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暑假,送室友坐高铁,临上车前,我说:我去买几个橘子,你就站在此地,不要动。室友楞了一下,说:你他妈什么时候都不忘占我便宜”这是网上的段子,就来源于那篇朱自清的《背影》,让我想起老爸
之前偶然听到一种论调——拿出对待领导的态度对待父母,并且伴随着一个如何给老父亲端茶倒水的故事。把亲人当领导一样对待肯定是对父母的不够尊重,但有几人真的把对待父亲的待遇提升到对待领导这个等级呢:谨小慎微,细致入微,有事没事还送点“珍奇”讨个喜?
更多的是父亲小心谨慎,总搞点家里特产送我
父亲是一个瘦瘦的男子,我继承了他的长脸外貌,也继承了他的内向性格
他跟很多书本里刻画的父亲形象很像,性格很直,不善于言谈,并且不爱表露感情,因为从没说过想我、心疼我之类的话,这方面,我也学的很彻底
那时我在长春上班,离老家有300公里左右,父母总会高频次的电话联系,内容基本不会落下“家里下山菜了,给你捎去点刺五加吃吧”,几天后就可能是“我们在家里采了好些蓝莓,给你邮过去点吧,不过不好放啊,这样,做成蓝莓酱,过几天给你捎过去些慢慢吃”
那次晚上通话大约是我加班有点累的状态后,“你妈自己搞了很多酱牛肉,要给你捎去点”老爸说,“肉也要捎来!哪里买不好,而且我又不会做,你们能不能别乱搞啊,不要!”我不耐烦道,电话机那头沉默了有两秒,“好吧,那你想吃就说啊,我们再做”老爸说,之后没说两句话便结束了通话
我对父母的语言是这样的,生硬,无理,带几分蛮横感。也许是那天后,父母跟我的沟通,变得更加试探性。“今年的松子不错,你有没有想法吃点”,老爸说这话的时候我的思绪飘回大学那会儿
学校那时候脑子没那么慌张,愿意自己赚点钱花,大一后就上了轨道,做了几份报纸的市代,开了小店卖饰品,遍地跑着卖保险,一个月有个万八的赚头,当时活的可以说有点荡漾舒爽,每月父母给七百块钱的生活费显得没什么用处。脑子没慌张,当时每周五下午会固定书店看书5小时,偶然看到一本书讲一个观点“孩子,不要让父母觉得帮不上你忙”,印象很深刻,永远让父母有能帮助到孩子的感觉,这份幸福感是很有重量的。那年我做的事是温馨的跟老爸讲“每月三百块生活费就够用,自己还会勤工俭学补贴点”。听说当年老爸对我只要这么少的生活费见人就要吹上一吹
回忆到这段大学经历后,老爸试探我要不要点什么东西时,我一般会要一点
因为不在老家生活,只要一回父母那,老妈总会说“你回来我就敢训你爸了,你看他这事儿做的......”,“你看你爸,总在客厅里抽烟”,不过我是有十年没亲眼看见过老爸在客厅抽烟,自己对父亲产生的影响应该是让他不自在的,因为几次我几乎看到老爸在言语间要掏出烟盒,但又装作自然的把手落回在沙发上
去年过年回家,脑子不慌张。老爸下午值班结束回家刚推开门,我迎了上去,“老爸回来啦,辛苦,人民公仆”我说着话的同时老爸已经脱下了棉鞋,而我伸手帮老爸脱下大衣,挂在门旁,显然老爸已经是有些诧异,但却没说出什么
我们两步坐回客厅,立刻把茶水热腾腾的倒上,双手举到老爸身前,“喝点热水暖暖”我说,“不用,放那就成,你也喝啊”老爸好像有点激动,不知是该接下杯子还是不接,我手又前伸了伸,老爸接下茶杯,笑的有点收不住
我们聊会工作,我也陪他聊了会我不太喜欢的结婚话题,聊高兴处爸的手又不自然的在兜口缓了缓,我拿起茶几上准备好的火机“抽根烟嘛”说道,老爸好像不太相信般,直到我把火机打开火,他才掏出烟跟上火儿,安下心来抽起烟,再继续我们的聊天。直到抽完,帮助他倒掉烟灰,毁灭证据,好像是为了不让老妈发现做错事的两个小孩
后来春节过完,我回了杭州,还听老妈跟我讲“你又给你爸倒水,又挂衣服,还让他抽烟的事,他都跟我说了,还说了好几遍......”
(今天讲感恩,五件事,我想五件事总抵不过一个人,就感恩一个人吧,以一抵五)
父亲是一个瘦瘦的男子,我继承了他的长脸外貌,也继承了他的内向性格。不知道哪天我还要继承他现在已经微微有点驼背的样子
岁逝,发茫茫
人老,皱纹漫长
难说爱你,感恩至上
大恩不言谢,源自这条很火的产自朱自清的网络段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