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会教孩子吗?
小时候的我,经常听到妈妈的唠叨“你像你爸一样笨,一点不像我,我可没你那么笨……”。
那时我真以为自己遗传了爸爸的基因,所以才那么像妈妈,妈妈当了十年的小学老师,非常努力得教育我。可除了学习方面,生活上的技能我却一点没掌握,心里想,我实在是太笨啦。最后妈妈还会补充一句“遗传基因太可怕”
后来我也当了老师,当我开始回顾爸妈对我的不同教育方式,我才意识到,我像爸爸并不完全是遗传的关系。爸爸真是个不错的幼儿教师,他活泼热情,喜欢动手实践,给我讲解什么内容总喜欢做示范,而且还喜欢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比如他教我包饺子,会先说一堆吸引我的话,然后把他包好的饺子给我看“看它像不像个小沙发,爸爸来教你啊!”。爸爸确实不聪明,他讲不出太多的道理,只会简单的示范,而且他做事也很慢,总是花更多的时间思考,还在不停的自言自语做自我总结“我弄了这个,怎么回事,我重来一下,哦,是这样啊!”。所以最小的时候,爸爸完全把我的注意力吸引走了,潜移默化中是爸爸一直在影响我。
而我的妈妈是一位认真负责的小学老师,她做事有原则有方法,规则意识清晰,对我的教育方式严厉又严格。她很会教小学生,但是孩子们都怕他,幼小的我也惧怕妈妈,总感觉她教给我的都是冰冷的知识,没有爸爸说的有意思,爸爸还喜欢给我买好吃的好玩的,情感上我也更倾向爸爸,即使妈妈教了我一堆家务,我还是没一个学得像样的。我却跟爸爸学会了包饺子,修理电器,修炼自行车……,在我六岁以前,爸爸比妈妈会教。
所以会教真的太重要了,我还发现生活中有些人做事很厉害,但是却不会教,有的人只会一些,他不但能把自己会的教给对方,而且还能激励对方继续进步。
我记得自己刚结婚的时候什么也不会,每次做饭不会问婆婆,她总会说得我一头雾水给不了我确定清晰的步骤,总是说“这是凭感觉,你看着整吧!”,于是我改向妈妈求助,妈妈每次都会清晰的告诉我确定的步骤,而且还有具体的数据,我不懂的地方询问时,她会用我能理解的方式给我讲明白,当我没信心时,妈妈会鼓励我“没关系,谁都是从不会到会的,坚持做就好越来越好”。在生活技能培训方面,妈妈比婆婆会教。
所以你看,一样的学生遇到了不一样的老师,结果却不同,通过这些发现,我总结出了会教的几个要点:
第一,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很重要。
第二,了解学生,要知道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他已有的认知水平。
第三,教授的过程要明确具体,生动形象, 多联系实际生活。
第四,学生主动求教时,要耐心答疑,这是教的最好时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