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文/Mary_66
又是一年清明节,每当此时,更加怀念故去的亲人。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永远都是那个手巧、能干、任劳任怨,而又衣着得体,美丽大方的母亲。
母亲,是出生于大户人家,也许是外公外婆没有重男轻女吧,母亲是念完国高毕业的,大舅是大学毕业。
也许母亲因为读过书后,就有了自己的胆识和想法,在解放前,女儿从小就要缠足的,那是对女人的一种非人的折磨。外婆也曾给母亲缠过足,但都被母亲悄悄地给拿掉了。后来母亲的脚居然长到了38号,身高165公分。
在看母亲年轻时的照片时,就知道母亲是一个大美女,不但有才学还有美貌,又是大户人家的女儿。不知道年轻时是不是曾经有过媒婆踏破家门的情况,这些都未可知。
我所知道的母亲,就是她参加了革命。解放后,她是给当时在哈尔滨任重工业局局长的父亲当秘书,也许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的父母相爱了。可能是母亲钦佩父亲的才学吧,义无反顾地嫁给了我的父亲。
在我的印象里,母亲一直对父亲敬重有加。在父亲被罢官,回到吉林长春定居后,母亲一直相守相随。父亲脾气不好,还爱喝点小酒,动辄就对母亲发脾气。但没有见过母亲还嘴,只是有时独自垂泪。那时,母亲又要上班又要照顾一家子的吃喝拉撒。
母亲很会过日子,精打细算的。虽然家境不是很好,但在六七十年代,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
记得我的同学们都穿过打补丁的衣服,我却没有,因为妈妈工作在百货商店,有时可以买到不要布票的边角料。妈妈又手巧,就会利用这些边角料,给我手工缝制一件衣服。当时的小伙伴儿都很羡慕我,因为我穿着妈妈给缝制的衣服,样式都很新颖。妈妈不但会缝制衣服,还会梳各种发型,每当我们宣传队有演出时,小伙伴儿们都会过来让妈妈给梳头。
而我们兄妹三人的衣服都是妈妈给打理,整洁美观大方,妈妈自己也是,普通的衣服穿在妈妈身上,都会有不同的气质。有这样一位妈妈,也会影响你一生的穿衣审美,这些优势,是不用我长大以后刻意去学习的,因为秉承了妈妈潜移默化的教育。
记得有一次过年前,因为家里经济拮据,没有给我做新衣裳,不懂事的我,吵着闹着要新衣服,最后哭累了,睡着了。等我一觉醒来 ,迷迷糊糊感觉天亮了,坐起身来 ,才发现,是妈妈,在灯下给我一针一线地缝制衣裳,那块小花布,我真的好喜欢。第二天 ,我兴高采烈地穿上了妈妈给赶制的新衣服。妈妈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 ,欣慰地笑了。这件事保留在我的记忆深处,现在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在我13岁那年,父亲离世了。这无疑对家人是极大的打击。随之而来的就是经济上的入不敷出。我的哥哥姐姐也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可想而知 ,妈妈的压力有多大。妈妈又是那么要强的一个人。
曾记得,家里烧的炕不热,母亲就自己动手,把炕扒了,重新改道,重新砌好。家里家外,都是母亲一个人在操劳着。
在父亲走后,也有好多说媒的人,劝母亲改嫁,但母亲都没有答应,因为,她怕委屈了我们,只能选择委屈自己。
妈妈很爱孩子,不仅爱自己的孩子,也爱别人家的孩子。在妈妈退休后(换哥哥接替妈妈的工作),忙碌了一辈子的妈妈也是闲不住的,同时也是为了哥哥能娶上媳妇。于是,在家里办了一个幼儿园。附近的家长就把孩子送到我家,晚上下班后再接回去。
妈妈把这些孩子照顾、教育得很好,还给小朋友们制定了一个小红花计划,如果表现好,就会得到小红花奖励。比如: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学习、帮助其他小朋友等等,都会得到小红花。妈妈甚至把家里舍不得给我吃的好吃的,都给了这些小朋友,为此,我很“愤怒”,也很“嫉妒”这些小朋友,感觉妈妈好像对别人家的孩子比对自己家的孩子还好。
后来,幼儿园不办了,什么原因我记不得了。但勤劳的妈妈照样能找来活计贴补家用。就是给成衣店缝裤角、钉釦子。一批一批的衣服领回家后 ,妈妈就开始忙乎一阵子,我和姐姐在闲暇时也会帮助妈妈一起做。做好了送过去,再领一批回来继续做。那时,妈妈的眼睛已经花了,我就帮妈妈认针,但认好后,妈妈从来不让我打结,说打结不吉利。
16岁那年,我当兵离开了家乡。离开了养育我的故乡和妈妈,从未离开过家的我 ,很难适应。只有在接到妈妈的家书时,心灵上才得到些安慰,感觉妈妈还在身边,呵护着我。妈妈是国高文化水平,而我初中毕业就去当兵了,很惭愧,我的文字表达能力还远不及妈妈,每每读着妈妈充满爱的家书,我的思乡之情才得以缓解,也给紧张的军旅生活增添了一抹色彩。很遗憾的是,妈妈的家书我没有留存。
当兵后每年休探亲假时,回家后,妈妈都会做些我爱吃的,没事时,就会坐在你对面,永远看不够的样子,怎么看自己的孩子都是最好的。
哥哥和姐姐都相继结婚了,本该松口气的妈妈。又开始帮助带大孙子和外孙女儿。
20岁那年回家休探亲假时,姐姐告诉了我一个惊天秘密,我现在的母亲其实是我的养母 ,我的生母还在,并且一直在我的生活中。震惊过后 ,我只有默默地接受。但我对母亲不曾有过一丝一毫的怀疑,她贤惠坚韧、任劳任怨 ,可以说 ,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
某一年回家探亲,豁然间发现,母亲老了,头发已经大多成灰白色,脸上也爬上了细数的皱纹。妈妈的动作也不再敏捷,步伐也不再矫健。
那时,恐惧多过于心疼,望着妈妈满是皱纹的脸,恐惧的却是自己。总有一天,我也会像妈妈这样,皱纹会在脸上刻下岁月的痕迹。
俗话说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儿女们各忙各的事,无暇时时刻刻陪伴母亲。
那一年,母亲找到了一个志趣相投的叔叔,他是一个退休的工程师,早年丧妻,一个人带大了三个子女。当母亲来到他“家”时,惊呼,这也是“家”吗?
对这个家的第一印象就是三个字:“脏、乱、差。”但母亲并没有嫌弃,而是开始动手,整理、清洁、归纳。没有几天,这个“家”焕然一新,终于有了家的样子,叔叔的三个子女也都是懂事孝顺的,喊我的母亲“妈妈”,叫妈妈的次数比我还多还甜,但我却无法开口叫那个叔叔一声“爸爸”。
妈妈和叔叔的日子过得是平淡、快乐、幸福的。两位老人会一起去散步、一起去公园给小鱼捞鱼食,互相读读报纸。那是母亲的一段快乐时光。
当我长大了 ,并结婚生女,作为女人成为了母亲。才知道身为人母的不易。懂得了换位思考,只有这时,我才真正地体会,“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当我带着襁褓中的女儿屎窝挪尿窝时,母亲已经年逾古稀了,我还笑着对母亲埋怨说:“老幺最不好了,等我有了孩子,妈妈也老了,也不能帮我带娃儿了。”母亲笑笑说:“妈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真的是老了。”
叔叔有严重的心脏病,在和妈妈相伴10年后,先我母亲而去。这对于母亲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心里上难以承受。而我又不在母亲身边,只有姐姐不顾姐夫的反对,时常去照顾看望母亲。
一年后母亲查出了肺癌晚期,不能手术,不能做任何治疗,因为发现的太晚了,医生也无能为力了。不愿给儿女添麻烦的母亲,同意到我身边来就医看病。
那是母亲在我身边的最后一段时光 ,我、姐姐和妈妈,我们母女三人, 坐在床上唠家常,聊我小时候淘气 ,种种可爱的行为,聊过去生活中种种苦辣酸甜,那么多的往事,有些记忆犹新,有些全然不知,还有些朦胧中有一点点印象 ,但妈妈说得却如昨日般清晰。虽然是些毫无意义的闲话,但却觉得好温馨、好温暖。
现在想来 ,那就是幸福啊!其实,幸福真的很简单,一句话,一个微笑,一个眼神 。但 ,就是这样简单的幸福也定格成了永远。
齐豫说过一句话, 让我记忆犹新“当你失去父母的时候 ,你的童年都会随之消失”。感同身受啊!
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母亲这一生都在为我们子女操劳,却没有过上几天好日子。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可是这一切母亲都无法享受了。
唯有遗憾、唯有思母之时泪千行。
2019年4月5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