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人民广场悦目娱心
天人合一|如何顺应天时来养生

天人合一|如何顺应天时来养生

作者: 苏州王勃 | 来源:发表于2020-05-25 05:00 被阅读0次

最近总有朋友问我,怎么作息才是合理又高效的,怎么养生才是简单又快捷的?

有这么简单粗暴的养生方法吗?

有。

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这就是养生最基本的逻辑。

并且中医认为,人体中十二条经脉对应着每日的十二个时辰。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经脉中的气血在不同的时辰也有盛有衰。而每一个时辰中都会有一条对应的经络运行最为活跃。古人依此总结出了时辰经络养生的方法,也叫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养生法

子午流注

根据这种规律,选择适当时间治疗疾病,可以获得较佳疗效。当然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遵从自然规律,选择适当时间调整作息,无疑也会给我们的健康加分。

下面我来根据子午流注养生法,力求用通俗的语言,为大家详细介绍在每个时辰该如何作息、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子时 (23点至1点),胆经当令

        因为中医提倡睡“子午觉”,子就是子时(23点至1点),午就是午时 (11点至13点),我们从“子觉”说起,这里当令就是最旺盛的意思,也有掌管的意思,下面都一样,不再赘述。
        子觉当然是说在子时要睡觉,这里强调是要睡着的。我们也经常会听说,在子时和午时能够睡着五分钟,就顶其他时间睡三个小时。这其实一点都不夸张。子时胆经当令,要知道胆是给人体排毒的啊,而且是在人体熟睡的时候排毒效果最好。你不睡觉,它就没办法好好工作,你跟它对着干,他也会撂挑子,不给你好好排毒。

        长期熬夜的人,你看他面部暗淡发黑,没有血色,就是因为排毒不好。“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醒来后头脑清楚,面色红润。
        所以在这一时间段,我们要提前上床睡觉,不要熬夜,也不要吃夜宵。

丑时 (1点至3点),肝经当令

        这个时间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间,我们知道肝藏血,废弃的血液需淘汰,新鲜的血液要产生,就在丑时完成。因此,此时必须进入深睡眠状态,肝脏才能得到充足的能量。这个时候如果熬夜不睡,肝还在输出能量,人体不能及时换血,新陈代谢的速度就会变慢,长此以往容易患肝病。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猝死的人,有很多是工作熬夜到一两点,这真的太吓人了,是对我们身体的极大不负责。
        其实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子丑这两个时间段,一个排毒,一个造血,承上启下,这两项工作做好了,第二天才会有好精神。所以在这个时间段,一定要保持熟睡。

寅时 (3点至5点),肺经当令

        黄帝内经讲:”肺者,相傅之宫“、“肺朝百脉”,意思是说肺就像宰相辅佐君主一样,调节全身气机,分配各脏腑的气血。你看人们说真心话时,都爱形容是肺腑之言。
        肝于丑时推陈出新,将新颖血液提供给肺,经由肺送往全身。因此,人在早晨脸色红润,精神抖擞。寅时,有肺病的人反映尤为强烈,所以有肺病、哮喘病的病人在这时服药所获得的效果,比白天服药的效果好得多。

卯时 (5点至7点),大肠经当令

        这时候我们讲,天刚亮,天门开,阳气复苏。而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步入兴奋状态,完成对食物中水分与营养的吸收,排出渣滓。
        这时大肠蠕动旺盛,适合起床,喝点温水,然后排便。其实这个习惯特别容易养成,即使你早上起来没有上大号的冲动,也要在马桶上蹲一会,大肠不会辜负你的。

辰时 (7点至9点),胃经当令

        胃可是人体的发电系统,你这一天想要活力四射,不得先吃点早餐满足一下胃口?而在7:00过后吃早餐最容易消化,此时胃酸不断分泌,如果不吃早餐,你想想,胃酸可是盐酸啊,是强酸,酸性堪比硫酸和硝酸,胃里没东西那就任由胃酸侵蚀你的胃,想想都可怕。长期不吃早餐,恐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炎、胆囊炎等疾病。

巳时 (9点至11点),脾经当令

        脾主运化,是后天之本。脾统血,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效好,表现为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嘴唇红润。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所以你看有些人他们的嘴唇发黑发紫,一方面是脾胃不好,消化不好,一方面是肝胆排毒不好,长期熬夜。这种情况其实是挺危险的,如果身边有这样的朋友也要多提醒他们,注意身体健康。

午时 (11点至13点),心经当令

        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表。心气鞭策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
        你看,肺是宰相,心是君王,君王直到中午才来,这时候阳气最旺啊。那它来了该怎么办呢?我们说阳极阴生,气为阳,血为阴啊,这时候当然适合静养阴血,休神养息。如果能在这时候小睡片刻,对于养心是大有裨益的,可以使乃至晚上精神抖擞。
        这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午觉”。也有人会说了,大中午的都没有睡过觉,大家这时候都在吃饭呢。那是因为你没看到,但不能说没人这么做啊,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太快了,但对于很多修行人来说,中午打坐静养可能就是必修课了。

未时 (13点至15点),小肠经当令

        小肠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把水液归入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至脾。
        未时小肠最活跃,所以午餐应在下午1时前吃。有一个成语叫做“羊肠小道”,说明小肠很细啊,而胃是和我们的小肠连接的,所以在吃饭的时候一定要细嚼慢咽,减轻胃和小肠的消化负担。

申时 (15点至17点),膀胱经当令

        膀胱储藏水液和津液,轮回水液并将多余部分排出体外。膀胱经呢,就相当于是人体的排水沟,城市的排水主干道。当然我们不希望排水沟堵塞,希望它畅通无阻。那就多喝水呗,促进津液在体内的循环。所以我们有“下午茶”的说法,而不是上午茶或者晚茶。
        当然这个时候也是一天当中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学习工作的效率高,适合做一些有难度的工作。

酉时 (17点至19点),肾经当令

        肾藏生殖之精,为先天之本。人体经过申时泄火排毒,肾在酉时步入储藏精华的阶段。肾经适合休息。这时候适合放松身心,累了一天就出去走走,养精蓄锐。
        这个时候也是我们说“日落而息”的时候,一定不要过度操劳,磨刀不误砍柴工嘛,重整旗鼓再接着干活。

戌时 (19点至21点),心包经当令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心包是什么,顾名思义,心包就是包裹心脏的一层外膜,附有脉络。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心包经戌时最旺,可抵御心脏周围的外邪,保护心脏。
        这个时候,连心包经都在保护心脏,所以我们就不要生气了,切忌心情不好,切忌吵架。烦心的话出去走走呗,刚吃完饭,和家人一起去附近转悠转悠,或者做点娱乐活动,放松心情,让烦恼随风消逝。当然也可以敷个面膜,美美的读会书,让自己平静下来。

亥时 (21点至23点),三焦经当令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通俗点说,腑是空腔,三焦大概就是胸腔和腹腔。三焦是运行元气和水谷津液的要道,具备主持诸气,疏通水路的作用。
        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深度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之处,就是亥时睡觉。三焦要通,不通则病,故此时段内睡觉最佳,易于第二日起床后精神抖擞。

        所以这就接上了我们所说的子觉,晚上十点左右上床睡觉,十一点刚好能睡着,利于肝胆排毒,这样就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其实养生真的不难,只需要做到顺应天时,起居有常

        朋友们可以对照着思考体会,自己的作息习惯是否符合这些规律呢?

        如果没有的话,不妨试着改变一下,相信我,一定会让你有所收获的。

相关文章

  • 夏至养生

    夏至养生分享,今天学习了夏至顺应天时如何养生。

  • 天人合一|如何顺应天时来养生

    最近总有朋友问我,怎么作息才是合理又高效的,怎么养生才是简单又快捷的? 有这么简单粗暴的养生方法吗? 有。 中医哲...

  • 呼市首大好不好:二十四节气养生--冬至

    古往今来的养生家们都十分注重节气养生,所谓“顺应天时,天人合一”。今天邀请大家和小编一起走进二十四节气养生,了解节...

  • 顺应天人合一的养生观......

    顺应天人合一的养生观。 一,顺应四时自然规律,首先应顺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这是四时养生最基本的原则。 春夏养阳...

  • 春天把姜吃对了,养生保健效果比人参还好!

    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为顺应“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季节特点,春天适量、适当吃姜,养生保健效果比人参还好。 生...

  • day12:第4周4.1-东方古老的时间管理智慧

    学习笔记: 1.道法自然 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 2.天人合一 顺应天时,应日升月落规范自己的作息 【潜龙勿用】:...

  • 春季饮食

    顺应天时养阳气 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所以人应该顺应天时的变化,通过饮食调养阳气以保持身体的健康,总的饮食养生原则...

  • 节气养生-之芒种养生

    每个节气都应该顺应调整养生的方式,养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养生的根本是天人合一:人们随着大自然气候、节气、自然规律的...

  • 男性如何保养身体?

    养生之道,在于自然,合乎阴阳之道。顺应天时,顺应自然规律。 接纳自己,保持好心情,注意劳逸结合,不勉强自己...

  • 【立春】春季重在养肝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强调了顺应四时养生的重要性,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突出了预防为主“治未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天人合一|如何顺应天时来养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uj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