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的母亲之城

作者: 笨死的猪 | 来源:发表于2017-04-02 09:20 被阅读81次
    养育成都平原的母亲之水

    临近清明,再赴都江堰祭母。

    每年至此,对这个人杰地灵的四川文化古城总是生出万千感慨,对造福蜀人千秋万代的伟人肃然起敬。

    没错,这个伟大历史人物就是战国时期秦国的蜀郡太守李冰。

    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归属成都市管辖。因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得名,被誉为“天府之源”,可称为成都平原的母亲之城。

    都江堰市内河流均属岷江水系,包括自然河流和人工河流,岷江是长江的重要支流之一。都江堰的灌溉河为人工开凿的河道,此水利工程堪称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说到都江堰水利工程,就必须提到宝瓶口。

    宝瓶口

    宝瓶口是都江堰三大工程之一,人工凿开湔山(今名灌口山或玉垒山)的一道口子,同飞沙堰配合具有节制水流大小的作用,是控制内水量的关键,因酷似瓶口而得名。

    当年李冰父子率领民众,仅开凿宝瓶口工程,就用了整整8年时间。在战国时期,无任何现代化工具的条件下,先用大火烧红岩石,再用岷江上游的雪山之水冲浇,利用冰火相激的自然之法,使坚硬的岩石纷纷裂开,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终于凿开一道底宽17米的楔形口子。峡口枯水季节宽19米,洪水季节宽23米。

    江水经过宝瓶口后,经过干渠,仰天窝节制闸分成内江和外江,内江则灌溉成都平原一千余万亩农田,多余的江水则通过外江流走,使成都平原既有灌溉之利又无水涝之患,成就了天府之国的美誉。

    站在宝瓶口前欣赏这千古工程,看着碧绿的江水奔涌而流,感慨的不止是美景,更是对两千多年前古人因势利导,遵循自然,科学发展的智慧深深敬仰。

    经宝瓶口后分流内江和外江

    后人为纪念李冰父子的丰功伟绩,特修筑二王庙祭奠,因宋代以后均册封李冰父子为王,故称二王庙。

    二王庙背山面水,初建于南北朝,现存建筑建于清末民初,经过512大地震后受损巨大,历时三年耗资一个多亿重塑,现已对外开放。庙宇内古色古香,古树参天,文物众多,并嵌有李冰父子及后人“深掏滩,低作埝……”的治水三字经。背靠之山今称为玉垒山,有“玉垒仙都”之美名。

    震后重建的还有灌县古城。

    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都江堰时,此地称湔氐道,并先后为道、郡、军、州、县所在地;明朝时起历称灌州、灌县;至1988年改灌县为都江堰市。

    灌县古城的打造使都江堰市更添历史浓墨重彩,拥山水入怀的生活道场,成为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古城建筑采用明清风格,同时引水入城,蜿蜒回旋,置身其中,仿若穿越,兼具历史和现代感。

    一座与千年古堰相伴的古城,城中有景,景中有城,半山半景,景城相拥,别具一格。

    城中商业发达,吃喝玩乐俱全,小吃,茶道,酒楼,酒吧,服装、饰品店,艺术品类应有尽有,而且每个商家风格迥异,装潢设计艺术各不相同,新鲜感十足。

    一家小吃店的简介
    酒吧门前
    小店门前的装饰
    一家首饰店内装饰
    关公戴玉耍大刀
    酷似绿色门帘
    茶叶店门前的竹制工艺
    服装店告示
    会唱歌的小狗卖CD
    珠帘壁合
    古城一隅

    据说,每年清明,都江堰都会开闸放水来纪念功垂不朽的李冰父子,当地人称“放水节”,南来北往的游客蜂拥而至,可以想象那气势恢宏的场景。

    今年清明节小长假,放水节活动将持续三天,2号进行开幕式,后两天还有各种民俗表演,真想现场一睹都江堰开闸放水的风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都平原的母亲之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vliottx.html