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家馆的校训,“会读书不如会做事,会做事不如会做人,会做人不如懂感恩”,个人理解,这段话有着自内而外、由浅而深、有形到无形的递进逻辑和境界。
首先呢,读书,读书是与另一个人的思想做无声的交流,或故事,或哲理,只要认真,心平气和去读,一遍不行,两遍,三遍,毕竟是别人业已想通的,有脉络,有逻辑,总能理解,消化,只有那么难。以实际书籍来举例,最容易的,是绘本,譬如《了不起的卡梅拉》,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的;接下来,是小说,譬如《射雕》《灵山》,大部分人读来,是轻松快乐,尤其男孩子;换成《曾国藩》《三国演义》,则稍许难一点,毕竟不是架空的武侠,得依据史实骨架来,不可能从头爽到尾;再换成《历史可以这么读》《这个历史挺靠谱》,若非真正对历史产生了兴趣,读完并不容易;再往后,譬如《宽容》《人性的弱点》《苏菲的世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些真正伟大的书,已经是一座座小山,没有浓烈的兴趣和热爱,并不容易逾越。所以,读书难,实难在当事人不想学习,静不下心与高人交流,向高人学习,就像爬山,一览众山小的快乐,总免不了枯燥和艰辛的过程。
其次,做事,不论体力或脑力工作,是面对现实中生动的问题,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去试图解答。相比而言,读书始终是学生或徒弟,在向已知答案学习,只要去做,一定能学到东西,在一点点进步;做事呢,是不知道答案,或者说没人告诉你方法,光老实认真还不够,得想办法,跨越已知,探索未知。以古人举例,锻炼孩子做事,撒扫应对,是从看得见的打扫卫生、粗浅的接洽客人开始,进而,农耕、手艺或学医,身家乡国,由内而外,自小而大,不断深入扩大。所以。做事难,难在活学活用,讲究悟性,得举一反三,从一两个已知的原理或模型,不断推到现实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但是,做事,毕竟是人面对具体的事物,事物的运行仍然是有规律的,即便难,探索多次,实验多次,终究能找到开门的钥匙,而且,做对了,当下就知道答案。
再次,做人,做人难,难在面对的是复杂的人,有人真诚,有人虚伪,有人善有人恶;人际互动更有丰富多样的标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斗米恩,升米仇”,“以德报怨”,“快意恩仇”。做人难,难在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像做事,办好办砸做对做错,有结果说话;做人不是,事办成了,感觉可能错了,结果不错,态度不好。做人难,难在看上去没有一定的规律,“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后人点评诸葛亮的名诗,实是最好佐证。人生路上,进退得失,与人互动,实为最难。
最后呢,是感恩,做人难,若不急不躁,理清所交往的每一个人,结识的每一段缘,不说做人漂亮,至少可避开做人失败的各道坑。感恩呢,是不只需要观察和体悟,所遇到的每个人、每段缘,还需跳出事与人,看到背后的因缘。譬如寺庙佛堂常见的感恩词,由眼前的一顿粗茶淡饭,联系到成就这一餐背后的因缘,由具体到抽象,从眼前到目不可及,为饭菜付出的阿姨,陪伴的共修,教导的师长,养育的父母,合格的政府、天地。从感恩每日三餐,扩展开来,人生百年,若论结果,还是虚无,若看过程,无非每日每夜,三餐一宿。若不能从每一餐,每一宿,每一刻读书、运动、劳作,甚至更细微的每一呼吸、每一念当中,知其不易,懂得珍惜,其实是活得粗糙肤浅,讲得过分一点,没心没肺。反过来,每一刻都用心了,于常人难忍处,忍了;常人哭喊时,熬了;时间沉淀,自会迎来一片祥和天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