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里,作者河合隼雄强调教育包含教导和培育两个侧面,其中培育和成长尤为重要,主张家长不要过度教导孩子,只要默默地守护,耐心地等待,孩子就会自然成长。
错误的一元性价值观
在中国,和日本存在一样的情况,都感染了同一种价值观,那就是“成绩好的孩子厉害”。家长只把孩子的分数和排名作为评价的对象。分数稍微高一点,或者排名稍微靠前一点,就是“好孩子”。教师即使没有家长那么赤裸裸,差不多也是这样。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呢?是因为大家普遍认为毕业于“好的大学”、在“好的地方”就业就会得到幸福。这种情况严重地剥夺了孩子的幸福。父母嘴里说着希望孩子幸福,实际上却满不在乎地亲手破坏它。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同谋犯。
还有一种单一的价值观,那就是“听话”的就是好孩子。只要孩子完全按照家长或教师等长辈的指示去做,就会一直被当做“好孩子”的模范。这样的“好孩子”进入大学后,无法做出“自主判断”,学业和人际关系都会受挫,可以说是一元性价值观的牺牲品。
在学校靠“分数”,在社会上靠“金钱”,用这些数字整齐划一地进行排名,会导致拥有丰富可能性的孩子们,在大人们一元性价值观的祸害之下,逐渐被伤害下去。
不要忽视孩子
自我成长的力量
一直以来,谈到“教育”,人们往往都是从教育方的观点来发言,把重点放在怎样教导上,而忽略了受教育方潜在的自我“成长”的力量。
我们大人过分热衷于给孩子输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说不定会破坏每个孩子所拥有的个性。而这两者之间却有着出乎意料的关系。说得极端一点,可以说个性越强的孩子,就越难以接受输入已有知识的“教导”。
河合隼雄说,他在心理临床上,经常会接触到从一般的“教导”系统中脱离出来的孩子,一开始,也尝试教导这样的孩子一些“应该做的事”,但在不断失败的过程中,发现从根本上来说,与其急于“教导”,反而是等待孩子“成长”要有效得多。这个现象促使我们更多地认识到“成长”的重要性。
不要破坏个性
作者特别强调不要破坏人的个性。
比如,他说,过分热心于输入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知识,可能会破坏孩子的个性。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取得社会的优越地位,就忍不住会用填鸭的方式硬塞给孩子知识。这种“破坏自然”的培养方式,是扭曲的,是违背自然规律的。我们应该再次回到教育的原点,让孩子体验自己“成长”的好处。
作者告诫我们,要尊重个性,必须等待个人所拥有的可能性逐渐显现出来。而试图使孩子有效地吸收更多的知识,反而会破坏个性。
从不要破坏个性的角度来看,在为了让评价更为“客观”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之下,人们制定了带有“标准答案”的试题,并早早地针对这种题目进行训练,有着导致丧失个性的危险。
反观学生的学习,到处都是“标准答案”,从一年级起就开始训练学生找出“正确”答案,很容易妨碍学生个性的发展。特别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更要警惕“标准答案”带来的破坏。不要完全迎合考试,不要完全追求“正确答案”,要鼓励学生有多元的理解。因为当存在“标准答案”的时候,教师只用正误来判断孩子的回答,就会漏掉非常重要的东西。而在“错误”的回答中,往往隐藏着价值和趣味
带着关心守护
“带着关心守护”,就是带着关心观察孩子,守护孩子,不要轻易“出手”干涉或进行“教导”。比起大人一般所认为的,孩子拥有更为强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不出手地守护孩子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令人赞叹的情况。
在这个部分,作者特别提到了教师面对学生,不要左一句“不许这样”,右一句“请那样做”。虽然在心中担心“这孩子这样行不行”“虽然吵架了,还是先让孩子自己处理吧”,仍然能安静地在一旁守护,也许才可以成为理想的教师。
实际情况是,有的学校有的班级,下课了是不允许孩子自由活动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一旦把孩子放出去,就容易发生危险。一旦发生事故,家长不理智,老师处理起来很麻烦。在这个问题上,社会也不要一味指责学校和老师,因为这和家长的态度密切相关。如果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因为游戏受了伤没什么,冷静地等待老师处理,理智地看待“危险”,甚至把“事故”看做是孩子成长中必然的经历,那么就简单了。
作为家长,要认识到对“危险的容许度”越高,孩子越是不会发生事故。相反,如果家长和教师对一切都连声叫停、连呼危险,孩子反而会经常出事。因为大人这种不安的态度刺激到孩子,反而增强了不安定程度,从而使事故增多。
温暖而长远的目光
用“长远的眼光”观察孩子,就是不要立即下结论,而是稍微等待一段时间。“长远的眼光”,有时甚至是一整年的长远眼光。有的孩子变化快,有的孩子变化慢,绝不可以操之过急。
作者在培育孩子的时候,常常联想起“植物”。他说,只要有太阳的热量和土壤,植物就会缓慢成长。把孩子当做“机械”加以控制,就会出现不能从心所愿的情形,并感到厌恶。如果拥有愉快地观察植物生长的态度,工作的乐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