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苏轼《题西林壁》

作者: 魁格 | 来源:发表于2019-06-14 22:43 被阅读5次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再读苏轼《题西林壁》

    读着苏轼的这首诗,大家是否追忆到儿时背诵的情景?摇头晃脑地读着,知道字形不晓其意的背着。总之,提到这首诗,大多都能背来,无论自主还是被动,都深深刻在脑子里。我小时接触它,完全是死记硬背,只知道表面意思,还不懂欣赏诗的美,进入不到深层的意境。

    当时,就觉得一会山陵一会山峰,一会远近一会高低,看不到真实风景,因为自己就在此山中,感觉很无聊。后来学习的诗词多了,渐渐悟到了些东西。

    再读苏轼《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是用景表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只从一点一面,就得不出正确的东西。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人所在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尽不相同。这两句形象地写出了千姿秀丽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一个理字。反观世上事物也是如此。这两句诗有着深层的内涵,启发人们识人处事的一个道理——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理真相,必须跳出局限,生出天眼,来摆脱自身的设限。

    然而,现在再来读这首《题西林壁》,觉得之前的感还是悟 全在表层,特别肤浅,只不过是看到了众生都能感,都能悟的最表层的东西。感知还有更高更深的东西需要挖掘。运用一种方法,姑且称为探索术,进行一番探索考证,对此诗的理解,不过还在物质层面,拔高了说,到达情感层面的门外而已。至于它在精神层面,灵性层面和至高能量核心层面所传达出的讯息,不深究是无法触摸得到。

      透过现象,探寻实物的实质,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的剥开,才能找到最真实的的东西。比如,拿头两句来说,站在情感层角度,得到的是所处的位置不同,得到的感官度就不一样。深入一层,站在精神层面来看,不同的人对同一实物有不同的观念,走进它去了解它,比远远地看,得到的远多的多。从灵性层面来说,对着两句的解读是灵性的修炼气场是时刻波动起伏的,不同时间,不同幻像。最后,从至高层面来解读,万事万物都是能量的外显,不同视角,不同时空,能量可能是进入核心层也可能是流出核心层。感知万事万物时刻吸取能量又释放能量,但在总体上永远是守恒的,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得到能量,必然会失去些东西,释放能量,也同样会得到些东西。

    现实中,众生往往是只有好恶,没有真理真像,就是因为看事物,只看到了最表层的东西,很难深入,也是我们需要修行,需要觉悟的原因,我们也就有了价值。觉悟到最真实的东西,也可以称之为道,我们也就名开天眼,我们缺的也是这双眼睛,需要的也是这双眼睛。是一双破除了政治,经济,文化,传统,道德等有色区别的眼睛,然后如实如是的反观一切事物,把传统,道德,文化颠倒了覆盖的真理真相再颠倒过来再揭开了出来。觉悟之道,纵然不能度化万千,如能开悟一二,也能心之淡然,笑谈人生。

    再读苏轼《题西林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苏轼《题西林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gm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