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这本书,如同以往的国外心理学类书籍一样,喜欢用N个举例去论证自己的观点。举例论证是好事,但例子举多了,反倒显得冗余。也让人缺乏耐心去细看所举的事例。对比起来,自己更喜欢的是简而精炼的表达文体。虽结构不喜,但是嵌入在一个个例子中的中心内容,自己却挺大收获的。
天才不是基因决定的,而是训练的产物
很多人们眼中的天才,其实是在幼儿时期,环境的引导使其产生兴趣,然后身边人的引导使其认真对待这份兴趣,最终创新,成为该项目或者该行业的杰出者。而刻意练习过程中,构建心理表征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心理表征就像个人拥有的一个知识库,通过这个知识库,你可能无意识的使用出这些技能,而这些技能是你所在行业必须懂得的。久而久之,你掌握的技能比别人多,也就彰显出你比别人要杰出。不得不承认,从小到大,父母总是灌输别人家孩子如何如何好。同时,也是在给自己洗脑,别人家的孩子比你聪明。别人家的孩子好是果,但是因并不是IQ高多少,而是训练比你到位。
刻意练习,重点在于“刻意”而不是练习。这个侧重点,也批判了当今流行的“一万小时理论”这个观点。睡觉睡了不止10000小时,然而并没有练就杰出的睡觉技能。所以,练习,如果不走心,那你只是在重复某个动作而已。如何走心的练习,作者提出了“3F法则”(focus/feedback/fix it)来形成心理表征。专注是你练习的首要条件,不专注,谈不上后续提升。专注练习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反馈练习结果,这样以便于清楚自己的长板和短板。因为需要及时反馈,所以刻意练习更适合有一定有竞争性的领域,像体育项目,音乐等。而没有直接竞争性的领域,如咨询师,企业管理等显得不那么适用。最后一个步骤是及时修正,反馈的结果有好有坏,坏的地方应该及时改正。还有一方面是需要适时修正的,那就是观察自己是否进入舒适区。
刻意练习,是需要在舒适区之外进行的。因为舒适区会使人产生惰性,从而走心的事情会慢慢变得无心。所以,当走入舒适区时,通过提高难度或者加大进去舒适区的不便(高中时边看电视边做题,通过提高题目难度,使自己必须认真解题。或者直接回房关门学习,隔绝外界打扰),使自己逃离自己的舒适区。然后,“专注—反馈—修正”不断循环,积累大量持久的练习,形成自己的心理表征,也就是刻意练习的精髓所在了。
在刻意练习的过程中,应遵循“边干边学”的方式。毕竟,很多实操并不可能等你完全准备好才进行。边干边学的方式,也更加注重绩效,关注怎么去提高。
而我觉得本书,作者最终想表达的,也就是,长期走心的练习,磨练技能的熟练度和精巧度,你可以将某一领域做到杰出水平。
个人拙见,不足之处望指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