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的定义
说起“爱”这个字眼,我总觉得有点难为情,它仿佛是一种禁忌,在家庭里,在和爱人、朋友乃至自己的关系里,它都不轻易被说出口,“爱”字总需要闭着眼、红着脸说出来,说出后,心跳加速,这种心跳的波动会在空气里振动,会在家人、爱人、朋友间引发一场小海啸。
爱是难以定义的,我觉得它比世界上任何一种现象都难以定义。如果有人问我“爱是什么”,我可能好哑口无言上一阵子。
但爱却是无处不在的,我每天都会不由自主的说出我好爱这个,我好爱那个,它看起来无处不在,总会以任何形式出现在我的生活里。
爱确实是个难以捉摸的现象,就连作者也在书中这样阐述:“爱,是一种极为神秘的现象,我们很难给出确切的定义,也很难接触到本质。关于爱的研究,是心理学界最艰难的可以之一”。
爱如此难以捉摸,但是我们都需要它,它作为自律的原动力,我们有必要去探究一下它到底是何方神圣。
作者在本书里面就所有“爱”的形式,给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定义: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
(二)爱的具体说明
A.爱与不爱的显著区别
“爱与不爱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在于当事人的意识思维和潜意识思维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那就不是真正的爱。”
我的妈妈一直是个很体面的人,从小到大她带我出门,也总是希望把我打扮的很体面。今年过年的时候,我们去亲戚家拜年,走之前,她一再强调让我把头发梳起来,她觉得那样很漂亮,为了让她高兴,我把头发梳起来了。路上,我觉得很难受,头很痛,高高扎起来的马尾加剧了我的头疼,我就一边说头痛一边把头发放下来了。妈妈看见后,一直在说我为什么要把头发散下来,散下来很难看,快点扎起来,我这是为了你好。
当时我极度愤怒:明明是她为了自己的面子,为什么还一直在强调:“我是为了你好”。
“我是为了你好”,这句似是而非的话绑架了多少人。它具有极大的杀伤力,说者不断自欺欺人,听者被这沉重的“爱”压的喘不过气。
B.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
“不爱自己的人,绝不可能去爱他人。我们强化自身成长的力量,才能成为他人力量的源泉。我们最终会意识到,爱自己和爱他人,其实是并行不悖的两条轨道,二者会越来越近。”
你不可能把你没有的东西给别人。
C.爱是自我完善,也是帮助他人完善
“它意味着持续努力,超越自我界限。爱,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付诸行动。我们爱某人或爱某种事物,就不可能坐享其成,而是要持续地努力,帮助自己和他人获得成长”。
D.爱是长期的和渐进的过程
“爱是自我完善,意味着心智不断成熟。爱,能够帮助他人进步,也会使自我更加成熟。换言之,我们付出爱的努力,不仅能让他人的心智成熟,自己也同样获益。”
E.关于欲望与意愿-真正的爱是行动
“在爱的定义中,我用“意愿”这一字眼,是想强调它在情感领域中的地位,远超一般的生理或心理“欲望”。”
“欲望”未必能转化成行动,而“意愿”则可以成为导致实际行动的强烈欲望。
“人人都有爱他人的欲望,但很多人只停留在想法和口头上。爱的愿望不等于爱的行动,真正的爱是行动。你认为自己爱他人却没有躬身实践,就等于从未爱过。”
这让我想起绿色那首歌唱到:爱我的话你都说,爱我的事你不做,我却把甜言蜜语当作你爱我的躯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