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圈简友广场想法
不想让你的第一份工作惨淡收场,职场新人都需要了解这三点

不想让你的第一份工作惨淡收场,职场新人都需要了解这三点

作者: 小夭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6-29 21:33 被阅读46次

“我刚上班,什么都不懂,怎么办?”

“到这公司有半年了,天天都在打杂,领导是不是不认可我?”

“目前的岗位不适合我,也没遇到自己喜欢的岗位,是继续呆着还是选择跳槽呢?”

不知道刚刚走入职场的小伙伴们是不是都有类似的困惑,对于我而言,这些问题就是当年作为一个职场新人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二十年前的我,还是个被家人宠坏了的孩子,单纯的像片白纸,一直以来习惯了校园的生活和父母的庇护,眼看着就要面对茫然无知的未来,整个人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要说到这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根本不是我自己找的,一来那个时候招聘渠道没有现在这么多,网络都还不是那么发达,想通过校园招聘会能找到工作的机会几乎为零。二来我这种只要和陌生人讲话就会红脸的人根本没有信心敢去参加校园招聘会。

所以,为了不让女儿受委屈,这工作直接让老妈给包办了,要不怎么说“世界只有妈妈好呢?”

当年正是网络发展的起步阶段,各式各样的电脑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占据各大商圈写字楼,通过老妈一位熟人的引荐,我“颇为顺利”地进入到一家电脑公司工作。

在这家公司我总共呆了不到三年的时间,算得上是我二十年职业生涯里混得最为惨淡的时光,按说这种惨痛经历不值得分享,但是往往就是这样的经历才会让人记忆深刻,也会时刻带给人警醒和反思,只有痛定思痛后的清醒才来换回对自己职业发展最中肯的评估。

我想如果没有这三年的经历,我不可能会在后来的两家世界五百强公司里走得如此云淡风轻,当然我更希望的是将这人生第一份工作的酸甜苦辣讲述出来,或许能为即将或者已经走上职场的小伙伴们带来些许启示。

总体来说,我的第一份工作经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享:

01职场是一个最讲究“面子”的地方。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在应试教育的时代,学生的职责就是学习,寒窗苦读解决的是如何靠高分在数万人竞赛的跑道上争得一席之地,不管是“985”还是“211”,那都是金字塔尖上的人,尤其是在职场面试时,敲门砖的含金量也决定了你的职场起步高低。

所以,大多数像我这样资质平平的人,实在没有办法挺起腰杆说自己有多大能耐,因为一纸文凭就已经将你和高端人才拉清了界线。

当年的我虽然幸运地拿到了“知名”大学的PASS,但却是个专科文凭,抱着低人一等的心态,即使是有熟人的介绍,在第一次见到公司老板时,我还是忐忑不安,浑身不自在。

最要命的是,我几乎没有职业装,至今我还记得那天穿着蓝色T恤和牛仔裤,外蹬一脚休闲鞋的样子。当时老板看着我,笑了笑,就问了我一句:“哇,你大学毕业了吗?怎么看着像个初中生?”

听到这句话,也不知道对方是夸奖我还是嘲笑,总之是尴尬到无语。也许正是这次的见面,导致了老板在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如何安排我的工作。

因为我的第一印象就给领导留下了无法担当重任的感觉,对方只是碍于情面才接收了我这么一个“傻白甜”,他从内心里觉得这个“关系户”反正是做不了啥事,就弄点杂事干干好了。

那么对于每一个走入职场的新人,第一印象也就是“面子工程”,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服装是第一要素。

你与人初次相识时,由于双方之间相互并不熟悉,对方往往会凭着服装来判断你的经历和实力,虽然你只是个穷学生,但是整洁得体还是需要的,这也是对人的基础尊重。像我那样穿着休闲装去面见老大的事情,能避免就尽量避免吧,除非你是董事长的女儿。

那么,大家可能会问,怎么穿才是合适的呢?太老套的服装,会让对方觉得你性格比较古板,而过于新潮的服装,又会让对方觉得你这个人很轻率。

其实,这也要看所处的环境,如果你进入到一家大单位,通常都会由公司直接提供员工的职业装,这样也没有什么选择,你就老实地穿着就行了,别穿着一套职业装,脚踩一双拖鞋或者顶着一头杀马特的造型。

如果没有这么好的待遇,那就看你的公司要求,每家企业的工作性质不同,对于服装会有不同的标准,但是对于大多数职场人,服装的风格要适应当前的社交场合,最值得你穿着的依然是属于性价比较高的商务着装。

我这二十年来,似乎上班时间都是职业装或者商务装,对于女性来说,确实很亏,不过反过来一想,少花了很多冤枉钱去买漂亮衣服,到底是亏是赚还不好说。

其次,言谈举止就是加分项。

想要好的个人形象,言谈举止应该亲切平和,要有开朗热情的心态,放松心情,保持自己原有的个性和气质。

幽默在这个时候就能发挥很大的作用,都是它是说话的最佳艺术,这话一点不错。

如果遇到尴尬或冷场的时候,在谈话过程中,可以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幽默轻松,这样能使整个谈话的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活跃。

如果谈话中出现了分歧,幽默的语气同时可以成为社交过程的润滑剂,来缓冲谈话中的分歧并且消除窘境。

当然,你还可以在平时背诵一些幽默故事桥段,然后在谈话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加以引用,这样可以提升自己的幽默感。

在第一家公司时,我就是个完全没有任何言谈资本的人,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哪里能讲得出幽默的段子,对于我这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个性也难怪得不到重要了。

不过,在我入职第二家公司时,我就刻意做了些练习准备,当时在现场就不自觉地丢出了几句幽默段子,具体情节记不太清楚了。

当时好像是面试人看着我的履历,觉得我的学历没有其他几位高,就问我有没有信心把工作做好?

我的回答是:“一流的人才都出国了,二流的人才在留在国内,我这三流的人才虽然不如他们,但是三个臭皮匠也能顶一个诸葛亮吗?”

听完这番话,面试的领导真的笑了,和第一家公司的老板一样,但是这次的笑却将我直接送入了一家世界五百强。所以,真的不能小觑说话的本事。

最后,别忽视了性别魅力。

都说这“异性相吸”,用在职场里也绝对是一个真理。

作为男士应该宽容大度,表现出自己的阳刚之气,不应表现出嫉妒和狭隘的心理,更不要表现得优柔寡断、扭扭捏捏。

女士应该尽量表现出温柔仁爱、谦恭热情的特点,这样还可以吸引男性的注意力,更加容易获得领导或者客户的认同,有利于社交的成功。

无论哪种性别,脸上始终挂微笑的人必然是最受欢迎的人,用微笑对人,这样可以使谈话的对象感觉心情放松愉悦,也可以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

刚上班那会儿,我就是个不会笑的人,整天一副苦瓜脸的样子谁看着都难受,后来公司来了几个同龄人,人家那爽朗的性格瞬间就影响到了公司里的每一个人,大家似乎都愿意和这几个年轻的女孩子交谈,就连我也受到了影响,慢慢地开始放下了那种防御状态。

02学会“打杂”,是职场新人的必修课。

“小王,快去帮我拿一下快递”

“小张,这个月的办公用品需求你负责统计一下”

“小刘,明天的报告你打印十套,下午送到办公室来”

我们很多刚入职场的新人,都会被要求做一些看似与本职无关的事情,比如帮同事取快递、填部门的各类表格、贴发票报销、打印复印、采购物资等等,这些事就会被我们称之为“打杂”。

这些事请,你可以对比着入司时的岗位职责上逐条查找,估计也没有哪一条是能找到的。于是,比起刚入司时的那股豪情万丈,打杂让你顿感失落,心想着:“我辛辛苦苦读完大学,就是来这里贴发票的吗?”

刚到那家公司时,因为我是学财务的,就让我先做些货品管理类的工作,同时也兼做前台的事。我的工作没什么技术含量,把账记清楚,有客户来了做好接待,然后帮忙打印送材料啥的。刚开始上班觉着很新鲜,我还挺积极,但慢慢地人就疲沓下来。

我这样出生在教师家庭的女生,骨子里充满了一股子书生的酸味,对于那种社会上的人际应酬总是退避三舍,自已不在行,还很看不惯单位里那个特别会找各种机会与客户攀谈的女同事,我总觉得那些都是媚讪和俗气的事。

一次,有位重要的客户要到公司来,老板便叮嘱我中午要做好接待工作,他会尽快赶回来。可我中午有午睡的习惯,居然鬼使神差地睡过了头,等我醒来时,发现客户已经走了。那天,老板非常生气,但碍于熟人的面子,没有当众批评我。

后来我从其他同事们那里得知,老板对他们抱怨过,“刚来的大学生怎么做事这么不踏实?还不如那些中专生”。这大概说的就是我,既然在老板的眼里已经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想必以后也难有发展了,居然这样看我,我好歹也是堂堂科班毕业的名牌大学生啊!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的心态始终无法平衡,呆了快一年,没学到任何经验,更没有得到任何提升,第一次职业生涯就这么草草地终结了。

然而,在我眼里最看不起的那个女同事,后来据说是从一名业务人员升任了市场部的经理,一年之内便在本市中心地段买了套房。

听到这个消息,我这个工作后还要靠父母资助的月光族简直是傻懵了!

回想一下,当初那位女同事正是利用了我最看不起的,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事,和每一个能够接触的客户尽力去沟通,去交流产品,去做好服务,因此,她积累下的客户资源为她后续的发展做好了全面的铺垫。

所以不要天真地以为,自己是大学毕业的,就是天之骄子,对你认为的小事情不屑一顾。往往那些小事,就是你逆袭职场的资本。

对于职场新人来说,短期内分担一些杂事,是正常且合理的。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通过“打杂”来熟悉业务流程、融入团队也是很有必要的。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财务专业的硕士应届生,毕业实习去了一家单位。去到这家公司时,HR把他领进了财务部,交给了财务负责人。财务老大当天有事出差,就交给财务经理。财务经理觉得实习生,随便混混就可以了,所以就安排了他坐在位置上看资料。

看了一天的资料,第二天接着看资料。反正就是没有活干,看了一周的资料后,依旧没人给他活干。于是,他趁同事有空的时候,请教一些公司的数据,借用同事的电脑查资料。

两个月的实习结束了,他回学校之前完成了一份10多页的报告。觉得和公司有关,所以复印了一份交给财务老大。财务老大看完报告,直接电话给这位实习生,邀请他毕业加入公司。

后来,这个实习生成为了这家公司的财务经理,再后来一直做到这家公司的CEO。

同样是财务专业的我,当年就没有这样的智慧,耗去三年青春,落得个无言的结局。

有时候,我们不要老幻想着干大事,不管多大的事也是从零开始的,也不要觉得公司是压榨自己,不要觉得打杂是没有价值的事,要从最卑微的工作做起,要有坐“冷板凳”的耐心,只有把最简单的工作做好了,才能有承担更多责任的机会。

对于我们很多即将进入职场,或者还正在实习中的大学生们,我们何不借用“打杂”的机会,找到一条不同寻常的通道呢!

如果老板交代给你的事,你总是能在他想到之前就完成,没准,下一个成为“CEO”的人就是你!

如果你只是实习生,一定要把自己当成正式员工

如果你已经是正式员工,那要把自已当作领导

03职场最需要的是自我更新的能力

假如你在森林中看到一名伐木工人,为了锯一棵树已辛苦工作了5个小时,筋疲力竭却进展有限,你当然会建议他:“为什么不暂停几分钟,把锯子可以磨得更锋利?”

对方却回答:“我没空,锯树都来不及,哪有时间磨锯子?”

只会埋头做事,不会抬头看路,这大概是很多职场人都有的通病。在我的第一份工作时间里,我几乎就忘记了还有自我提升这回事。

每天浑浑噩噩,像个无头苍蝇四处乱窜,一会儿做东,一会儿做西,总也找不到自己该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

当我无奈地提出离职后,回到家里的三个月却突然想通了很多事,我发现我急需再度充电,大学里学得一点皮毛走上社会压根不管用,于是报了几个学习班,拿到几个靠谱的资格证。后来我又抽时间在网络上大量地浏览职场信息,也阅读了不少书籍,这期间到是增长了不少见识。

其实这些事情在工作的八小时以外不是不能做的,但我就几乎没有想过,其实工作并没有那么忙碌,只是自己的思想太懒,根本不愿意去想,也不愿意去尝试。

人生最值得的投资就是更新和磨炼自己,因为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你都得靠自己,只有自己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有人说:“不读书的人和文盲一样。”这话一点不错,大家不妨试着养成定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习惯,这也是是拓展思维的最佳方式,我们就可以借此接触到当前或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

磨砺心智的另一种有效方式是写作,通过不断记录自己的想法、经历、深刻见解和学习心得,我们的思路就会跟家明晰、准确和连贯。

可能每次当我遇到挫折的时候,都是通过写作来疏导的,所以潜移默化中让我越来越喜欢文字这东西,以至于到现在,我在职场建立的核心优势并不是工作带来的,反而是自己不断内化学习带来的优势,那就是无法取代的文字功夫。

一提到写报告,很多同事头疼脑热,可对于我确是信手拈来,光在这一点就足以击败很多职场人。

现在也很流行的一个励志名词叫作“终身成长”,是从西方管理者那里得出的概念,其实作为拥有悠悠五千年多年历史的中国,我们的祖辈早就有了关于学习与成长的系统理论。

春秋时期的顶级乐师-师旷,关于学习,他有一句经典名句,“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这句话源自于一段对话。说的是,当晋国的国君晋平公对乐师师旷说:“我很想学习,但今年已经70岁了,怕是迟了!”  师旷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呢?”

晋平公白了他一眼,不满地说:“哪有臣子戏弄他的国君的?”  师旷眼睛看不见,说:“盲臣哪里敢戏弄国君!我是听说,少年时喜欢学习,效果如同早晨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效果好像正午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效果好像蜡烛发出的亮光。在烛光中行走与在昏暗中摸索,哪一个好呢?”

晋平公点头道:“说得好!” 这话用现在的白话来说就是“活到老,学到老。”

所以,就自我更新这件事,多大年龄都不算晚,只要你觉得它是遵从内心的需要。尤其是现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都不可能是守着一项技能就可以维持一辈子职业生涯的人。

当人工智能真正到来的那天,如果你行动迟了、慢了,那结果就是一句“岁月要抛下我,连声再见都不说”的叹息。

著名的经济学家哈马舍尔德说过:“把玩内心兽性的人,早晚会变成真正的野兽;整天弄虚作假的人,终将失去获得真理的权利。如果真的要保持花园清洁,就不能让杂草有立足之地。”

成功永远属于内心向上生长的人,只要你还在努力,人生处处都是风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想让你的第一份工作惨淡收场,职场新人都需要了解这三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dm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