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苏轼词试题
试题(21)《行香子》携手江村,梅雪飘裙

试题(21)《行香子》携手江村,梅雪飘裙

作者: 青枫飞燕 | 来源:发表于2020-04-24 16:13 被阅读0次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行香子        丹阳寄述古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杉、与拂红尘。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注释:苏轼在杭州任职时,曾与好友知府陈襄同去杭州郊游。陈襄,字述古。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梅雪飘裙”,梅花似雪,飘沾衣裙。

B.“处处消魂”,无论何处,伤心断魂。

C.“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诗人游览过的名胜。

D.“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诗人欣赏过的美景。 

【试题答案】

B(“消魂”是欢乐陶醉之意)。

2、简析“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的表达效果。(3分)                

【试题答案】

这是留在诗人记忆中的杭州美景,借以抒发对美景的热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有一句符合题意的概括性判断,1分)。紧承前文的“何人”“相忆”,这里巧用景物作了形象的回答,使“何人”落到了实处,使情感有了附丽,别说那里的好友了,就连美景也在思念自己;看似句句写景,实则字字含情(结合具体诗句作言之成理的分析,2分)。

3、说说这首小词抒发了怎样一种情感?(4分)

【试题答案】

本词抒发了对友人的珍重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美景的热爱之情(有一句符合诗意的概括性判断,1分)。本词既追念了与友人“携手江村”共赏美景、吟咏酬唱的欢乐情景,又抒写了“故人不见”,即分别以后的相忆相思;从而具体抒写出挚热的真情(结合本词的内容,从两个方面作言之成理的具体分析,2分)

4、本词多用忆旧和写今的穿插对比,且勾勒自然。请从上下阕中分别找出今昔转换的过渡    句。(2分)上阕:     下阕:

【试题答案】

上阕:故人不见,旧曲重闻;下阕:别来相忆,知是何人。(2分)

5、结合全词,简析“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的表现手法和作者表达的情感。(4分)

【试题答案】

“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句巧妙地回答了“别来相忆,知是何人”的诘问,将人对他的思念转化为自然物对他的思念,(1分)用拟人手法,(1分)将无情的自然景物赋予有情的生命,(1分)含蓄而有诗意地表达出词人对美景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绵绵情思。(1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试题(21)《行香子》携手江村,梅雪飘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vf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