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想起了初唐的一首诗“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先人们都比我们体会更深。
无论是处对象还是交朋友,都无法从一朝一夕的欢愉中彼此深爱,只能在陈年积月的患难中察觉真情。
人与人的缘分是天定的,我们都是活一天少一天,见一面少一面。想到这里,今日的分别不禁又多了一些忧愁,同时下一次的重逢也让我更加期许。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如果这世间有一个人知道你十年前的样子,了解你喜欢过的每一个人,清楚你的成长和磨砺,那真的是很棒的。这个人一定和亲人一样亲,和恋人一样近。
前段时间又一次看到《暗恋桃花源》,我一下子就哭了,不是作,是真的难过。
时局不稳的战乱年代,交通不便,社会动荡,又没有微信网络和飞机高铁,两个想爱的人一旦分别,真的很难再相见,所以他们的分别格外情浓。他们虽然分别了几十年,始终互相牵挂,江滨柳直到死之前依然想见云之凡,他们的重逢格外珍贵。
我们生活在富庶平安的时代,网络发达,交通发达,联系一个人、见一个人都很容易,可是遗忘一个人更容易。
有些人,尽管一直放在心里,一直有联系方式,却没有理由去联系。
有些人,尽管就在面前,也许每天相见,也许时刻翻看他的朋友圈,却连点个赞都不敢,更别提去爱了。
以前,老师家长都说“你们这么小,哪懂爱情啊”。其实学生时代的爱情才真的是爱情,喜欢一个人无关身份、无关物质、无关外貌,喜欢就只是喜欢。课堂上传过的纸条,留言板上留过的言,操场上玩过的游戏,午休时听过的音乐,很多人都会记一辈子的。
我的青春是残缺的,我的灵魂也是残缺的,唯一幸运的是,我的好友里有人知道我还没开始月经初潮之前的样子,知道我的11岁和21岁,而不仅仅是我的24岁,此刻的样子。
你只看到我的放荡不羁,却不知道我砥砺挣扎时的哀恸。你只看到我的风情世故,却不知道我青涩懵懂时的执拗。你只看到我的勇敢坚强,却不知我崩溃抑郁时的无助。
有时候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我想,总有一天我会写进小说,或者搬上银幕和舞台,以作家的身份,导演的身份,编剧的身份,不过但愿你们不会相信那是真的。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我本命年了,可是这世上除了我的父母家人,几乎很少有人知道今年才是我的本命年。当然这并不重要,只是因为以前的我太在意别人质疑的眼光,所以不敢说真话。
我交往最长的好友即将诞下新的生命,我突然又想结婚了。我记得我上一次想结婚是2016年,我本以为我不会再有这个念头,想想刚到上海时的心愿,此刻真的无比惭愧!
我越来越喜欢上海这座城市,因为这里对我来说算是重新开始。可是一个人的固定思维是几十年的生活习惯和教育思想决定的,我发现我依旧敏感于周围的人与事,敏感于天气季节的变化,敏感于草木花鸟。其实我在努力改变,希望自己能敏感于经济、资源、社会和时事,可希望总是被一颗多情的心打败,我又成了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我消化不了过去二十多年的经历赋予我的勇气,我依旧敏感、多情。
随着年龄增长,渐渐明白那些敏感多情的心绪是最无用的,日子总要慢慢的过,生活中那些无法逾越的沟壑,在经年以后都会变成酒后的笑谈。
我不再写日记,发感慨,我以为我对文字的感觉会被生活消磨,可是它如同我对爱情的执念一般无处不在,总会在某个时刻肆意滋长,将我牢牢抓住。
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曾经我也在别人的吹捧和赞美中引以为荣,觉得自己和那些只会卖弄风情的人不同,其实正是这份不同,才让我在生活中狼狈不堪,在爱情里尴尬不已。
生活的含义,也许我并没有正确的思考过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