窗,是对面楼的西侧窗玻璃反射的阳光。傍晚的时候,阳光移动得很快,光窗从低到高,逐渐消失。
一直都喜欢午后的阳光,每天都可见,每天都看不够。以前的家,西墙有窗户,冬天和春天秋天,无数次地看太阳落到山后头,太阳红彤彤的,不是很耀眼了。夏天的时候不行,太阳落得晚,在天空中也要走很远,落日被一群高楼挡住。
现在很难在屋子里看落日了。但是下午时分金红的日光也让人欢喜。这时候,哪里还都是光秃秃的,树木也还是铅灰色铁褐色的枝丫,除了苍苍的松树。不过,有了阳光,一切暗淡和没精打采便神奇地消失了。寒冷里似乎也涌动着温暖。不禁想起了夏天的样子,绿绒绒的草坪,无数的蒲公英花,树木繁茂的枝叶,在金色的红色的明亮的阳光里,有无尽的活力。很想去户外走走,其实那时候外面很热,北方人是不耐热的。即使有风也觉得热是难熬的。夏天的午后阳光,隔了窗户看着才正好。
看天气预报,大概今天之后,温度持续会增高几度。白天在零上了,晚下也只有零下几度了。沉厚的冬衣可以慢慢准备换了。读到一篇文章,介绍《诗经》里的植物,配了不少图片。有一种野豌豆,说是诗里的薇。春末夏天,单位院子里,见过不少次野豌豆呢,记得小时候叫它们大米花,山林田野里到处都是。如今在城里很难见了,除非有一处荒地,被搁在那里,没人管,时间长了,被野草野花彻底占领,有可能会长出爬藤的大米花、牵牛花什么的。也要靠运气,看什么植物的种子能被大风刮来,或者被蜜蜂蝴蝶偶尔带过来。上班的路上路过一个靠近西山城市边缘的小区,小区盖好没几年,大门外面一大块空地撂荒在哪里。很快的,那里成了百草园,有无数的小黄花灿烂地开着,秋天的下午,明亮而温暖的阳光里,可以看到数以千计的蜻蜓贴着百草园飞来飞去。去年,终于有单位和人去处理撂荒地一带的绿化了。不出所料,百草园被围栏圈了起来,里面的地都被翻了一遍,不知道会种些什么。但是不管种什么,秋光多么明媚,都不会有那么多的蝴蝶蜻蜓来拜访了。其实我心里更喜欢那个野生野长的百草园。
最近在光明日报的一个公号上看了许多的照片,都是人们随手拍的美景,自然界的植物、动物,还有人的活动。叠加上《诗经》植物的照片,让人更有了发现并记录身边美好的动力。春天来了的时候,也准备花一点点时间,打量一下周围的那些植物,认识它们,拍一个生长中的美好瞬间,让简单的美好包裹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