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身教胜过一吨言教。 children see children do .
以前有太多孩子想上学却没学上,而现在的孩子是有学上而不好好上,当辅导老师的这些年遇见了各种能够各样的“为什么”,也看见了各种各样的“我觉得式教育”,更深深的体会到了“都是为你好式的教育”,虽说遗传在孩子的身上占一部分,但是在这个快餐式发展的社会中,家庭教育的分量是最大的,“有其父必有其子”“虎父无犬子”这些口耳相传的话语并不是全无道理的。
经常听见长辈说:社会不一样了,娃娃也不一样了。现在差三岁都会出现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更别说十几岁了,那简直是一道想都别想的悬崖。问题儿童大多数身上都有家长内心不健全的影子。
小A (女 一年级)
有一次,老师亲眼看见小A将学校奖励同学的小贴贴塞在毛衣底下,当老师小心询问时,小A脸上没有一丝丝的害怕,斩钉截铁的说她没有拿,然后淡定走开,直到有一天小A的阿姨(小后妈)来到学校问老师怎么办?
小A阿姨:我发现小A老是偷偷翻我包,我批评重了,她爷爷奶奶说我对孩子不好,我不批评了又对她不好,她为什么是这样,太为难了,我该怎么办?
小A爸爸妈妈离婚了,这位阿姨是个90后,长的又漂亮又温柔,自打孩子报名时见了孩子爸爸一面后就再也没见过,一直都是这位阿姨出面处理各种事情,虽然照顾的细心又耐心,可人心隔肚皮,孩子知道这是阿姨,和爸爸住在一起的阿姨,不是她妈妈,孩子也知道爷爷奶奶会护着她,阿姨不敢把她怎么样,从孩子做错事那从容的脸庞上,我看到的不是一个孩子的稚气,而是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无悔人生。
现在年轻夫妻的离婚率太高了,不论是哪种常人无法理解的原因所致,可这种看似彼此解脱的离婚却带给孩子一辈子的阴影,不是说为了孩子必须在一起,而是要秉着父母的责任为了孩子心在一起,不是孩子选择了你们,而是你们选择了孩子,选择了孩子又不管孩子,小A 阿姨曾经说孩子爸爸几乎对孩子不闻不问,有问题就是一顿打,小A 这种看见别人的东西就想要,看见别人的东西就觉得好,多动爱闹爱出大声,超出同龄孩子的成熟,其实也是孩子的一种迫不得己,她缺失了很多别人轻易拥有的爱,她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芭比娃娃,可爱包包就会去拿别人的,当家长发现后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有批评的、表扬的、打的、劝的,这样孩子心里对这个错误的行为就有了一个矛盾的认知,她的年龄不会去理智的思考,她想要某个东西的欲望就会大于去思考的能力,加上家庭的复杂性,孩子这种行为会愈加严重,问题的出现是必然的········
一次,孩子妈妈过来看孩子,就这样远远的,孩子看着妈妈,都不敢靠近,一步步走近后轻轻的叫了声:妈妈。很平淡,连拥抱的姿势孩子甚至都不会。那次,妈妈哭了,孩子却没哭。
爸爸妈妈,我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你们的负担,你们也不要像扔垃圾一样将我丢的远远的。
小B(女 一年级)
经常听见一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你千万别和谁谁谁玩,你千万别动这个,你千万······。小B是一个特别活泼可爱的小姑娘,讲故事的时候眼睛像星星一样闪啊闪,反应也很快,做作业速度快,效率高,整理书包也井井有条,这些都得感谢一个她生命中很重要的人,就是她的妈妈,小B每次都会比别的学生谨慎的多,她告诉老师如果不收拾好回家后就别想睡觉了,因为她妈妈会让她重新一遍一遍的收拾,她说她才不想呢。
小B 的妈妈确实是一个细心的妈妈,每天都会叮嘱孩子多喝水、多吃饭、认真点、要预习新课、要检查、要收拾好书包······。一遍又一遍,天天都会不停的叮嘱,连老师都背下了,就这还远远不足够,回家后还得再来一次,小B好像一点都不厌烦,就像一个提线木偶一样,被妈妈一直提着线,还陪着笑脸。观察这个孩子很长时间了,一直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很省心,可是就这个省心的孩子一次次的让我惊讶。
小B 和小A在一个班,小B不喜欢小A,对小A说话时总透漏这一些成年人之间打趣的语气,有时候会很不耐烦的说:连这个都不会,笨的跟猪一样;这个绝对是小A拿的,她就是个小偷 ;大家别和小A说话,这种人理她远一点········。此类事情太多了,吃饭的时候也会说:我不吃火腿肠,这里面有屎,恶心死了。这种雷人的话语一次次的让我感到惊讶,甚至有次从同班同学那里听说小A和小B一起拿大年级学生的东西,小B平时是瞧不上小A的,应该不会成为好朋友啊,带着疑问我和两位小朋友谈了会心,全程小B 都在说是小A让她拿的,小A怎么怎么,没有一句是说自己,直到最后承认了问题但是依旧会犯,有次,小B拿了班里的小贴贴塞到毛衣里睡着了,等妈妈来接时从毛衣里面掉了出来,她妈妈很尴尬的说:妈妈说了不许买东西带到辅导班,知道吗?不知道她说这句话出于面子上下不去还是什么,我没有揭穿,我相信小B 妈妈很清楚她有没有给孩子给过零花钱,我也相信她在这方面应该不会护着孩子吧。
从没听过小B说过她的爸爸,小B的妈妈也没说过,小B只说过她的爸爸很忙很忙,周末都在忙,小B妈妈很爱小B,她曾和我说过她家孩子不会撒谎,我相信小孩不会说谎,但大人就未必了。小B也在一天天长大,有些问题不是你说没有就不会发生了。
爸爸妈妈,你告诉我千万要怎样怎样,可是你没有告诉我,我为什么要那样。
爸爸妈妈,你说为什么我看见别人的东西也控制不住想要呢?
小C(男 一年级)
自从小C来到这里几乎就没有笑过,一直闷闷不乐,直到见到小C的妈妈,说实话,小C的妈妈我也没见笑过,总是有气无力,仿佛肩上的包要压垮她一样,小C妈妈很忙,每天会很晚来接他,孩子就会和我们聊天,小C 说他不喜欢爸爸,我问为什么?小C说妈妈给他说妈妈怀孕时爸爸还经常打妈妈,有时候爸爸也打他,妈妈还说她是被爸爸骗过去的,不是因为他,爸爸妈妈早离婚了,他讨厌爸爸。
我好奇的问,那爸爸呢?他说爸爸在河南,他和妈妈在陕西,之前一直是他和爸爸爷爷在河南,现在跟妈妈在陕西,孩子在边吃饼干边说,语言很通顺,像在讲一个经常讲的故事一样,听完后我就说爸爸也不容易,你也要喜欢他,不能讨厌他,他就像一头小犟牛一样,使劲的摇头,用行动反对着我的言论。
有次,小C 妈妈发来好多语音,我点开后,全是孩子哭闹的声音,那边的她很无奈,问我孩子应该怎么办,说孩子老是无理取闹,她没办法,让我帮她教育教育,小C在学校表现的很好,很听话,不知道为什么在家里会是这样,妈妈和我交流之后的结果是,孩子让爷爷给惯坏了,爷爷舍不得骂舍不得打,与其怪爷爷还不如怪自己,夫妻各自呆在彼此的城市不让步,导致孩子爱的天枰失衡,总是缺失的,生活压力很大,可不能作为不负责任的借口,口口声声为了娃,我看未必,父爱和母爱都是孩子不可或缺的,孩子终究是孩子,不是垃圾桶,不是你倾诉烦恼的最佳人选,有时候分开两地失去的可能会更多。
小C 原来也会蹦蹦跳跳,可是很快就会收住这份童真,仿佛有个隐形的人在告诉他,我不开心,我不快乐,你怎么还这么开心,你怎么还跳的起来呢?
爸爸妈妈,我想拉着你们的手玩荡秋千,可以吗?
父母恩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小D( 女 二年级)
我特别喜欢小D的走路姿势,昂头挺胸格外神气,就喜欢她这种自信的感觉,小D学习也很认真,能当第一绝对不当第二,小D妈妈是一个女强人,有自己的工作,做事雷厉风行,穿衣风格都是以干练风为主,年轻漂亮都想不到她都有三个孩子了,小D是她的大女儿,小D上小学的时候就被接到城里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脱离农村生活,开始说普通话,上百年名校,考全班第一,因为第一个孩子也比较稀罕,几乎当重点培养,小D的爸爸又是一个女儿迷,对女儿百依百顺,见不得女儿哭,谁只要惹女儿哭他就要找谁算账,真是女儿的大靠山。
人家都说第一个孩子照书养,剩下的孩子照猪养。
小D的妈妈教会了孩子做什么事要努力,一定要当第一,不能当第二;当第一就给奖励,第二就没有,聪明的孩子妈妈喜欢,笨的就不喜欢,小D的爸爸教会了孩子有委屈就说出来,谁敢惹我试试看,于是出现了如下一幕:
小D踩着同伴同学的凳子,跟人家叫嚣:信不信我踢死你,老师在批评她行为不对的时候,她甚至不屑的对老师说:继续,继续呀。那种大姐大无人能惹的个性简直发挥的淋漓尽至,惹怒她的仅仅是因为别人的一句:你是不是不会数数。她认为是别人爱嘲讽她,敏感的心灵受不了一丝丝的刺激。还有一次因为听写不是100分哭了好久,还有说过她不喜欢她的妹妹,太笨了等等一系列的话语。
这就是“父母效应”,孩子有时候的霸道、自私、唯我独尊都一部分来自父母的言谈身教。
爸爸妈妈,你们会老去吗?我会长大吗?我好怕变笨你们不喜欢我,我会变成坚强的人吗?
小E( 男 六年级)
这是我从教以来见过最爱哭的孩子,哭仿佛就像他的一把匕首,谁说他半句他就会用匕首刺向谁,不想写作业就哭,同学说他就哭,老师批评就哭,家长教训就哭,总之,看到他的时候他都在哭,都六年级了还是个男孩子,在他的印象中,哭是万能的,只要他哭他就可以如愿以偿。
他的妈妈都是常客了,在他妈妈嘴里得知,家里是农村的,也就这么一个孩子,况且是男娃,这就像烧了高香得来的一样,分外珍贵,这就是典型的“四二一”,爷爷奶奶,外爷外婆,四个老人。爸爸妈妈,这么六个人围着一个孩子,含着怕化了,拉着怕丢了。孩子妈妈给我说的最多的就是管不住,没办法,她都不敢动一下,动一下全家人都会怪她,丈夫甚至会和她吵架,认为暴力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可是他说的话就像沙漠里的一滴水一样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孩子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次因为他作业少给布置了一张额外的卷子,就因为不想做,整整哭了半个小时,软硬不吃,索性钻到桌子底下不出来了,就这样让时间白白溜走并无济于事,无奈之下只能回家了,这已经是经验丰富的对付家长的老手了,他很清楚家长会耗不起,家长会妥协,已经形成固定模式了,家长没有办法老师更没办法,因为老师也是人,也得下班吃饭等等。
这么大的孩子还在用哭来反抗,还认为哭可以解决任何问题,而不会独立,不会成长,这样的结果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家庭,家长的溺爱,父母之间的不和谐,意见不统一,让慢慢长大的孩子找到了可钻的空子,快上初中了,心智很不成熟,在接下来的生活中再用一味的过度溺爱,过分包容,无条件妥协,父母的灾难来了,那么孩子的灾难也就来了,想想都觉得可怕。
爸爸妈妈,我可以不长大吗?你们永远保护我,好不好?
还有很多不同于以上的种种问题,不一一列举了,这些都足够反思了,到底是孩子怎么了,还是家长怎么了,家庭教育怎么了,该反思的应该是家长,是否做到家长该做的,是否跟上了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是否在孩子困惑的时候及时正确引导,是否以身作则,全心贯注的去培养孩子,还是去用挣钱累,工作忙,父母挡为自己找借口去忽视孩子的教育,现在多用点心,以后少操点心。
你真的会教孩子吗?
children see children do .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恩爱,家庭和谐;最好的教育是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