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真的需要很大的耐心和记忆力。他一向喜欢用细节式的描写方法。事无巨细的把所有的环境和人物都展现在你的面前。小说的结构也是千变万化,让你措手不及。每一段文字都需要仔细品读和分析,才能把整个故事结构弄清楚。之前阅读百年孤独的时候已深有同感,现在阅读《霍乱时期的爱情》也没有例外。小说中的一只动物都可以描写得很透彻。包括动物的由来,性格,它的父母,甚至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刚开始阅读的时候,我就对那只肇事鹦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后面的情节没有写明它的下场。
刚开始这本书吸引我的两个字不是“爱情”,而是“霍乱”。只是作者并没有对霍乱加以大肆地描写。它只是一直贯穿着一段历史地存在着。它对爱情的促进作用并没有太大的关联,相反作者只是做个比喻,认为爱情就跟霍乱一样,它折磨起人来,让人生不如死。
老实说,我对书中描写的这段跨越了五十多年的爱情,实在无法苟同。不过谁又能规定爱情一定是神圣的,纯洁的,伟大的,纯粹的呢?
爱情和婚姻本来就是两个违和的两端。正所谓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我相信刚开始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和费尔米娜·达萨之间也是有爱情的,只是慢慢被枯燥无味的婚姻生活消磨殆尽。如果最开始费尔米娜·达萨就选择和弗洛伦蒂诺·阿里萨一起,走上结婚生子,柴米油盐的生活,相信结果也会一样糟糕。因为一个是过着贫苦散漫的生活的穷小子,一个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富家小姐。正如爱情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没有走入婚姻。像泰坦尼克号的杰克和露丝一样,正是因为泰坦尼克号沉没了,这段没有结果的爱情才如此可歌可泣。
整部小说横跨了长达半个世纪,以整个哥伦比亚的历史为背景,哥伦比亚的三大灾难:战争、霍乱、人为的破坏。作者笔下的这个国家跟百年孤独有异曲同工之妙,人性如此复杂多变,每个人心中都有种挥之不去的孤独感。
作家将叙述分为两个层次:一类是连贯性的概括叙述,一类是片断性的详细叙述。这也是马尔克斯的高级之处。他很擅长细节化描写,无论是场景,还是心理。小说里面对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刚见到费尔米娜·达萨,那种爱情刚萌芽的相思状态,写得相当传神,相信每个刚恋爱的人读了之后都能感同身受。
读到了在轮船上两位老人的爱情故事,倒是使我想到了钻石公主号上面的英国老人,74岁英国乘客大卫·亚伯(David Abel)和妻子莎莉·亚伯(Sally Abel)的故事。”钻石公主”号之旅本来是亚伯夫妇为了庆祝结婚50周年而特别制订的行程,结果因为新冠状肺炎疫情在轮船上的扩散,旅程被破坏,他们被强制隔离了。不过在隔离期间,亚伯还是一直保持乐观,在网络上直播他们在轮船上的状况,拍拍夕阳和他们周边的人,还要莎莉的一些趣事。
亚伯和莎莉在随后的一则视频中设想着万一两人中有人被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亚伯哽咽着说,最害怕与莎莉分开,如果其中一个人会得病,他希望是自己。
就在他们即将结束隔离的前一天,英国政府派了飞机来接回邮轮上的英国公民,可是他们却因为被确诊患上了新冠状肺炎,而无法登上飞机,只能留在日本治疗。
希望亚伯夫妇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难关,恢复到他们原本幸福的老年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