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很多适婚年龄的朋友,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依然单身奔赴在各种场合里。有时候还被人们贴上“大龄剩女、大龄剩男”的标签,他们也很无奈,不是不想结婚,实在没有合适的对象。
“✘✘,我准备结婚了,婚期定在本月12日”小L在电话里如是跟我说。接到这样的电话我很高兴,不由得说了一句:终于结婚了。回看小L的感情经历,也是一路坎坷。
中学时代的小L就是一留着短发的假小子,穿休闲运动装,穿运动鞋,基本没什么女生的装扮。整天混迹在男生圈里,成绩不好但人不坏。知道上学不易,也努力听讲上课却学不会,所以心情常常烦闷。经常一个人请假或者是偷跑出校园在小城里溜达。中学三年,她的大部分时间就在溜达与发呆中度过了。尽管谈学习的时间不多,但她也没有沾染上坏的行为习惯。那些年,她学业糟糕,没有谈恋爱,没有成绩。
熬过了中学,她进了一所专科院校,学了和工程相关的专业。后来我们联系不多,只是当和朋友聊天谈起她时,会不由地多想片刻:她现在还是假小子吗?她会谈一个什么样的男朋友啊?后来遇见是在大学毕业后。
那时的她早已留起了长发,穿起了长裙,说话似乎也温柔了很多。我们在一起简单地聊天,聊着聊着话题就转移到了谈恋爱这事。她说:“我如今还是单身,大学时学校太差,男生都是颓废不上进的人。离开学校后家里也安排了很多相亲,那些男生也都不怎么样。一见面交谈都是满脑子结婚”她遇到的情况是大多数适婚年龄的朋友都经历过的:无奈去相亲,但又幻想得到爱情,不甘心自己这辈子没谈过爱就步入婚姻,想得到像文艺作品中描述的那种纯纯的爱。大学毕业后的她出现在各种各样的相亲场合里,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家人不停地劝她“差不多就行了,男女两个人在一起能和睦相处,安生过日子就行。别挑三拣四了,咱自己也不是公主还幻想遇到王子啊”她想辩驳,但却是沉默。
一个在外面接受过知识的她懂得婚姻里的双方,三观相合最重要,有共同语言最重要。她自己有学历会工作能挣钱,不需要在一段无爱的婚姻里随便找个男人搭伙过日子。她想把自己的这些话说给她的父母,但是长期待在乡村里吵了几十年架仍然在一起的父母根本理解不了她的想法,相反他们觉得她太挑,上学之后人变傻了,不接地气。就这样,她继续相亲。
有一天,一个偶然的机缘,她相亲成功了。所谓成功,也只是见面时这个男孩不谈结婚,谈的是两个人都感兴趣的一些话题,希望先互相了解谈一段恋爱,合适了再结婚。可能就是第一次见面时男孩子的这些话说到了她的心里,她同意了和这个男孩交往。后来,我听她说过男孩的一些情况,物质生活不富裕,家庭条件不好,年龄甚至还有些大。但是抛却这些外在的物质看的话,男孩是她满意的对象,因为相处过程中他尊重她,关心她,能够满足她对爱情的很多期许。
今天,她终于要结婚了,对象就是那个男孩。相亲的路上经历了很多波折,还好最后嫁给了自己可心的对象。静下来想时,会觉得她做得挺对的。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里,很多人把感情践踏得一文不值,觉得金钱是能够抓得住的一切,婚姻无非是两个人在一起合伙过日子。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都无奈地陷入了无爱的婚姻,由一个原本一个人开心上班挣钱的自由女性变成了牢骚满腹的怨妇。与其如此地折磨自己,为什么不去坚守一些东西呢?像小L一样,在相亲路上宁缺毋滥,即使是在29岁这一年才要结婚,那又何妨?毕竟是找来了自认为有共同语言的另一半。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愿每个人都能不急不躁,能够嫁给爱情,被社会温柔相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