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翻看《世界历史一本通》,在里面无意间看到一个熟悉的人。
这个个人本来是到花园去写生的,却一下子对花的结构产生了兴趣,正在研究花蕊的时候被蜜蜂吸引,追过去后又开始琢磨蜂房的结构,发现太阳新陈又思考起来天体的运行------就这样浪费了一个下午。
这样的一个人,精力无比的不集中。这样的人-----
这个人终将一事无成。
这是当时,站在窗口观察他很久的那个红衣主教阿尔诺,美第奇的评语。
不说当年,即便是今天,这样的人也会被这样评价吧,如果他想做什么,也会有人劝他集中精力吧。如果是孩子,说不定还会被领到心里医生那里,被纠正,被调理,幸运的话以后能集中了一些精力,就被当做医疗成功的案例,也许以后大家说起来的时候会觉得,认识了一个谁谁,聪明无比,就是精力不集中,最后经过治疗,好了许多,如今依然容易不段转换关注目标,但已经好了许多,总算可以找一份工作。
但,当时,显然没有这样的治疗。
得到一句一世无成的评语,这个人依旧随时转移关注目标,依然浪费自己的才华,依旧干着这个忽然看见那个就丢了西瓜抓芝麻,依旧答应了别人的事只是答应,依然拖延症严重。
他的《蒙娜丽莎》画了四年,真的不是因为精益求精,是因为他拖延症很严重。最过分的是,后来干脆赖账,拿着跑了,没有交付,那位定画像的蒙娜丽莎本人因为画家的拖延和不守信用,一辈子也没有收到过自己的画像。
他,是蒙娜丽莎的作者达芬奇。浪费了一辈子自己的天才,依然著名。
当时,是指文艺复兴的时候。
世间赞同的成功的品质,比如,专注,比如坚持,比如守信,比如做完一件事情再做另一件,他一个也不具备。
他就是那么随意的浪费着他的天纵奇才,各方面的,不是一个下午,是一辈子。
但,如果他变成专注的,或者守信的,或者坚持的,难道会成就更高。或者世界上有很多具有美好品质的人,难道成就比他高。
达芬奇,不见得要日日年年画鸡蛋,才能成为达芬奇。
李白的成长,也未必真有铁杵磨针,他不是那个性格。
把天生的灵性归纳为勤奋,是好心,但未必不是误读。
天才,就是最自然的样子。管他好看不好看,管他有人喜欢还是不喜欢,管他社会任何和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呢?
没有了自己,成功是没有主语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