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弗洛伊德的原始驱力理论,试图从“固着”的观点来理解人格(个体心理固着在某个早期发育阶段)。之后,随着自我心理学的发展,性格又被认为是表达特定防御方式的结果(个体应对焦虑的惯常方式)。
这两种观点都是我解释性格类型的基石。
一、经典弗洛伊德驱力理论及其演变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基于生物内驱力学说,它强调本能欲望的核心作用,通过与躯体部位对应的口欲期、肛欲期、生殖器期乃至性器期的发育阶段逐步形成人格特征。
口欲期被修改为通过依赖建立基本信任(或怀疑)的关键阶段;
肛欲期被定义为涉及自主(或因引导不当,而产生羞怯和疑惑)的阶段;
俄狄浦斯期,无为而无不为,就是目的品质,需要整合阴阳冲突。俄狄浦斯期被视作发展基本能力的关键时期(主动对内疚),这一时期的儿童也逐渐产生对所爱客体认同后的愉悦感。
心智化过程类似哲学中的“抽象化”,克莱因称之为抑郁态:既能区分他人的独立存在。
人格发展的三阶段:
相对未分化期(共生——精神病性)
分离——个体化期(边缘性)
俄狄浦斯期(神经症性)
二、自我心理学
观察自我:有点儿像是客体我,是可以观察到的。
体验自我:有点儿像是本体我,不能直接观察,只能间接观察。
原始防御机制:主要以回避和扭曲为特征。
成熟防御机制:更多体验在处境中的适应和调节。
弗洛伊德认为,超我多形成于俄狄浦斯期,通过认同父母的价值观而逐渐形成,但多数当代学者却将它定位于更早的时期,起源于生命指出的好坏之分。
三、客体关系理论
该理论认为,儿童的成长经历:体验性共生阶段(婴儿早期)到“我”与“你”的辨别阶段(2岁左右)在到更复杂的身份认同阶段(3岁以后),这一过程代替了口欲期、肛欲期和俄狄浦斯期等发育阶段。
治疗师可以寻找自童年至成年一直影响者来访者的“内摄客体”,正是那些内部客体,使来访者至今仍然无法释怀,不能与之完成心理上的适当分离。
反移情归为“协调型”和互补型
协调型:指来访者当年对早期客体的情感使治疗师感同身受(共情);
“互补型”意味着治疗师能设身处地的体会早期客体对来访者的感受(但来访者无法感受到治疗师的这种共情)。
四、自体心理学
科胡特提出新的理论构想:涉及自体的发育、扭曲及治疗方法。他强调人堆理想化的普遍需求,也阐述了成人精神病理涵义:若个体在发育早期,缺乏能被理想化的原初客体;或没能逐渐地、无创伤地对原初客体去理想化,成年后心理状态将受到严重影响。
五、当代人际关系理论学派
关系是共同创造的。治疗师的角色不应只是一个客观的“知情者”,而应是一个同伴,与来访者共同探索其心灵奥秘。来访者的人际交往模式将会在这种关系互动中浮出水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