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胃病的人挺多的,不管是轻和重。 我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浅表性胃炎到胃溃疡再到康复的历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第一部分 四次下胃镜
第一次 原因是,消化不良,胃部不舒服,时间是参加工作的第二年。
结论:浅表性胃炎。
治疗方法:服用药物与饮食调整。
第二次 原因是胃持续不舒服,并时常疼痛,消化不良,时间是第一次下胃镜的十年后。
结论:浅表性胃炎,面积扩大,有溃疡的迹象;同时有幽门螺旋杆菌。
治疗方法:调整情绪、调整饮食结构,少饮酒,药物治疗。
第三次 原因:胃部有时持续疼痛,时间是第二次下胃镜的五、六年后。
结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胃底体多发息肉,有两个0.5cm 和 0.2cm 息肉。
治疗方法:观察并适时切除息肉,药物、生活方式治疗胃炎及糜烂。
第四次 原因:年度体检,同时经过两年的药物、生活方式治疗,感觉胃病明显好转,想看看具体情况,并切除息肉。
结论:慢性胃炎稳定且好转,糜烂消失;0.5cm 的息肉缩小到0.3cm(同时处理掉了),0.2cm的息肉消失了(下胃镜之前先下肠镜,肠里有两个小息肉也处理了)。
注意事项:生活方式及情绪调整。
第二部分胃病“轻→重→轻→好”的治疗过程
一是药物治疗
第一次下胃镜是个本地名医,开了三种药:颠茄片、胃舒平、盐酸异丙嗪,当时每周3元钱左右。半年后,名医退休被外地聘请,年轻一点的专家开的药:刚上市的吗丁啉、丽珠得乐,每周 30 元左右。
第二次下胃镜后,陆续开始服用胃必治、麦滋林、奥美拉唑,不舒服了就吃药,实际冒病没有好转。但是三联疗法根治了幽门螺旋杆菌。
第三次下胃镜后,主要是吃麦滋林,后来服了两个月的中药,胃没有再疼过,糜烂消失,0.5cm的息肉缩小到0.3cm,0.2cm 的息肉消失了。
第四次下胃镜后,再没有吃过药,胃也没有疼过。
二是饮食及生活方式的调整
从第三次下胃镜后,基本很少喝酒了,伤害胃的食物控制了,很重要的变化就是尽量细嚼慢咽,并且将“细嚼慢咽”的字条放在餐桌的透明的桌布下面,每餐都要提醒。
三是性格的改变
更确切地说,是情绪调整,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都有不同的情绪表现,情绪的稳定、乐观,对胃功能的恢复与正常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四是认知的提升
这一点很重要,前三点的变化与效果,核心的问题就是认知的提升,对胃病产生的原因的科学与逻辑的原因、消化系统的作用机理,以及药物、食物、情绪、生活方式等因素,是一个逐步认识、反思和践行的漫长过程,是个立体的多角度、多层次、系统的融合并上升的过程。
第三部分 得胃病的原因分析
“资深”是个好词儿,但不见得用在哪儿都合适,比如我下了好几次胃镜,吃了那么多胃药,说我是个资深的胃炎患者也是事实,可是我就不太喜欢。
辩证地看,我多少还会思考如何治疗、养护我的胃,也必须整明白为什么会得胃病,吃一堑长一智,吃了好几堑了,也多少有点儿教训吧?再不长点智,岂不是智障了?
自我总结了一下,也可能不具有典型性,但是友友是聪明人,肯定能从我的个性里看出共性,看出普遍的意义来,那就没有白费我的啰里啰唆的一大堆文字了。
直接伤胃的食物与饮品
1.酒
那些年,对北方地区、北方男人(当然也有女汉子)而言,酒就指白酒。 几次胃疼,都是喝酒之后。
举几个例子吧。 高考结束,第一次大醉,6个同学,7斤60°二锅头,醉了两天。
上班后住单身宿舍,四个人,五斤二锅头,又醉了一天,胃里吐干净了,最后是绿色的胆汁。
某年,连续十几天,每天两顿,最后胃疼的受不了,脑袋也麻木了。
某几年,每周至少三个晚上每顿7、8两酒,当然也是白酒啊! 不是喜欢喝,也不是酒精依赖,为了sy喝,为了gz喝,为了亲情喝,为了友情喝,为了面子喝,为了应景喝,有时候都不知道为了什么喝,或者喝之前知道,醉了懵了就不知道了,这一切都是自己的胃、自己的肝、自己的身体在承受! 什么样的胃能禁得住烈酒的如此刺激、如此烧灼、如此的折腾呢?
现在想起来都后怕,真的万分感谢我的胃、我的肝、我的身体,遭了那么多的罪,还比较健康!
2.辣椒
我喜欢吃辣椒,经常吃,而且是不一般的能吃。
我吃辣椒的频率、量与辣的程度,较之“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的川、渝、湘、鄂等省的人,毫不逊色(可以参看我前一段时间写的辣椒系列小文)。 初高中住校,食堂伙食很差(我这是对实际情况给予了最大程度的宽容的词汇了)的,只好辣椒酱佐餐:小米饭、高粱米饭、包米馇子饭伴辣椒酱,为胃病埋下了隐患。
后来,经常吃爆炒尖椒,尖椒不硬不辣的不买,而且不用水焯,怕不辣,直接大火炒,又辣又香。 很多次,辣的胃里火烧火燎的。
当然还有蒜和葱,北方人,尤其东北人也喜欢吃葱蒜,生吃,不辣不吃,有时候晚上不出门了,晚饭自己一顿饭吃一头大蒜,也是辣的胃里翻腾,那是胃在抗议呢,可惜自己没搭理。
3.开水 、热汤或者热茶
有时候喝茶,水温太高了,有资料说,水温超过65°,对食道、胃有伤害,多数时候喝热茶,温度远远高于65°了。
4.烧烤类食物
第四部分 关于有痛和无痛胃镜检查
与医疗技术的学术观点、具体治疗方案、效果没有关系,只是从我个人的经历,简单谈一谈。
下胃镜很有必要,前提是能把自己的症状向医生讲明白,医生也非常认真地倾听,并做了一些其他的检查,然后认为有必要下胃镜的情况下。
我觉得我第一次的胃镜下的就有些草率,不是真的因为胃,可能是因为神经过敏,是心态与情绪导致,是认知的问题。
我第一次、第二次下胃镜的时候,还没有无痛胃镜。第三次的时候就有了。自己查了很多资料,认为技术不是很成熟。
第四次下胃镜前,因为第三次很难受,铁了心再下胃镜一定是无痛的。 最后还是做了有痛的,原因有三:
首先,再一次认真咨询一个很熟悉的专家,详细讲解了有痛与无痛检查的效果的真正区别是什么,而痛不痛是被检查者的生理感受,更多的时候是被生理感受的疼痛放大了很多倍的心理的畏惧与恐惧。我认为还是认知导致的接受这个观点。
第二,我已经下了三次了,一般就是十分钟以内,自己还是能承受得了的,更为主要的是,短暂的生理疼痛的目的,是为了治好病。 经历了疼痛,对自己今后更注重健康有好处。疼痛的时候,会想起自己是如何作贱胃的:在此之前你从来没有真正在意过她,只为了自己的口福,喝的爽,吃的嗨,还为了那些所谓的sy、gz、友情等等去喝大酒……这种痛苦是会提醒自己以后如何善待她——最终是善待自己!
第三,正好我的一个比我小七八岁的同事,几个月前更做了无痛的,检查完以后,头麻头痛到现在,挺不舒服的,他自己觉得记忆力又点影响。还有一个五十多岁的领导无痛检查后,血压等几项指标升高,住院一周才平稳。 我个人及同事还有那个领导的实例,也不一定是普遍情况,不一定具有参考价值,你有你的个体差异,所以,还是按照一个负责任的医生提供的方案执行才对。
第五部分 生活方式调整的重要性
我也是人到中年才知道生活方式调整的重要性。
人在年轻时,或者没有没有得过病、住过院,以及没有亲人、关系特别好的朋友被疾病折磨的实例,对健康与疾病是不会多么关注、有深切体会的。
罗素说过:“小灾难来自固执,大灾难来自狂热。”
胃病与不良的饮食习惯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因果关系,也是如此。
拿像胃炎这类慢性病来说,需要长期的治疗与养护,生活方式调整就非常重要。
我近两年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冯雪讲高血脂》所说的: “真正的生活方式处方,要像药物处方一样,要有具体的处方,清晰、明确、有针对性,并且要不折不扣地严格实施,才能有效。”
几个要点:
一是生活方式必须调整,胃炎等好多慢性病的形成,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二是调整要“清晰、明确、有针对性”,大概知道是不可以的。比如伤胃、养胃的生活习惯,一定要成为日常行为杜绝还是坚持的重要关注点。伤胃与养胃的食物,一定要成为日常家庭饭菜的负面与正面清单的重点,非常清晰与明确。
三是“要不折不扣地严格实施”才有效果,这一点是最难的。 如果说前两点是认知,这大多数人做不到的第三点就是毅力。 为什么住院效果好?主要就是全天候都是按照医生的治疗程序进行的,用药、观察、作息、饮食等等。出院回家后,就没有这些条件了,很多人的效果肯定打折扣了。
第六部分 心态与情绪
问你一句,别人劝你,或者你劝别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 “要想开啊”!
什么是想开?很多时候就是指认知、心态与情绪。
心态与情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是得病的重要原因,也是康复的主要因素。
心态与情绪好坏的根源,是性格、境遇和认知。 性格不容易改变,境遇不是自己完全能掌控的,而认知是不一样的,认知能改变性格中消极的那部分,能更好地理解、顺应境遇,使心态、情绪尽可能平和。 所以,想开与否与心态和情绪关系重大,认知能力又直接决定是否能想开。
第七部分 关于中医药
若干年前,听过这个戏言:“西医治标,中医治本,中西医结合治成标本”。
后来发现这句话真的是戏说的成分大。 真是不愿意触及这个话题。
网上有一个点击率、点赞数很高的文章是这样说的:最容易引起争论与非议的三个关键词是时政、中医与宗教。
我也没有什么固执的观点与理论,就自己胃病好转的过程说具体的事儿来说吧,我结合生活方式的调整,然后吃了将近三个月的中药,结果是“胃没有再疼过,糜烂消失,0.5cm 的息肉缩小到0.3cm,0.2cm的息肉消失了”。
我的胃的康复,应该是中西医共同治理的效果。
给我诊治的中医专家的根本观点麻,也没有什么特别,人人都知道:中医药是系统调理,以脾胃(是系统而不仅仅是具体的脏器)为基础和抓手,在培根固本的基础上,促进人的整体通畅、协调,从而达到其他的系统、器官的好转、健康的效果。
具体治疗过程中,要经常面诊,及时调整用药。
生活方式的调整就包括中西医的共同的普遍的健康观点,中医的望闻问切可以诊断整体状况,脾胃不好,但是具体情况、程度还要通过最简单的下胃镜等西医手段来非常直观与精准(包括一些非常好的西药)的定性与定量,中药治疗与调理对胃确实有效果,最后具体胃炎好没好、好转到什么程度,主要量与质的标志,也是通过西医的检查指标方式体现的。
第八部分 遵医嘱
药品说明书上,都有这样一句话:或遵医嘱。
其实,像胃炎等慢性病的治疗上,医嘱更为重要。
所以,我4次下胃镜的经历,真的是有话要说。
1.应该有个纸质的格式化的详细的医嘱。 我不仅下了多次胃镜,而且门诊挂号过太多的消化科的专家,每次也都有医嘱,但是,没有一次是书面的(偶尔在门诊手册上那种世界独有的中国医生的龙飞凤舞的你都猜不出什么意思的狂草字),自己拼命用脑袋记,后来自己带一根笔、纸记录,最后也是不全面的。
所以,如果有这种纸质的格式化的详细的医嘱,我看你不会遭那么多的罪了。 我不知道其他地区的医院是否有这种纸质的格式化的详细的医嘱。
2.医嘱还应包括生活方式调整的内容。
光是药物治疗是不够的,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必不可少的,而这方面的内容也应该列入其中。
3.医嘱还要有预防相关疾病的知识。
有很多的患者,比如我第一次下胃镜,现在想来,其实从器质上讲,胃部还不算有病,就是认知、与心态情绪的问题,这种情况的人太多了,如医生给个纸质的格式化的详细的医嘱,这对这种情况,重点给个知识性、心理方面的建议与疗法,就可能预防了以后胃部患病。
4.对就诊者的建议。
如果你的胃病(或其他)就诊是第二次以上,就应该将以前的所有门诊(或住院)的诊疗资料保存完好,并整理好,以清单的形式清清楚楚地列出来,一目了然,给医生看,医生有个全面的了解,对诊治有相当大的好处,也会给你更好的诊疗,也有利于给你一个好医嘱。
5.对医院的建议。
原来是想对医生的建议,其实没有任何作用,医院的制度比以上个人的觉悟重要得多。 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一个专家半天挂几十个号,如果不是认识的、不是专门找熟人打过招呼的,每个就医者也就几分钟,而且有些时候也不能怪医生,确实存在有些就医者自己说不清楚情况,哪有那么时间或者怎么能让医生跟你详细交流呢?更不会给你提恰当的并且还要包括生活方式调整等方面的诊疗建议了。
“偶尔去治愈,时常去帮助,总是去抚慰”(特鲁多)这句话,是医疗事业的一个目标,也是医疗从业者的工作准则。 但是在中国几十年之内不可能实现。
只是建议,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希望,医疗管理机构、医院制定这样的制度,使得医生给患者在医嘱方面得以实现,将“治愈、帮助、抚慰、预防”做在前面,做得详细,做得更有效、更人道。
如果以上都实现了,这样的医嘱,哪个患者不是很愉悦、很清晰、很顺畅地遵照呢?那么,胃部的检查还会那么恐惧与难受吗?胃病的康复不是容易很多了吗?
第九部分 胃病的乱弹与滥谈
胃病等慢性病与什么有关系
1.遗传,有些遗传病不可避免
2.性格,什么性格得什么病,是大概率事件。
3.环境
4.地域,网上有得是地区慢性病地图。
5.生活方式及习惯,这一点改变挺难的,舌尖与味蕾后面是记忆与情怀。
除了遗传,其他的都可以改变(基因工程的发展也额可以解决)。
最主要的是认知。
家庭医生及其他
以前看过几本关于欧美国家家庭医生的书。
家庭医生不是富豪的专属的,一般人也可以,其中最主要的形式就是你的哪方面的疾病或者健康问题,长期看一个医生,你的所有的情况他都掌握,过去,现在,所以,对你的未来有个基本的判断与评估。
提示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比如你有了胃炎,你个人把所有的胃炎诊疗资料全部保存整理下来,然后选一个好医生,你今后胃的方面就一直找他,从实质上讲,他就是你的专职医生了,而你又没有支付额外的费用,更为重要的是,对你的健康有好处。
已病与未病
这原本是中医的名词,但是很重要。
《冯雪讲高血脂》里说,一个好的医生,会对你的病情有个清晰的了解,同时,必须对你的病因非常明了,控制住病情,尤为重要的是,对你病情的未来有个基本预判,然后提出好的治疗方案,达到尽可能好的效果。
这不就是中医的治未病吗?
现实很难,也有我们自己的责任:你资料全不全,你自己能否阐述清楚,你找没找到这样的专家......
核心还是,你的认知、你的重视程度是否到位!
我们不能改变医院、医生和社会,我们可以微观地改变自己。
大城市的医院真的好吗?
肯定是。原因都懂。如果真的需要诊治,能去大城市的医院就去。
胃病不可怕
胃病一般都好治,关键是胃不好,对其他系统、器官的影响很大。
慢性病不着急
有些慢性病的治疗,也需要岁月的磨砺,提高了认知能力,等待科技进步才可以治愈的,所以,慢性病,得的慢,治的也慢,别着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